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創新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舉措。針對新時期學生黨員教育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創新陣地建設,從新媒體陣地,實踐陣地,智慧平臺,加強監督機制等方面下足功夫,對創新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高職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挑戰、新問題,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不僅是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如何認清新時代、明確新使命、理清新思路、創造新成就,成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項核心任務。
一、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法制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一)學業壓力大,法制教育積極性不足
學生不同省份學生差異明顯,表現在學習成績,工作能力,職業素養等方方面面,日常學習生活中,課程壓力巨大,生活軌跡單一,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確立,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還無法每時每刻都做出正確的認識和判斷,極易產生法律意識缺失等問題[1]。因此不注重法律知識的學習,缺乏對先進文化思想的認識與提升,對法治思想認識不清,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理解不透徹,總體表現對法律知識學習不充分。
(二)學生黨員影響力小,在法制教育中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不足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整體法制教育工作重視程度逐年提高,學生黨員法律意識法治思維水平顯著提高,在這些發展的黨員學生中,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表現上也有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學生黨員法律知識水平,法律實踐能力還存在較大不足,學生黨員隊伍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并未得以完全發揮造成明顯不足。第二,學生黨員與班級同學在日常聯系幫扶中脫節嚴重。例如學生在就業環節中在巨大差異,這導致黨員學生與其他學生的聯系較少,造成嚴重脫節,標桿示范作用不突出。
(三)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創新不足,教育引導作用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法制教育在資源保證,人員保證,機制保證等方面創新不足。長期以來,學生黨員缺乏固定活動場所,難以發揮學習和教育的陣地作用,教育資源整合缺乏創新,法制主題不突出,教師隊伍中負責指導學生支部的教師中也有部分非科班專業出身,工作繁雜瑣碎,難以統籌兼顧,學生基層法制教育還面臨傳統工作模式的各類瓶頸,缺乏將法制思想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將法制教育工作具體要求,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及學生黨員個人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還需要在工作機制上創新思路和方法。
(四)法制教育新模式影響不足,陣地作用還有待提升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比如黨建網站中的法制教育專題,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成為目前主流的工作載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學生黨員學習法律的活力,提升了黨員發揮作用的自覺性。但隨著時間推移,網站與公眾號影響力持續下降,需要定期維護,缺乏信息互動等問題,因此法制教育工作在創新方面還存在不足。
二、高職院校學生法制教育傳統陣地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傳統陣地建設,是依托傳統陣地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是法制教育成敗重要保證。教育陣地決定了教育內容,也決定了教育的開展形式,高校教育教育傳統陣地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能夠很好的滿足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傳統的教育陣地包括主題教育陣地,意識形態陣地,文化陣地,社區陣地,社團陣地,社會實踐陣地等[2],傳統陣地建設依舊是高校營造良好法制氛圍的基本載體。高校的公共空間設立宣傳欄,空白區域都是傳統陣地建設的重要場所,把法制建設內容充分融入其中,是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有關職能部門舉辦的各類法律課程、講座、培訓班、研討會等培訓活動也是傳統陣地建設的繼續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時,高校必須高度重視校園文化陣地建設,要把提升高校法制水平建設作為提升黨員學生法律意識重要任務之一,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文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融為一體,充分發揮文化陣地的創造性與想象力,把高質量法治文化提供給學生,增強大學生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使命感,增強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三、法制教育新陣地的創新的研究
當前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新的思想觀點、思維模式層出不窮,這一現實使得高校法制教育工作必須順應時展,從信息技術的紛繁中探尋出一條合適的道路,才能夠更好發揮新興陣地對學生法制教育的促進作用。
(一)占領新媒體陣地,構建法制宣傳教育新格局
隨著移動設備性能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幅攀升,新興媒體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公眾號,學習強國,微博,短視頻平臺等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充分利用新興媒體平臺,開展普法教育成為高校學生黨員法制教育重要方法之一。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新興媒體的立體宣傳效應,基礎性的法制網站的建設,要發揮主流媒體優勢,熱點事件和突發事件為抓手[3],牢牢把握主流媒體宣傳教育主導權。其次,實現法制教育工作交流的層次化,以黨支部、學生社團組織為中心建立移動交流工作平臺,提高法制宣傳教育質量。最后,做好黨員學生之間信息傳播工作,加強組織內部溝通交流,提升宣傳教育的效力以及學習法律的興趣力。
(二)創新實踐陣地,實現法律理論實踐新常態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除了日常專業學習之外,必須重視法制教育對學生黨員理想信念價值觀的影響,全力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堅定不移的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教育教育,高校思政課是學生全面了解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黨員全面系統學習法律的知識的重要平臺。創新的根本是理念要創新,只有扎實的開展法律知識教育才能夠提升學生法律意識,從而更加深入了解學生,找到學生黨員法律思維發展規律,從而為實踐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其次,要把法制教育排在首要位置,整合高校實踐陣地資源,將法制教育與校紀校規教育有機結合,感悟社會主義法治核心思想,打造特色法制教育實踐陣地。最后,要利用實踐陣地要將法律思想轉化為實踐教育的強力行動,將法治思維轉化為學生守法護法的強勁效能。法制教育需要明確的方向,同時也需要學生努力實踐。學校層面要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做好學校法制教育元素的深度挖掘,轉變思維方式,推進實踐與法制教育相融合,引導學生正確看世界。
(三)以平臺建設為依托,服務新時代學生黨員法制教育
當前高職院校雙高建設如火如荼,職業院校擴招給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現有管理和技術水平之下,需要把握時代脈搏,緊扣時代課題,不斷開拓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路,其中信息網絡平臺的搭建至關重要。很多高職院校在法制教育管理水平與技術能力方面呈現兩極分化,總體而言,法制教育工作能夠較好按照規范要求完成,但在涉及技術能力方面,各院校之間差異明顯,其中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使用,需要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才能更好發揮法制教育引領作用。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最新的信息技術實現法制教育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提升法制教育質量與水平。在這個理念指導之下,高職院校學生黨組織在黨員法制教育問題上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首先,開設信息類網站和互動媒介,常見的以法律專題網站,服務平臺為依托,充分發揮信息傳遞優勢,形成法治思想快速傳播,從而形成凝聚力,促進學生黨員法律思維發展。其次,建立核心載體,高校應根據自身情況,教職工與學生需求,推出數據平臺及app產品,以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以學校463行動計劃為基礎,搭建463行動計劃平臺,實現學生黨員數據庫,動態數據庫,行動數據庫,校領導,中層干部聯系學生,依托法制專題班會等,更好地記錄學生黨員發展服務情況,方便黨員教職工對學生在法制教育方面加強指導與幫助,從而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法制建設環境。最后,做好法制建設有關軟硬件的協調與發展,平臺硬件搭建之后,要在軟件配套上下功夫,重點要從大學生法治理念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做足文章。必須加強高校法制人才理論水平的培養,積極學習和研究社會主義法治核心思想的有關精神,確保教育隊伍時刻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積極地參與到信息化的浪潮中,積極樹立智慧理念,用更先進的方式處理工作[4]。
(四)強化體制機制管理,形成完善體系監督
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創新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從而形成規范化管理。首先要完善監管體制,要充分認識到法制宣傳教育的嚴肅性,確保宣傳內容的導向性和正確性,積極發揮法制建設新陣地在宣傳教育過程中的有效性,加強對于內容的自我審查,不違背社會主義法治核心思想和國家的基本政策,自覺做黨和國家的擁護者[5]。其次,學校職能部門要加強輿情監督,對法制工作信息平臺內容進行審查,對網絡輿情要及時處理,形成正確的引導。最后,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著力開展法制教育工作氛圍渲染,引導學生走進校園,走進法律,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從而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論
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比媛鋵嵙⒌聵淙烁救蝿帐俏覀凕h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的根本保障,高職院校推進學生黨員法制建設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新時代的背景特征,要在陣地建設上下足功夫,推進學生法制陣地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媒體應用、實踐資源整合、智慧平臺搭建和體制機制監督方面要一體化推進,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遵循法制教育工作基本規律,發揮聰明才智,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摸清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把學生黨員法制教育工作落實落細。
參考文獻:
[1]柳弘正.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探究——評《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05):115.
[2]周必彧,卓奕源.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四個陣地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5):43-44.
[3]陳利云.占領新興媒體陣地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對主流媒體利用新興媒體增強輿論話語權的幾點思考[J].新聞實踐,2013(02):14-16.
[4]劉洋溪,李佳欣,袁夢迪.“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的優化路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04):14-17.
[5]崔洋,徐寧.新時期全面依法治國視域下大學生法制教育探析[J].財富時代,2021(02):184-185.
作者:朱未 張輝 單位: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