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參與式教學在房地產經濟學課程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參與式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中,成為教學中的主體,使學生能夠深刻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夠靈活應用。本文基于房地產經濟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房地產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傳統教學方法和參與式教學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深入探討了參與式教學法在房地產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文章對改進房地產經濟學教學效果具有較好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房地產經濟學;教學研究
1房地產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特點
“房地產經濟學”是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課之一,教學內容包括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業的產品、房地產產權制度的基本理論及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金融、流通與價格、消費等房地產運行原理和房地產的宏觀調控與管理等,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房地產行業、產品、產權制度的基本理論,從房地產投資、開發、流通到消費的運行過程的基本知識,具有房地產經營各環節的基本操作能力,為從事房地產經營工作打下一定基礎。從房地產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可以看出,房地產經濟學課程具有以下兩個特點:[1](1)綜合性強。房地產業是我國的一個獨立大產業,房地產經濟學是研究房地產經濟運行過程的理論化和系統化,以揭示和反映房地產經濟運行規律為宗旨,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門類。房地產經濟學課程既從微觀角度介紹房地產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從宏觀角度介紹與房地產經濟及市場相關的重要制度問題。具體來看,房地產經濟學是建立在經濟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學科,是與應用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密切結合的學科,綜合性非常強。(2)注重實踐性。房地產經濟學是研究房地產經濟運行規律及其表現形式的學科,也是一門研究房地產資源配置效率的學科,它的教學內容既包括對我國土地與土地使用制度的研究,也包括經典的地租理論和土地區位理論,更離不開對具體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周期與宏觀調控以及房地產開發與投資環節的分析與研究。從它的教學內容就可以看出來,它也是一門緊密聯系房地產經濟實際的課程,實踐性非常強。
2當前房地產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房地產經濟學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這樣兩大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能夠以主角身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主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同時要求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變革教學方式,變傳統的課堂講授為實踐教學為載體,采取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方法,推進課程的教學。然而,目前房地產經濟學教學存在著以下三個問題:[2](1)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以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臺下被動傾聽為主,學生參與度不夠、上課積極性不高。老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上課所學的知識、獲取的信息主要依賴老師的備課和講課,學生上課主觀能動性差,更多的是被動地聽、被動地學。這種上課方式,學生獲取的知識和信息有限。(2)學生缺少實踐機會。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課堂講課,以老師講為主,學生缺乏實踐機會,對房地產市場的現實問題關注與思考就少了,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考核方式單調。傳統的教學模式考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筆試為主。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可以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卻無法考察學生對房地產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3參與式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比較
參與式教學方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是目前國際上普遍倡導的一種進行教學、培訓和研討的方法。參與式教學過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民主、寬容的課堂環境中,積極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介入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接受教育、獲取知識并發展能力。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因此,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推進教學的教學形式。[3]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參與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主體、教學目的、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角色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不同。傳統教學方式教學主體是老師,而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方式教學主體是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課,而且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主動地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教學目的上,傳統的方式更多的是傳授知識與信息,而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方式則更注重學生動手與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上,傳統方式是被動的接受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角色是知識傳授者,學生是知識被動接受者。而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方式是探究模式,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老師扮演的是課堂組織者、領導者的角色,學生是主動學習者。兩種教學方式的對比見表1。
4參與式教學法在房地產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房地產經濟》的內容包括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業的產品、房地產產權制度的基本理論及房地產開發、價格與價值、投資與金融、房地產周期、房地產宏觀調控等房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這些內容中,許多章節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改變教學方式,具體如表2所示。在具體授課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具體可以設置以下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學生真正能夠參與到教學當中,主動學習、自主學習。(1)剛開課時熟悉各項法規、政策,舉辦知識問答。開課前,設立了一個課程公共郵箱,把與房地產經濟學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熟悉。講完第一二章基礎理論章節之后(即房地產與房地產業、土地與土地使用制度),針對這些相關的法律法規,舉辦一個小型的知識搶答。這些法律法規是學習房地產經濟學這門課程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把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集體參加知識搶答,這種方式生動有趣,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知識搶答中熟悉各種房地產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印像深刻。(2)每節課前請1-2名學生分享最近的行業動態。為了讓學生養成對行業和房地產市場的時時關注的好習慣,培養他們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節課開課前請1-2名學生上臺分享最近他所關注到的房地產市場或者房地產行業的新聞。最開始學生只是分享房地產市場發生的最新的動態,慢慢的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可以自主地對新聞背后反映出的經濟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保持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實踐的關注,又可以將房地產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房地產市場的社會熱點的充分結合,在這個分享、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3)課堂結合知識點討論最新的房地產案例。上課前,老師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結合房地產經濟學的基本知識點,搜集房地產市場的最新案例,引導學生課堂上對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市場變化很快,而且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較大,因此課堂上案例的選擇要具有時效性,最好選擇以房地產市場或者房地產企業最新的事件作為案例,這樣才更有時效性和針對性,同時案例討論的時候,要注意和課堂教授的知識點相結合,這樣才能做到理論有效地聯系實踐,并在案例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4)分小組對前十房地產企業進行調研。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他們研究近五年房地產企業十強變化情況,分小組對最新的十強企業進行調研,調研分為網上搜集信息和實地調研兩部分,網上搜集信息主要是從房企官網、企業的社會責任發展報告等各種途徑搜集十強房企的財務數據、業務布局、發展戰略,并結合實地調研尋找出該房企能成為十強企業的秘訣,最后各組把調查和研究的結果形成文字,寫成課程論文,并制作成PPT分小組進行匯報。
作者:柯小玲 孫涵 王廣民 郭海湘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