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道德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統道德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傳統道德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的發展中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當代社會也意義重大。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接班人,傳統道德對當代大學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同樣的對大學生法律意識也具有獨特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傳統道德;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中傳統道德是當代中國政治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和依據,它為我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在當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背景下,傳統道德對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影響。此外,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規范教育和法制文化教育改革也具有現實價值。
一、中國傳統道德以及大學生法律意識概述
尊禮重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傳統道德包含了善、誠、義、公、孝、忠等內容,主要以我國古代的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其中還包括了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內。在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倫理思想以及佛家所說的心性之間相互影響,互相吸收,進而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倫理道德傳統[1]。我國傳統文化深刻的影響和支配著大多數人的思想和行為,傳統文化對個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人與人的交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道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道德文化的不斷發揚和傳承,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中國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力量。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在新時期對法律現象的認識、評價和解釋,以及大學生的法律心理、法律態度以及法律觀念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最終決定了他們在相關法律和社會層面上的心態和行為。
二、中國傳統道德和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關系
中國傳統道德與法律意識的關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影響,不可分割。我國傳統道德文化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里,形成了民族共同的心理,形成了歷史性的并具有傳承性的傳統道德文化。當代大學生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對于傳統道德文化的學習、傳承以及發揚,有利于引導他們的法律意識更好的形成以及強化。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傳統道德也有優劣好壞之分,良好的中國傳統道德對于大學生系統地形成法律意識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不良的中國傳統道德則會有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甚至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具有不利的影響[2]。因此,在對大學生通過傳統道德進行法律意識培養的同時,要注重對傳統道德進行篩選,根據大學生自身情況,因材施教,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三、中國傳統道德對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中國傳統道德對現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道德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樹立以及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人們思想意識的形成都來自于社會生活,當代大學生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期,信息時代的變化加快,我國經濟以及政治的不斷改革,民主建設以及法治建設的不斷加強,這些都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以及法律意識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道德是中華民族精神思想和傳統文化的核心,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棟梁,對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而大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文化的學習,對于他們的思想和法律意識都具有一定的改變作用。
(二)中國傳統道德對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精神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在歷史文明中,一些優秀的精神思想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例如: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钡汝P于人的思想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展現了范仲淹的愛國情懷等等[3]。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思想和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下,這些優秀的道德傳統文化依舊具有社會道德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豐富多彩的傳統道德文化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當代大學生法律精神的培養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中國傳統道德能對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給予補充和指引新時期環境下的當代大學生對待事物態度積極樂觀,具有較強的求知欲,熱衷于突破和創新,但他們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弱點,比如有些學生存在集體觀念不強、缺乏責任感、承受能力較弱等,還有法律意識也很薄弱,甚至有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缺乏,存在空白的現象。然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對追求公平公正,向往和平理想的法治社會的大學生,在法律意識上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引和借鑒。同時對大學生的行為意識也能起到約束的作用。從法律法規的認知角度出發,當代大學生心理渴望獲得法律條款的實踐知識,并希望使用法律武器來進行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他們需要對法律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然而對法律的深入學習研究更需要對中國傳統道德文化進行深刻的理解和認識[4]。
四、當代大學生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當
代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加強的措施在大學生法治教學過程中,目前依然存在著一定問題,導致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接受不夠全面系統等問題。首先,進行授課的教師普遍不是法律專業的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全面的法律知識教育,對法治思想了解不透徹,同時思政教師缺少法律方面教學內容的專業培訓,相應的法律教學就不夠專業全面。其次,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學工作目前沒有進行完全區分,多數高校法治教學只體現在教材某一章節,所占比重較小,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的放松,知識層面的模糊,相應的課程體系設計還需合理完善。再是教學方式不夠新穎,還是以傳統的介紹法律條例的方式居多,學生的學習比較枯燥乏味,導致學習興趣不高。因此,高校要做好相應的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才能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得以進一步提高。首先,進行教學體系調整和課程設計改革。針對各個高校實際情況,機制允許、條件充分的一些高校,可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拆分,單獨設立《大學生法律基礎教育》課程,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引進法律專業教師開展教學;針對部分基礎相對薄弱、條件上目前還不允許法律課程單設的高校,在教師的選擇上盡可能要專業化,選擇部分專業的法學教師或受過專業學習的教師來進行教學工作,非法學專業的教師從事相關教學工作,需在崗前和教學中期定期不間斷的組織和安排相關法律知識教學培訓,可通過赴校外培訓和邀請專家來校等形式進行。其次,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與課后實踐教學相結合,將理論講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多增加當前社會熱點案例和大學生犯罪案例切入,如同桌聚餐人員相互安全責任、酒駕與車讓人交通新規、校園貸等。通過以上內容,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加強法制宣傳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學校可以在一些有關法治的節日,比如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等這些節日做好相應的法制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首先,鼓勵大學生踴躍參與到法制宣傳工作中,學??梢酝ㄟ^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宣傳,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其次,學??梢赃M行相關的法律講座,比如邀請當地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一些法律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來開展專業的講座,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法律知識,從而提升法律意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對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影響不容忽視,作為一名具有現代精神的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的了解和學習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發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其精華,在傳統道德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王若晨.淺談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74-76+80.
[2]張鑫宇,姜倩倩,孫婧.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淺析——以大學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法律平臺為例[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4):38.
[3]郝帥.論傳統道德在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中完成現代化構造的作用——以規則意識重塑為例[J].商,2016(05):54-55.
[4]肖菲.儒家傳統道德思想與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機結合分析[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3,28(04):235-236.
作者:康亞波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