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OBE工程教育模式的課程整合與歸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適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培養要求,以成都大學為例,介紹了該專業傳統課程體系改革的原則、整合和歸并課程目錄及原因。在傳統課程體系基礎上,增加了科研小助手、職業道德等課程,以期在縮短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距離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工程教育;課程體系;食品
大學課程體系是大學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而設計的一組課程;課程體系是實現大學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和載體。大學的課程體系決定了所培養學生能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決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功實現[1]。因此,大學的課程體系構建與培養目標實現密不可分。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界提出了“基于產出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新理念,是對國際工程教育模式的革新,受到世界各國工程教育專業的認可,并成為工程教育質量評價的核心理念[2]。OBE理念也是我國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原則,是以質量保證與質量改進為基本指導思想和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產出,即重視全體學生培養質量的教育理念[3]。根據OBE的培養模式,必須對傳統的以知識傳承為核心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以適應由在校學生、校友、教師及雇主和學校定位共同決定的培養目標。為此,成都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對傳統課程體系進行了諸多改革,將不適于實習OBE工程教育模式的課程進行了歸并和整合,并增加了更有利于實習OBE理念的一些理論和實踐課。
1課程整合與歸并原則
根據對在校學生、校友、專業教師及用人單位的長期跟蹤調研,并結合該校提出的立足成都、面向工業界,以地方食品支柱產業的技術需求為導向,培養造就一大批食品行業實踐能力強、善于創新、適應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人才辦學定位,該專業提出了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線,畜產品和發酵食品(釀酒、泡菜)加工為重點,培養食品類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以該培養目標為起點,制訂了一體化的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到專業知識學習與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教書與育人、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培養的有機結合。通過重構課程體系,使學生學會思考、注重知識和理解、技能和能力、判斷和態度的提升。壓縮總課時,重新分配可用的時間和教學資源,減少課程數量,減少專業方向課程時間,增加或保持基礎課時間,增加工程意識及工程實踐類課程時間。模塊化設置課程,兼顧能力培養和學科知識,為學生拓展知識面和加深專業能力提供不同的選擇。
2具體課程整合歸并一覽表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要求,課程體系中本專業畢業要求相適應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符合畢業要求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30%;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使學生在從事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因素。為了使本專業課程體系更好地支撐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該專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體現用人單位與學校共同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經過課程歸并和整合,整合歸并后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及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
3課程調整說明
為了增強學生的工程基礎及數理知識,將高等數學由原來的88學時增加到128學時,增設了多元函數微分法、三重積分、無窮級數等,強化了高等數學(2)的內容;分析化學主要講解的是化學分析內容,因為基礎理論已經在無機化學中講解,所以將該門課的學時降為32學時,同時加強了與儀器分析、食品分析課程內容的銜接;結合學校定位和四川特色產業發展,縮減了畜產品加工學的理論學時,增加了綜合實驗課,以便專業教師將與肉類企業通過產學研形成的最新成果在實踐中傳授給學生。這樣培養的學生去企業能很快進入狀態,并發揮技術骨干作用。結合學校定位和四川特色發酵食品產業發展需要,在釀酒工藝學基礎上,增加了發酵工藝綜合實驗,進一步強化酒類釀造、泡菜制作等工藝技術實踐能力的提高,以促進所培養的學生與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緊密融合;將食品工廠設計與食品污水處理合并為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該門課的部分內容在車間與企業聯合完成課程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將食品營養學與功能性食品歸并,形成食品營養與產品開發,學時增加到40學時;食品機械與設備學時增加到40學時,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增加參觀市場上銷售的食品加工機械見習內容,考核內容由以往的理論考試變為理論和實踐雙考核;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基礎知識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增加了實用電工、儀表自動化等與企業技術裝備急需的實用課程,提升學生對產業技術裝備的操控能力;增加項目申報專題16學時,以提高學生學習如何快速掌握產業發展現狀,并發現存在的問題,以項目申報的形式提出解決方案;增加職業道德專題16學時。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假冒偽劣產品突出的現狀,通過該專題向學生講解食品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與行為準則、食品安全法等內容;增加第二課堂實踐性限選課4學時,主要包括科研助手、焙烤實訓、啤酒釀造實訓、食品安全、宣傳實踐、社會實踐,學生通過選修其中的4門實踐課,拓展專業知識和自主創新能力。
4結語
根據OBE的工程教育理念,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在傳統的理論教學基礎上,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將單一的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基礎上,更快地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通過增加科創實踐,使學生通過利用理論知識創新,激發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增加職業道德、社交禮儀等課程,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郭福平.校企合作在OBE課程改革當中的探索與實踐———以《過程裝備制造工藝》課程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249-251.
作者:張崟 劉達玉 王衛 余華 單位:成都大學生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