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關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關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高科技經濟產業也隨之進行著不斷的變遷。與此同時,傳統經濟也逐漸向生態經濟、知識經濟的發展方式上轉變。這就促使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的大力改革與建設。作為傳播與生產知識的重要領域,我國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在對新興技術的開發,創新知識的傳播以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1.高校人才培養促進區域創新。

由于在我國經濟的發展大潮中,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正朝著高技術產業邁進,這就要求其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與創新能力。而作為人才培養的集中營,高校在區域人才的培養、文化的傳承以及科學的研究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為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發揮著最為基礎的作用,并由于高校的學科能夠交叉融合,因此其對建立區域高科技產業群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我國高校的這些圖書館、數據庫等基礎設施,也可以為區域創新帶去一定的物質基礎,使區域創新資源得到優化。

2.高校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我國2011年某權威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在全國2408家軟科學研究機構中,高等學校的軟科學研究機構占1171家。2010年,高校科技研發人員占全國總量的11.3%,科研經費占全國總量的8.5%,基礎研究經費占全國總量的55.4%;與上年相比,當年高校科研人員增長5.3%,科研經費比上年增長了27.6%;較之上年,高校申請專利數比上年增加17753件,增長28.8%,高校專利授權數為43153件,比上年增長54.4%,發明專利授權數為19036件,比上年增長32.3%。這些數據說明,在區域經濟的向前邁進中,高校一直保持著較高層次的專家水準,并在技術設備上擁有著極大的優勢。高校在對區域的科研計劃的承擔中,為獲得全新的科研成果,將自身對巨大信息資源的整理,與產學的結合互相促進,使高校在經驗積累中愈加豐富,因此區域創新在發展過程中,不論是對技術的支持,還是文化的提升都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為區域創新傳播知識、培養人才。

知識的內在需要,使地方高校不斷促進著區域的創新。并作為區域信息科技系統的核心部分,高校所具有的巨大的知識系統,使其一直處于區域經濟發展的軸心位置。高校不僅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著知識上的支持,而且可以使區域創新中的技術知識,以最快的速度在社會中傳播,為整個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隨著知識的廣泛傳遞,高校憑借自身人才培養模式與濃郁的學習氣氛,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出符合其需求的創新型人才。

二、高校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建設中所存的問題

1.在參與區域經濟建設中,高校缺乏實質性合作。

雖然在與地方區域經濟進行合作時,高校促成了一些合作項目。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在進行具體的合作過程中,雙方缺乏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并不具有具體的可操作性。此外,相較于地方區域經濟貿易等各種利益關系,高校方面顯得較為封閉,缺少實質性的合作。在進行合作時,由于雙方只進行共性技術的研究,對核心技術無法達到共享,因此也就導致了高校與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合作,一直都只能流于形式。

2.在校企雙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問題。

高校在與地方區域經濟進行合作時,也會有一些并不如人所愿的現象的發生。一些擁有雄厚經濟基礎,力量強大的龍頭企業,對高校的科研人員,采取物質誘惑的方式,進行人才的挖掘。最終造成由于物質待遇的差距懸殊,使的高校人才流失嚴重,并對高校科研隊伍的穩定性與高校的學科建設產生強烈的沖擊。

3.高校在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缺乏服務社會的意識。

我國高校具有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和服務科學這三大功能。但一些高校卻只注重對人才的培養與科學的服務,而忽視了對社會的服務功能。主要表現為:組織機制不協調,無法很好轉化的科研成果等。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依舊是對服務社會的意識淡薄,并存在一定的偏差,從而造成這一體系未能得到相應的設置與完善。最終導致物質技術實力的無法得到提高,科學定位的不合理,以及與其他科研單位的脫軌,從而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的應對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在對高校人才進行培養時,高校要遵循區域經濟的市場需求與職業崗位的需要,以培養可以熟練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創新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大力為區域經濟提供其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并要將高校與區域經濟建設的合作平臺得以有效的利用,著重發揮教學實踐環節的功能,鼓勵高校師生在地方區域經濟建設中,開展具有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

2.高校要強化師生參與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激勵力度。

在對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進中,高校的各項管理工作都要把教學工作作為基本出發點,并要求教師在進行應用開發研究中,要將區域經濟建設發展的實際作為基點,來推動科研成果向產品開發、技術服務與政府決策等方面進行快速轉化,并為學校教學資金進行多元化的籌集。此外,應對地方在區域經濟建設的教學實踐、與科技成果的轉化中作出貢獻的教師,加以獎勵,并以此鼓勵更多的教師投入進區域經濟建設的產學合作相關項目中來。同時,在進行職稱晉升與提拔的工作時,高校要加入科學發現、技術發明與創造等內容,把專利實施、成果應用作為職稱評定與職責考核的重要因素,并將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對待。

3.構建服務平臺,完善合作機制。

高校在進行與區域企業的信息溝通時,要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來作為高校大學生的實習場所,使高校科研成果能夠得到迅速的轉化,從而將人才培養基地建立成能夠真正在節約科研教學資金的基礎上,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場所。當然要搭建好校企的溝通平臺,還要對校企雙方的溝通合作制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進行完善與強化,并要規范與完善科技成果的價格評估認證體系,從而實現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教學、科研、實踐三大方面的統一結合。

4.加強高校社會服務職能與創新性建設。

高校在注重對人才培養和科學服務這兩大功能發揮的同時,也要增強對其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視,建立健全高校對區域經濟的服務體系,進行科研的發展建設,并依靠轉化的科研成果,以及社會的物質資助,來進行先進設備與師資力量的大力引進,從而保證其良性的發展。或者通過區域間的協作,使兩所高校就這一問題,進行積極的交流,以此深化對社會服務的認識。此外,通過校企間的合作,還可以增強高校科研項目的實用性。在對高校的社會服務體系進行建設時,可以通過轉讓科研成果、加大對師生的激勵等方式,來促進校園內創新性建設。

四、結語

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高校如何發揮其自身優勢,培養出適合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以及如何應對在校企結合中產生的問題,已成為現今高校所關注的重點。筆者針對上述情況,從高校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入手,對高校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建設中所存的在參與區域經濟建設中,高校缺乏實質性合作,在校企雙方的相互合作中,高校存在人才流失問題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高校更好的貫徹辦學理念,于服務區域經濟有所幫助。

作者:張榮凡 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videofree极品另类|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好吊妞在线播放| 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jazzjazz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免费精品|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日本在线www|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 小蝌蚪影院在线观看| 伊人影院综合网|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色阁阁日韩欧美在线| 彩虹男gary网站| 亲密爱人完整版在线观看韩剧|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国产视频999|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图片| 清纯校花被色老头糟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色多多网站入口|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