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院校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的高等教育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越來越大的力量。而醫學大專院校作為高等教育中一個特殊的教育門類,對于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特殊貢獻。教育改革要求醫學大專院校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因此,醫學大專院校應該在和地方區域經濟的共同提高中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醫學院應該在為地區社會進行服務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經濟發展路徑,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醫學院;區域經濟;發展路徑
目前在高等教育進行的體制改革,是響應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茖W發展觀要求全社會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互相協作,共同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服務。在這種戰略背景下,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特殊門類的醫學大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受到了特殊的關注。醫學大專院校在培養衛生人才、提供醫療服務方面有著其他高等教育不能比擬的優勢,并可以通過這一點為社會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醫院院校應該在發展過程中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為社會發展提供一定的服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醫學院校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時代意義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國家將發展重點由城市逐步向城鄉轉移。城鄉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而城鄉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良的教育和一定的物質支持。城鄉居民發展觀念的改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會帶來生產力的解放,對于改變城鄉社會經濟面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作為培養專門的醫藥人才的醫學院校將在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一定的關鍵作用。醫學院校不僅可以培養城鄉經濟發展的醫藥人才,還可以為城鄉社會發展提供一定的醫療服務,滿足一定的社會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醫學院校的發展服務,為拓寬地方經濟發展空間、提高地方衛生建設水平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新形勢下,醫學院校應該肩負起一定的使命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一)醫學院校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持。
一方面,醫學院校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首先要滿足自己的基本職責,即為社會培養一定的醫藥衛生人才。事實證明,推動社會發展經濟進步的決定因素不是一定的客觀因素,而在于人的素質。農業社會里土地將決定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工業社會中資本將決定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而在當前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的素質將決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水平。因此,高等教育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一定的決定性影響。醫學院校要想服務本地的經濟發展,就要從實際的情況出發,盡到作為學校的責任,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尤其對于醫學大專院校來說,要針對當地的衛生發展狀況,將培養目標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結合起來,對當地的公共衛生事業起到一定的彌補和推動作用,提高該地區的衛生發展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醫學大專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既是培養醫藥人才的重要場所,也是造就一定的社會生產勞動力的重要平臺之一。好的醫學院校可以通過優良的教育來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衛生人才,將社會潛在的勞動力轉化為能夠創造一定價值的實用勞動力,實現了勞動力的再生產,同時為優化地方的醫學人才結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促進了醫療經濟的發展。而醫療學科是當今發展較快的一項學科,醫療工作者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并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在目前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可以為廣大區域醫療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充電服務,滿足醫療工作者的學習需求。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醫學高等教育除了傳授一定的知識外,還要注重對醫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以提高他們在城鄉經濟發展中的競爭能力。
(二)高等醫學院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負有傳播文明衛生理念的作用。
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徑,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目前民族復興的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而醫學高等教育尤其是醫學大專教育,更是在區域發展中肩負著傳播文明衛生理念的重要責任。隨著時代的變遷,“五四”運動已經過去近百年,而在我國一些地方,公眾的文明素質仍然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醫學院校在傳播衛生理念,提高民眾的醫療科學素養上有著一定的重要意義。在一些地方,民眾的文明意識薄弱,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情況時有發生。而一些民眾的健康意識也較為薄弱,抽煙、喝酒、熬夜等行為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醫學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可以發揮其基本的影響力,對人們的健康觀念進行一定的糾正,促進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而醫學院校的開辦,可以將一些日常的基本保健知識傳授給人們,促進民眾現代健康觀念的養成,提高民眾的文明衛生意識。醫療健康環節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只有提高全民的衛生意識和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醫學大專院??梢栽谏鐣祥_展一些活動,傳播正確的醫療健康常識,發揮自身的影響力。還可以進入社區開展義診,組織學生進養老院為孤寡老人提供一定的健康服務等。還應該展開一些常見的衛生保健常識的宣傳,比如,針對老年人進行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的宣傳。針對一些適齡媽媽進行嬰幼兒護理方面常識的宣傳。并針對季節的特性開展流行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等。通過宣傳這些貼近群眾生活的醫療常識,來發揮醫學大專院校的影響力,改變群眾的衛生習慣。
(三)提供一定的醫藥科技服務,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雄厚的醫療科技是醫學院校的辦學特色之一,在發展區域經濟的過程中,醫學院??梢岳眠@一點為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醫療科學的發展并不應僅僅作為一種在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而應該成為為廣大群眾服務的工具和手段。將醫療科技合理應用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不僅有很好的社會效益,還可以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醫學院校由于專業知識的特殊性,在知識和技術資源上有著其他高等教育不具備的優勢。醫學院校不僅在一般情況下為社會提供一定的醫療衛生服務,而且在遇到一些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中應該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醫學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放低姿態,融入地方,將自身的發展和群眾的需要結合起來,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挖掘自身的人才資源,為社會提供應有的衛生服務。這樣,醫學院校才能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醫學院校還應該和當地的醫院進行合作,通過對醫院進行一定的技術支持,提高醫院的醫療發展水平,吸引外地投資方和區域醫院展開一定的醫療合作,促進當地醫療科技水平的發展。醫學大專院校在與當地醫院進行合作的過程中,要積極把科技力量轉變為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既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又提高了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應該派出學生在醫院中進行實習操作,增強大專院校醫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快他們由學生到醫療工作者的轉變。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引進當地的醫療工作者來學校繼續進修學習,滿足他們不斷補充醫學知識的需求,為促進地區醫療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結語
當前多元化的社會中,醫學院校為區域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途徑越來越多。我們應該建立醫學院校的服務體系,通過發展醫學院校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醫學院校經濟服務體系是一項社會性強、涉及面廣的工程,我們應抓住教育改革的機遇,在社會發展中形成自己的經濟服務體系,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莉,張家德.地方醫學院校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2,2
[2]陳菲.高等醫學院校服務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途徑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9,6
作者: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