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貿易形勢下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全球化經濟程度的不斷加深,國際貿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貿易形勢對我國對外貿易有很重要的影響,貿易壁壘逐漸轉變為技術壁壘,在這樣大環境的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面臨許多問題。文章首先分析了國際貿易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之后找出對外貿易發展出現的問題,最后進行針對性的建議,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國際貿易形勢;中國對外貿易;影響
不同國家在不同時間段受國際經濟影響的程度都有所不同,例如國家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會跟隨國際形勢以及本國經濟政策進行改變。任何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獨立存在,一定與國際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21世紀我國獲得很多機遇,應該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做到互利共贏,迎接國際貿易帶給中國的挑戰。
1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1中國對外貿易高速增長,中國進出口占世界貿易的比重不斷增加
我國的對外貿易較十年前有非常大幅度的增加,進出口占世界貿易的比重不斷增加,貿易地位不斷提升使我國有能力帶動周邊國家對外貿易和經濟的增長。我國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國家貿易帶動了我國的經濟增長,促使投資與儲蓄額的增加,大大提高了稅收,提供就業機會,減少了我國的失業人數[1]。
1.2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逐漸出現較大幅度順差
隨著國家貿易對我國經濟影響的不斷增大,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加工貿易出口國,加工貿易持續保持在第一大出口貿易方式地位。然而因為進出口增長速度放慢,占比逐漸減少,而一般貿易增長速度加快,造成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漸漸出現較大幅度的順差,加工貿易一直都是順差的主要來源。同時因為國內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外貿大環境的改變促使一般貿易的競爭優勢愈發明顯[2]。
1.3進出口產品結構不斷改變,貿易順差擴大
最近幾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促進我國進出口產品結構不斷改變,進出口商品以工業制品為主,而初級產品較少。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日益增大,但初級產品貿易逆差卻逐漸擴大。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比較優勢更為突出的仍舊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例如服飾、家具和非金屬制品等,比較優勢較為不明顯的則是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產品,貿易順差擴大。
2當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挑戰
2.1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之間的矛盾
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仍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粗放型經濟,出口產品附加值與技術含量較低,處于加工貿易鏈的最低端。我國加工貿易在逐漸轉型,但是在短時間內我國企業很難適應,企業的加工優化與勞動素質問題也無法快速解決,因此造成外貿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出現矛盾[3]。
2.2進出口規模擴大與國際輿論壓力之間的矛盾
我國出口規模迅速擴大,出口產品物美價廉大范圍占據世界市場,由于中國對世界貿易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別的國家開始擔心自身的國際地位,逐漸出現“中國威脅論”。隨著中國出口量的不斷增加以及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西方國家開始限制中國的出口貿易,我國進出口規模擴大與國際輿論壓力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4]。
3關于促進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轉變貿易發展方向,發揮經濟杠桿調節作用
我國應該轉變貿易發展方向,逐漸發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要重視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必須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盡快減免出口退稅,依照國際規則實行零退稅政策。除此之外,還應該逐漸降低關稅,對友好貿易伙伴給予最優惠的待遇,促進國內貿易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3.2保持內外經濟協調發展,維持對外貿易適度增長
我國必須維持對外經濟政策與國內經濟政策之間的和諧關系,逐漸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主導性作用,利用投資、對外貿易及金融發展提高外貿戰略轉型的速度。此外,還應該逐步增強對出口企業在進出口市場和產業結構方面的指導性,促使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速度保持一致,維持適度的對外貿易增長速度[5]。
4結束語
我國的貿易增長速度與傳統貿易增長速度都與日俱增,在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文章對國際貿易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目前階段我國必須轉變貿易發展方向,發揮經濟杠桿對我國的調節作用,穩定內外經濟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曦.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6(7):149.
[2]邵昱曄.對外貿易對中國制造業集聚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2.
[3]韓秀申.國際貿易形勢及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07(12):30-35.
[4]侯建衛.中國石油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5]李瑋.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作者:鄧光甜 單位:白俄羅斯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