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生態人格培育途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生態人格培育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生態人格培育途徑

[摘要]生態人格的形成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至關重要。現在大學生的生態人格存在著生態認知不全面、生態素養不健全,有時甚至功利化、生態行為踐行不足等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生態人格的重要性、加深知識認知、營造良好的專業環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制定激勵考核機制。

[關鍵詞]旅游管理;生態人格;大學生

一、生態人格的定義

生態人格的提出與生態危機的惡化和社會經濟轉型趨勢日益明顯兩個背景有關。為此,學者們對生態人格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此概念出現的時間較短,學者們對它的定義也沒有統一。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有:楊志寶、謝松明提出,“生態人格的內涵包括:人類是生態主體之一,生態人格為人類所特有,生態人格意味著人與自然關系是相統一的,生態人格是生態人的資格或品格。生態人格包括生態情感、生態意志、生態信念和生態行為四方面。”彭立威認為,“生態人格,即個體人格的生態規定性,是伴隨著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以及生態文明的發展,基于對人與自然的真實關系的把握和認識而形成的作為生態主體的資格、規格和品格的統一”。孫力、馬宇峰認為,“生態人格是指善于處理人類與自然、他人及自身關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狀態的人格形態”。張青蘭提出,“生態人格是建立在生態理念基礎上的,它將人自身的生命、人類社會、自然界均看成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系統整體,并將人———社會———自然看作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整體。”大學生生態人格指的是大學生在學校期間所形成的、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方法及品德,主要包括生態認知、生態素養和生態踐行三個方面。大學生生態人格的形成對大學教育提出了挑戰,促使學校教育走向全面化。

二、大學生生態人格缺失的表現

生態人格具有生態認知、生態素養和生態行為三個向度,其中生態認知是真理向度,生態素養是價值向度,生態行為是實踐向度。大學生生態人格的缺失也主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一)生態認知不全面

生態認知是生態道德人格生成的基礎,而且生態知識與生態人格屬于不同的范疇,生態知識是解決真假的問題,生態人格還解決善惡的問題。首先,我國經過多年的宣傳,大學生對生態知識的了解比較全面,知曉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原因。據2014年的《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知識越高,對生態文明的知曉度越高。但是,大學生對更深層次的生態知識掌握不夠,對生態的認知停留在表面。其次,生態人格沒能形成。隨著大學生對生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們還沒有內化為生態人格,只有“善知”,沒有“善行”。

(二)生態素養不健全,有時甚至功利化

生態素養是指內在于主體的自我品質,體現了個體生態道德的認知中善的意蘊,它要求以人類特有的道德自覺態度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就是說,生態素養是內化的、自覺的,而不是外部的、被動的。首先,現在大學生雖然接收了大量的生態文明信息,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將生態文明內化于心,而是存在于表面,當有需要的時候或者有利于他們的時候才進行表演,并不是主體的自我品質。其次,一些學生對生態的需要停留在較低的層次,只是渴望物質生活的品質,缺少從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角度來思考生態文明。再次,對生態冷漠,對身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漠不關心。最后,意志不堅定,當遇到困難,容易失去信心。

(三)生態行為踐行不足

生態行為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生態道德觀念、原則、規范,在一定的生態道德需要、情感和意志的作用下,在一定的生態情境下所進行的具有善惡價值和相應承擔生態責任的活動形式。大學生的生態行為踐行不夠,缺少承擔生態責任的行動,主要表現在,他們知行脫節,知道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是缺少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公共行為,在學校或家庭生活中存在浪費、破壞環境的行為,沒能形成“綠色消費”,不能主動對這些行為說“不”或者提出建議。

三、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生態人格培育的路徑

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他們的生態人格與一般大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將來的工作是要帶領游客出游,面臨各種可能破壞環境的行為。所以,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在學校期間盡可能地養成良好的生態人格。

(一)強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生態人格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肩負著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重任,是旅游形象的代言人,是文明的傳播者,也是生態的守護者。在旅游過程中,他們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監督作用,提醒旅游者愛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尤其是可以制止亂寫亂畫、隨意丟垃圾等行為。這些作用的形成需要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有著良好的生態人格,所以在旅游管理專業培養大學生時需要強調生態人格的重要性,每個任課老師及輔導員、班主任都要擔負起這個責任。

(二)不斷重復,加深知識認知

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之母。也就是說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知識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一定的時間,重復地學習。所以,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要掌握生態文明、生態文化知識,需要不斷地學習。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首先,要掌握生態道德品質和生態倫理觀的知識;其次,課上要結合所教內容,融入生態文明知識,時刻讓學生處于一種生態文明的熏陶之中;第三,利用第二課堂,開展生態人格素質講座;第四,以身為范,起到榜樣的作用。教師要起到帶頭作用,在生活工作中時刻牢記生態文明。

(三)營造良好的專業環境

外部環境對人格的形成有感染作用和約束作用。學生在環境的感染下,易于作出與環境相適應的行為,從而在表象上或暫時形成生態人格,且隨著這種行為的增多,會形成習慣,進而形成品格。學校不但要營造一個生態文明的大環境,還要營造專業性的小環境。所以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需要通過塑造旅游管理的專業的環境來推動學生形成生態人格。具體來說,在學生的專業教室、實訓室、宿舍布置旅游與生態的展片,內容可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展、旅游對生態保護的作用展、旅游對生態破壞展、“我與生態有個約”圖片展等。

(四)以學生為本,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外部環境的感染是生態人格的起始,內化于心是最終形成生態人格的表現。只有學生自己對生態文明感興趣,主動地學習、實踐,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傳統的說教模式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已經不太適應,所以在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時,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角度出發。首先,加強學生的生態道德和生態倫理觀的教育,形成認識生態、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教育學生形成生態的善惡觀等生態倫理。其次,運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傳播生態文明相關理論及視頻資料。比如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慕課、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第三,利用現代化交流工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比如利用微信、QQ等交流工具,及時了解學生對生態文明等掌握情況以及疑惑,并作出解答。

(五)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是認識事物的合理過程。所以,實踐活動是很好的生態行為踐行活動,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展的實踐活動一定要和專業結合,達到專業知識與生態人格的共同成長。比如開展生態旅游活動,感受生態文明的魅力;開展旅游志愿服務,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開展專題導游講解比賽,在講解中融入生態保護;開展辯論賽,如生態文明與旅游的關系,學生可以在辯論中深入了解生態人格。

(六)制定激勵考核機制

從“善知”到“善行”是一個需要激勵、監督、考核的過程,否則學生會中途放棄。所以,要制定合乎生態倫理的激勵考核辦法,在制度上對學生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通過制度強制性地對學生進行監督、考核、獎罰,從而強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生態道德理念,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形成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進而形成良好的生態行為習慣,最終塑造健全的生態人格。

參考文獻:

[1]楊志寶,謝松明.論生態人格的塑造[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21-24.

[2]彭立威.論生態人格的缺失及其價值指歸[J].道德與光明,2011(4):117-121.

[3]孫力,馬宇峰.論可持續發展中的生態人格培育[J].生態經濟學,2005(10):100-104.

[4]張青蘭.論生態人格的構建[N].光明日報,2010-08-31(11).

作者:孟英偉 于興艷 單位: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综合|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日韩在线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欧美xxxx性疯狂bbbb|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欧洲成人r片在线观看|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黄色一级视频网| 日韩午夜小视频|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两个人在线观看的高清| 看免费的黄色片|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日本肉体裸交xxxxbbbb|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优优里番acg※里番acg绅士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国产女王丨vk|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