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環境設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論,已成為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必須考慮的課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實質是注重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教師應在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切入點,在把握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從而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論地方應用型環境設計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的逐漸提高,促使環境設計專業受到人們的重視。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應更加注重實用性,以專業化的教學理論,為地方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是,現階段部分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師的教學缺乏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考慮,導致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不能夠很好地結合時代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形勢,設計實踐過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應用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優秀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
一、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發展的新需要
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資源、生態問題影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可持續發展理論受到廣泛重視。同時,這一理論對環境設計專業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可持續發展理論堅持社會、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設計、建筑景觀設計、生態環境設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應注重與區域經濟發展形勢保持一致,在設計過程中均衡考慮區域經濟、地方環境、社會問題。環境設計專業目的在于培養環境設計人才,需要在實際設計中兼顧地方環境問題。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把握可持續發展理論,將其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以滿足實際教學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資源的高消耗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比重不斷增加,環境設計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可持續性。教師需要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有效把握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應用,以更好地滿足設計需要。目前,可持續發展理論在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設計專業教學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教學資源整合方面投入大部分精力,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應用關注度不夠,導致這一理論并未在實際教學中得到較好的體現。其次,部分高校并未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一些教師對這一問題缺乏了解,沒有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應用該理論,加上缺乏服務區域經濟的意識,導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缺乏關注。最后,從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大環境看,其與可持續發展理論結合的研究相對較少,這一理念的應用尚處于起始階段。由于理論的缺乏,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
三、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教師將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于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要注重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并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可從以下幾點把握。
1.加強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理解
將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于教學,首先需要對這一理論有較好的理解,能夠明確其內涵。對此,高校首先要對這一理論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開設專家講座、座談會的方式,使教師明確這一理論,并能夠將其有效應用于實際教學。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分解可持續發展理論內容,從社會、區域經濟、地方環境三個方面,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講解理論內容,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理論設計觀。
2.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教學大綱相結合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應用,要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有機結合,通過將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現在教學大綱中,充分發揮這一理論的指導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教學大綱的結合,可以有效調整課程內容和課程教學方式,從而將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教學核心思想,使其更好地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大綱,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在環境設計中更好地發揮創意,形成可持續發展設計觀。
3.有步驟地推進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
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注重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學習情況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教師應該從學生入學開始,就在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理論,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了解現階段所在區域的城市化進程,研究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地方環境污染問題。這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為日后地方城市環境改造打下堅實基礎。
4.加強跨學科合作
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本身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教師應注重加強跨學科合作,從而豐富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涉及社會、區域經濟、環境等方面,學生學習環境設計也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復合型思維,這樣才能在實踐設計中獲得更好的設計效果。教師利用可持續發展理論講解環境設計專業知識,要注重與社會學科、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知識緊密結合,從而開闊學生的環境設計視野。跨學科合作模式的應用,要注重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這一過程中,學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使學生能夠走出校園,參與實踐,充分發揮實踐的互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豐富環境設計學科知識。可持續發展理論對于促進當前地方社會、區域經濟發展而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結合,在當前成為一種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在對地方應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問題的研究過程中,要立足于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本質,把握該學科的綜合性發展特點,突出其應用性。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切實把握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加強理論與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理論對于學科發展的重要性,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夠以可持續發展設計觀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宗建.淺析可持續設計觀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培育.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5).
[2]盛燕.市場需求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初探.美術教育研究,2015(1).
[3]王瓊.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生態觀引導與實踐研究.美與時代(上),2015(7).
[4]侯麗京.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藝術教育,2016(6).
作者:袁杰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