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小型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型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小型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

摘要:地質環境修復與生態設計是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環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渣石堆設計為例,通過個例探討渣石堆的成因、分布、危害因素來優化設計的具體措施與步驟,達到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的目的。

關鍵詞: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渣石堆設計;地質災害

膠東半島區域內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大發展,區域內礦產開采程度較高,伴生的各類地質環境災害問題日益明顯。對于地質災害防治而言,最基本的任務可能是:①科學描述地質災害體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地質環境,自然衍化過程或人為引發因素,初步判斷地質災害體的發展趨勢,解決其是什么(What)的問題;②給出地質災害的成因機理,建立地質災害概念模型和變形破壞力學模式,評價其穩定性或變化性,預測對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危害性或變化性,解決為什么(Why)的問題;③提出防災減災對策、工程方案、結構設計、施工技術工藝和工程效果檢測評估等,解決怎么辦(How)的問題。地質環境修復與生態設計是解決怎么辦(How)的具體措施之一,是指依據實際的地質災害類型有針對性的采取工程防護措施,對破壞的土地及潛在的地質災害體進行整理,使其恢復可供使用的狀況。本文以“丁家金礦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為例,重點探討礦山環境中渣石堆的防治設計及生態修復設計工作。

1項目背景

下丁家金礦區開采歷史悠久,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小型斷裂構造發育。現階段礦區內山體已遭到嚴重破壞,渣石堆遍布,且分布雜亂無章。導致了大量土地破壞、潛在不穩定高邊坡的形成、泥石流誘發松散堆積體、新的崩塌滾石、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等一系列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

2治理與修復設計思路

設計的目的是不良地質環境向良性轉化,消除安全隱患,改善視覺效果,從而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為。在工程地質調查、勘察的基礎上,結合堆積區原始地形、地貌特征,兼顧安全、成本控制等,確定設計內容為:渣石堆邊坡修整設計;擋土墻設計;蓋板涵設計;截水溝工程設計以及生態修復工程設計。

2.1渣石堆邊坡修整優化設計

目的是提高松散堆積體自然條件下的穩定性,滿足修整后邊坡坡角小于松散堆積體自然休止角。在充分考慮防治地質災害危害和生態修復的雙重作用的基礎上,將治理區內現狀堆積的渣石堆,依據豎向標高,自下而上重新規劃坡體標高,邊坡坡率≥1:1.5,分級放坡,坡體表面壓實度≥90%,理順坡面,保證坡體的穩定性。

2.2擋土墻優化設計

目的一是在通過修整坡體坡度后,通過埋壓坡腳提高渣石堆整體穩定性;二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防止渣石體滾落,對交通及人員安全造成影響。通過穩定性驗算,在渣石堆坡腳處設計擋土墻,上邊墻寬1000mm,外側坡為1:0.05,內側坡為1:0.35,外露面采用塊石鑲面。砂漿強度M7.5,毛石強度不低于30Mka、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的毛石,墻頂、外露面采用1:2水泥砂漿勾縫、抹平。

2.3蓋板涵優化設計

目的是有效疏散地表水體,防止地表水對坡體沖刷。根據渣石堆周邊地形現狀,東側為三處溝谷,雨季時地表匯流水量較大,對坡體沖刷現象嚴重。故此在匯水區主動截流,增設1m~4m蓋板涵及兩側附屬溝槽,以解決雨季匯水對坡體沖刷問題。

2.4截水溝工程優化設計

目的一是在雨期山體匯水量較大,防止其對治理坡體進行沖刷;二是減少渣石體滾落到安全區以外,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根據現場渣石堆與原始地形地貌相對位置關系,截水溝位置設置于與原山體原貌銜接處外1m,截水溝出水口的位置根據總體設計圖沿坡體向外一側自由排放,一側進入板涵內;截水溝為漿砌片石,砂漿強度M7.5,形狀為矩形,上邊寬90cm,下底寬40cm,深度50cm。

2.5生態修復工程優化設計

所謂生態修復是指通過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規律,恢復天然的生態系統。依據渣石堆特點,設計既要充分考慮坡體條件、土壤成份,又要結合區域人文地理環境及生態要求,做到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根據以上條件,生態環境修復設計應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黑松、紫穗槐等作為主要綠化樹種。黑松種植于南側道路擋土墻外,用以遮擋擋土墻;紫穗槐種植于坡體,起到護坡固土的作用。

3結論

回顧并總結以往膠東地區中小型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設計經驗,得出以下重要認識:(1)渣石堆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極易產生滑塌、滾石、泥石流等,對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等構成了較大威脅。(2)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回答How的問題,設計必須使不良地質環境向良性轉化,消除安全隱患。(3)工程設計首先在滿足安全的條件下,充分考慮不利因素,采用多種設計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進行優化設計,最大程度使設計效果與自然環境融合。(4)生態修復工程設計的根本原則是必須與當地生態環境相一致,不能違背生態發展的自然規律。

參考文獻

[1]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S].

[2]GB50003-201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S].

[3]GB/T15776-2006,造林技術規程[S].

[4]劉傳正,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作者:梅志華 單位: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在线播放高清| 男女无遮挡边做边吃视频免费|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中| 里番牝教师~淫辱yy608| 日本高清黄色片| 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bt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激情综合网五月|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15页|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高跟丝袜美女一级毛片|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99er在线视频| 欧美bbbbb|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字幕中文字幕|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