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模式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物質得到了保障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發展,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基于此,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和關注。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傳播中,感受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實現人們精神層面的追求。因此,本文分析了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并且提出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部門帶來更多的參考和思路,以此來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效果,實現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
文化,代表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近幾年來,我國開始大力提倡傳統文化教育,希望借助傳統文化教育來提升國民的文化素質,促進國家的文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區都開始組織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希望能夠通過群眾文化來發揚傳統文化,讓更多的群眾認識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以此來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同時解決基層群眾的精神發展需求[1]。因此,筆者結合自身的相關知識和實踐經驗,提出了一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和組織的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策劃和組織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廣和傳播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沉淀下來的產物,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它展現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2]。新時期,發揚傳統文化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項目,因此,幫助每位公民提升文化意識和文化素養,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推廣和傳播傳統文化,能夠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二)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得到了物質保障之后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發展,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滿足群眾精神層面的發展[3]。并且這樣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減輕群眾生活的壓力,加強基層群眾彼此之間的交流,從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氛圍,對社會主義建設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促進全民體質的提升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大多數需要一定的體能訓練,因此,其能夠讓群眾擁有更好的體能素質,促進國民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在網絡時代下,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由于缺乏運動,體能素質有所下滑。而通過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人們能放下手機,參與到實踐中,從而促進體能的發展[4]。
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的策略
(一)完善活動文化前期準備工作
要想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效果,前期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通過前期的籌劃和準備,文化活動的開展會更加順利,也會給群眾帶來更好地參與體驗,從而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實施效果。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重視準備工作,在準備階段考慮全面,將所有可能涉及的內容都做好規劃,將所有可能需要的材料都準備充足,避免活動過程中出現問題。在做準備工作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需要做好對參與人員的選擇和培訓。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之前,相關部門需要先選擇好參與本次活動的工作人員,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選擇合適的人員,之后對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人員的文化素養及活動組織與維護的技能,這樣才能夠讓工作人員在活動過程中更好地維持現場的紀律,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5]。其次,需要準備好充足的資金。相關部門應對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初步預估,清楚本次活動大概需要的資金。有的部門如果出現資金短缺,還可以采用募捐的形式進行前期的資金籌備,可以邀請相關企業單位和社區參與到募捐中,以此來籌備所需要的資金。再次,還需要做好天氣預報調查。大部分文化活動是在戶外開展,因此,天氣狀況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做好天氣預報,根據天氣預報選擇好合適的時間。最后,在開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之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彩排。在彩排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及時地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避免在活動過程中出現類似問題。
(二)充分利用活動區域的優勢資源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有一定的資源保障,才能夠保證文化活動的效果。因此,不同的區域在組織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時,需要充分地發揮出當地的資源優勢,結合當地的資源特色來組織對應的文化活動。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在當地加強對文化活動的宣傳,讓更多的群眾認識到文化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使更多的群眾、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活動中,充分地發揮出當地資源的優勢,以此來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6]。例如,相關部門應做好區域調研,了解當地的群眾特色,針對不同區域的特色規劃相應的文化活動,這樣能夠讓文化活動充分利用當地資源。例如,筆者在采風的時候,了解到當地群眾經常在廣場或者田間地頭進行山歌對唱,于是筆者針對這個特色,建議當地文化館設計山歌對唱大賽,讓當地群眾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同時,通過山歌對唱比賽,幫助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實現“小山歌,大道理”的傳播和發揚,助推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三)強化輔導,優化服務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對文化的追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人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大多數是外界的推動,而現在,人們是基于自身的興趣和熱愛,自主地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這就對文化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單一的文化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因為不同的群眾有不同的愛好,這就要求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多樣化。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愛好和興趣,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讓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以此來提升文化活動的實施效果。為了實現該目標,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前期的調研工作,根據調研收集更多的信息,了解人們群眾真正的文化需求,并根據人們群眾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進行總結和分享,讓收集的信息更加全面。其次,發揮榜樣的作用。工作人員自身需要熱愛文化活動,才能夠認真地對待每次文化活動,從而感染人民群眾,讓群眾逐漸提升對文化的熱愛。再次,培育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讓工作人員熱情地對待每次文化活動,并且認真地對待群眾,真心地為群眾所服務。這樣才能夠提升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熱愛。最后,面向社會收集更多活動建議,對于具有一定價值的意見進行收集和采納,以此來不斷地對文化活動進行創新,以增強文化活動的新穎性,進而激發更多群眾的參與欲望。
(四)應用互聯網思維擴大群眾文化的范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各個行業紛紛借助網絡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提高。基于此,群眾文化活動也需要與時俱進,相關部門應提升對互聯網的重視,將文化活動和互聯網進行融合,以此來實現對文化活動的創新,拓寬文化活動的普及范圍,讓更多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從而提升文化活動的宣傳效果。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網絡技術的重視,具備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融入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和組織中,以此來提升文化活動的籌劃和組織效果。例如,相關部門可以借助網絡渠道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前期宣傳,如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提前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到本次群眾文化活動。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提升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和效果。在宣傳時,相關部門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拍攝一些新穎的短片,在短片中融入更多趣味元素,以此來激發群眾的參與欲望;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意見收集和資訊,如在微博上話題“你所了解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進行投票,通過投票結果來分析群眾的愛好,從而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文化教學,給更多的人普及文化知識;可以組織在線文化活動,如讓群眾自己錄制視頻到官網上,之后對作品進行評價,選出優秀的作品并給予獎勵等;還可以和當地的學校進行合作,定期為學校進行在線教學,讓學生通過慕課來觀看課程,同時邀請專業的文化人員在線為學生介紹傳統文化,以此來營造當地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對文化的熱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是新時代背景下,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視,借助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來有效地幫助更多的基層群眾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從而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實現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喜春.探析新時代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新問題和對策[J].IT經理世界,2020(04):71-72.
[2]張華.關于組織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J].視界觀,2020(04):53-54.
[3]郭曉紅.當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創新對策[J].戲劇之家,2020(32):209-210.
[4]王麗,嚴華.貼近群眾謀創新唱響時代主旋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J].大眾標準化,2020(02):119-120.
[5]王澤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音樂創作的創新策略[J].文化產業,2020(01):123-124.
[6]易曉梅.“互聯網+”時代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輔導[J].大觀:論壇,2020(10):101-102.
作者:蘇文斌 單位:保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