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力保障災后項目建設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及時統計項目受災情況,協調電力恢復建設,目前該重點項目已經復工。”8月26日,在輝縣市先進成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該市發改委副主任王秀利告訴記者,輝縣市受極端天氣影響,不少省、市重點項目停工,隨著災后重建工作開展,多數項目已經恢復建設。
在這次暴雨洪澇災害中,輝縣市、鳳泉區、衛輝市是重災區,災后重建任務相對較為繁重。我市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服務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爭取早日復工復產。
早在7月10日的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暨“三個一批”推進會上,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項目為王”的工作導向。災情發生后,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總體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把項目建設作為災后恢復重建的最關鍵一環抓實抓牢。在各縣(市、區),則成立了項目工作專班,全流程服務項目建設,全要素保障項目落地。在具體工作上,主要分為4個方面。
抓復工,保運行。第一時間組織各縣(市、區)、市直單位摸清項目受損情況,梳理電力、水利、通信、城鄉交通、市政設施等1404個受損項目,全力推進維修搶通和除險加固。截至目前,城鄉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復。同時,結合“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強供電保障,幫助抽排積水,協調項目用工,加快推進停工項目復工復建。截至8月25日,123個停工的重點項目已復工119個,復工率96.7%。
抓規劃、謀長遠。堅持規劃引領,聘請專業團隊高起點編制全市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同步推進縣(市、區)區域規劃以及交通、水利、農業等16個專項規劃,形成“1+N+X”規劃體系;強化項目支撐,按照“系統化、項目化、可實施”的原則,統籌規劃編制和項目謀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堅持“先動手、后伸手”,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爭取最短時間內完成重建任務。截至8月25日,已通過市級審核的災后恢復重建項目1355個,總投資787.6億元。
抓服務、強保障。實行極簡審批,開辟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對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實行“即來即辦、線上立辦”,凡是不改變規模、不改變原線路走向、不新增建設用地的水毀交通、水利項目,直接進行施工圖設計審查;凡是災后恢復重建的應急和搶修項目,采用競爭性談判或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最大限度縮短招標時間;全面整合市、縣財政資金,積極爭取各類上級資金,多渠道爭取金融、保險機構支持,優先安排、重點保障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市發改委成立6個項目服務專班,持續開展重大項目專項服務指導活動,全力籌備好四季度“三個一批”活動,初步確定了四季度“簽約一批”項目113個、“開工一批”項目325個、“投產一批”項目266個。
抓機制、強推進。實行市、縣領導分包制,分別對各縣(市、區)、各行業項目分包負責,將具體任務再細化再分解,倒排工期,爭分奪秒,加快推進;實行日調度機制,對項目謀劃情況、前期推進情況、開工實施情況進行精準調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以重災區衛輝市為例,截至8月19日,洪澇災害損毀項目共計289個,總投資65.5億元,涉及農林水利、交通、市政、社會民生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結合應急救災和長遠發展,為增強災后重建及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全市重新謀劃儲備項目300項,投資額達101.55億元。
2021年,衛輝市共列入省、市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80億元,年度目標23.39億元,上半年完成22.5億元,占年目標的96.2%。目前復工7個,復工率70%。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完善項目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重大項目專項服務督導,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保證工程質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中央投資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作者:翟京元 單位:新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