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如何開展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根據學生個性化特點進行精準幫扶助推。通過開展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并通過學術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活動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穩步提升,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綜合素質
為深入貫徹“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教育思想,全國高等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研究生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和儲備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管理面臨的問題日漸凸顯,如學生個性化和差異化問題重視程度不足、規章制度缺失、理想信念教育手段陳舊等。因此,需要及時了研究生群體在思想、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狀況,牢牢堅持育為先、育人為本的宗旨,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進行深入思考。
一、摸清學生底數,實現個性發展精準助推
結合學生特點,整合資源合力嚴守底線,實現個性化精準助推。建立包含34項信息的研究生精準臺賬,時刻關注有宗教信仰、單親家庭、經濟困難等學生,全面了解家庭經濟困難、重大家庭變故學生情況和成長需求,并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源地貸款、助管崗位申請、獎助學金申請等幫扶舉措,同時做好生活學業心理幫扶、外校學生融入幫扶及科研能力轉換幫扶。通過郵件等形式積極與導師溝通學生的基本情況,定期走訪研究中心,協助做好心理學情篩查和深度訪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平穩度過由“實驗”到“實踐”的過渡期;通過社會實踐、優秀學長報告會等活動撫平研究生認知與實際之間的落差,輔助做好外出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協助因公外出學生辦理保險。針對研究生課程不集中等現狀,學生黨支部及班級均基于研究中心建設。這種橫縱向結合的建設方式能夠削弱因研究生學習生活時空交叉不一致帶來的研究生管理弊端。同時基于研究生學習及生活比較分散,建立寢室班級與各研究中心的雙線管理聯動機制,做到處處有抓手,時時有眼睛。
二、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國家開拓向前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更需我們培育青年黨員的內在責任感,引導青年黨員自覺實施責任擔當[1]。
(一)黨建工作在研究生群體開展黨建工作,組織各黨支部認真學習黨的精神及系列講話精神,組織支部名師行系列活動,進行黨內再教育;定期開展研究生“四會五帶頭”活動;制定黨支部活動計劃表,高質量、常態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利用微信公眾號的語音功能在研究生群體中開展“每月微課堂”活動;基于微信等公共平臺實現全體研究生黨員與學院大一新生跨校區全時段“一對一”對接,更好推進“一對一”黨員對接全覆蓋。充分發揮學生黨員思想的先進性,提升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政治修養,為國家建設培養優秀的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力量。
(二)思想教育工作自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高校政治思想建設的方針以來,全國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計算機學院與全國青少年延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探索梁家河大學問;邀請學院黨委委員為研究生黨員上黨課,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利用Hitalk、青年學者沙龍等活動,讓青年學生思想碰撞,完善交叉學術平臺,幫助學生完成由專業學術達人到領域實戰強人的轉變;創建的“名企微課”,讓知名校友、企業利用碎片化時間進入校園,運用新媒體做好校企合作中的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在知識層面上了解國家的戰略布局,投入到祖國重大項目建設中去。
(三)引導綜合能力穩步提升1.學術活動與創新創業。通過學術“微沙龍”“青年學者沙龍”等創新形式組織開展研究生學術沙龍活動全覆蓋;定期邀請計算機領域頂級專家學術報告,拓寬學生國際化視野;對研究生新生進行就業引導,多方面樹立學生平等的職業觀,強化責任使命教育,引導學生投身航天、獻身國防,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基礎課程緊密結合在一起[2]。將思政課中的案例教學滲透到創業基礎課程全過程,基于95后大學生特點,多維度選取創業案例:基于專業的高科技創業企業案例,引領學生立足專業,走技術型創業企業路線;致力于推動社會進步、生產變革,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有擔當有使命感的創業者為案例;敢于冒險、不斷創新,在互聯網+的大潮中尋找細分領域并不斷深耕的創業校友的成長案例等。結合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學做結合,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適合于創業基礎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即為“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思想政治課程線下授課向線上線下互動互補的教學模式拓展。開展MOOC課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教學者可以應學生們對課程的反饋,對課程進行改進。2.社會實踐。多次強調,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既要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研究生需要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計算機學院組織研究生骨干實踐團去到延安、上海等地開展紅色之旅,走進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及國家支柱型企業,結合研究方向,精心策劃企業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發展脈搏。進一步響應黨關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產業深度融合的要求,促進專業學術知識與產業需求深度結合。3.能力與素質提升。(1)培養學生骨干。加強研究生骨干及黨支部書記培訓,當前研究生人數不斷增加,如果直接采用管理本科生的工作方法管理研究生,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培養發展學生骨干,尤其要發揮研究生骨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承擔著信息上傳下達、下情上傳的工作,學校的德育工作政策,職能管理部門的舉措,學院研究生德育培養的各項要求等,都需要研究生骨干及時準確地傳達并貫徹落實。另一方面他們發揮著榜樣作用,研究生骨干作為校院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言行舉止處處受到周圍同學的關注,也極大程度地影響周圍的同學,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3]。(2)強化文體活動,打造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新時代青年。強身健體已成為北京、硅谷等地計算機技術達人的新潮流,要鼓勵研究生積極組織、參與校、院的各項活動。如組織研究生及導師共同參與師生籃球聯賽;引導研究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成立瑜伽、射箭、冰壺等特色文體活動俱樂部,與課題組導師共同參與,發揮文化藝術在科研中的靈感激發作用。
結語
針對當前社會環境與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高校研究生院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面對新時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出現的問題,要學會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開發使用新的教育管理機制模式,使其更好地滿足當代高校研究生的需求,為國家發展培養高水平、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明星,范韶維,李曼.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解[J].大學教育,2019(11):111-113.
[2]梅強.以點引線以線帶面———高校兩類全覆蓋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8(9):20-22.
[3]馮麟淞,武迪.青春伴成長———工科學生骨干培養路徑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193.
作者:尹勝君 董美含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