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具設計系統論原則闡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設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西方一些國家二戰后在城市的恢復與重建過程中針對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割裂,為強調空間形態的完整與功能的統一而提出的。這種觀念認為城市是由不同局部構成的相互聯系的整體。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都不是孤立和局部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它們都會涉及與周圍環境的聯系,包括諸如生態等問題。美國城市規劃師芒福德研究城市的第一個特色是整體論,他曾在他的著作《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與前景》中說:“通過局部去了解一個事物,那是科學;而從整體上去把握它,則是藝術。”我們可以借鑒城市設計的整體性原則為現代家具設計服務。從設計藝術整體的思維來論,家具設計與周圍環境、社會人文等因素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密切的聯系,這必使設計師將家具設計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用整體性的設計來體現。整體性設計原則是一種設計范式,強調的是設計的整體思維的系統世界觀。家具設計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狀態,它與周圍環境同樣有著一種密切的聯系。其實,整體性的設計思維在我國古代《易經》中早有體現。臺灣師范大學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講解《易經的奧秘》中提到世界是一個有機整體,萬事萬物間存在一種密切的聯系,我們一定要整體看待世間一切事物。這與西方的整體性的系統思維觀如出一轍。家具的類型、數量、功能、形式、風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會的占有情況,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域在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物質文明以及歷史文化特征?,F代的家具設計已經不單純是一件普通的家具,而演變成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社會符號,是對當今生活方式的一種設計。家具設計的整體性原則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家具設計活動的時候要將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區域文化以及消費者的大眾審美趨勢等諸多因素考慮進去,使家具設計作品有文化意蘊,能充分滿足某一地區特定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
(二)生態學原則
生態學最早是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于1866年提出的。赫克爾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有機體及其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我們可以把生態學理解為關于有機體與周圍外部世界的關系的一般學科,外部世界是廣義的生存條件。按照生態學原則,作為設計客體的家具設計需要將家具各個生命周期的形態都納入到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包括設計的創意和構思、原材料的選取、家具制造與使用以及廢棄物的處理和再利用問題等。設計師在家具設計的創意構思階段要滿足設計主體———人的各種需要。首先是物質功能的需要,這是設計客體———家具的最基本價值屬性,這也是設計物的基礎價值。滿足此價值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設計主體與客體、環境、社會的各種關系,使設計客體在符合“人———家具系統———環境”相互和諧的基礎上實現對設計主體人的物質需求的滿足。家具設計功能性的滿足實際上是對功能美的滿足,是指家具設計的功能具有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統一的美。合規律性是設計師運用設計規律對客觀物質材料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在家具材質選擇上要講究環保、經濟的原則,避免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盡可能選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質,避免使用數量稀少的名貴木材,以減少對現有森林資源的破壞。這樣在廢棄物處理的時候可以讓完成生命周期的家具進入再循環可持續的系統。其次是審美功能的需要。隨著物質的富足,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設計的基本物質功能已經不是消費者追求的主要目標,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和沉迷于家具審美功能的需求,追求家具實用功能之外的審美附加值,以求獲得心理和精神的滿足感,同時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在此基礎上,家具設計師在進行家具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對人的精神的關注,將設計客體的審美意義和社會價值都納入到設計的整個過程中綜合考量。同時,設計師應有設計倫理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將審美功能與綠色、健康的生態理念融入設計思想中,以體現家具設計的綠色可持續原則。
二、結語
李立新在《設計價值論》中認為“和諧是設計的終極價值”,“‘和諧’應是新的設計價值觀構建的核心概念,和諧不是思想觀念的完全相同、合一、一致,設計中各種關系因素的相互協調,才是設計和諧的本質屬性”。家具設計中的各種因素相互協調才能將家具所具有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因此,和諧設計也蘊含著整體的系統論思維。我們在家具設計中無論基于何種設計目的,無論是如何追求至上的形式之美,都要將家具設計的主、客體關系及與主客體相關的要素統統考慮進去,用整體性和生態學為基礎的系統論原理規劃家具設計的全過程,使“人———家具———環境”達到和諧的設計至高境界。這種設計在遵循和諧原則的基礎上,實現了家具設計“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等領域的需求。
作者:張金秀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