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思政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學實踐
(一)愛國主義教育
課程設計過程中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在講述第一章計算機發展史內容時,從講述中國古代計算工具發展歷程開始引入,如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算籌”即源于春秋時期,算盤則北宋時期出現,這些發明都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結晶。自1956起,中國科技工作者就致力于開展計算機產業,通過介紹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業績使學生獲得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并將其化為為祖國科技發展而努力奮斗的內動力。將世界計算機發展歷史與中國相對比,以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獨立檢索查閱中國超級計算機的相關文獻,體會祖國的發展強大,這些環節的思政元素更容易獲得學生的接受和認可。
(二)道德法律教育
在講授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的課程中加入了網絡安全意識、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學生防范意識之余,警示在未來的行業工作中,不要利用所學的網絡知識觸及法律紅線。通過列舉現實案例,讓學生了解網絡上一些無意識的觸犯法律行為,避免那些由于好奇和炫技等原因而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幫助學生逐漸建立正確的三觀,提高法律意識,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認識到一念之差就可能觸犯法律鑄成大錯。
(三)團隊協作意識
通過學習計算機發展的歷史和中國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的發展現狀,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激發了為祖國強大而學習的熱情。通過介紹計算機行業發展過程中涌現的優秀互聯網公司的創業過程,教育學生重視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拓寬思維,提高綜合素質。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方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敏銳的政治思維和洞察力,并有能力找到課程思政的切入點。
二、教學總結及反思
教師的品行與才學是獲得學生尊重的源泉[3],本著立德樹人、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等理念進行課程思政教育。
(一)立德樹人
作為高校教師要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言論行為有底線,在課堂上堅決不傳遞其次,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增強求職本領。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簡歷大賽”和“職場模擬”等,讓學生了解職場需求,充分做好求職準備。
(二)精準施策,創新就業創業工作方法
首先,通過問卷、談心談話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冶金材料類專業、企業求職方面存在的疑惑,以教學講解、實習、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糾正錯誤的認知。比如,認為冶金材料類企業臟亂差等,可以讓學生參觀高端產品生產線,景區生產線等,改善學生的認知。其次,在學生進入畢業季,通過開展就業沙龍、就業講座、信息精準推送等方式,讓學生探討認識自身職業需求,職業發展目標,以及滿足要求等,促進就業。第三,根據學生意愿、企業需求,開展冶金材料類小型專場招聘職會,精準到人,精準到崗位,促進企業與學生措施待遇,崗位等,達到“雙選”目標。
(三)樹立典范,增強學生職業自信
首先,邀請企業校友與畢業生交流。針對冶金材料類畢業生,提早動員學生做好準備,增加就業積極性。邀請考研、不同畢業時間段、取得一定成績的校友等回校或錄制視頻與畢業生交流,講述企業概況、職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讓學生有更強的代入感和可信度,使對冶金材料類職場發展、職業環境有深入認識。其次,通過企業人員,以在線媒體方式,直播企業工作崗位,企業生活情況,讓學生充分了解崗位價值,薪資待遇,職業生活等,鼓勵學生到生產基礎就業,回歸冶金材料行業,培育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就業觀。第三,加強校企聯動,除了人才培養合作、實習實踐基地等傳統的合作方式外,進一步探索在“校友帶就業”、薪資“一人一議”、學生就業需求、企業人才需求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交流,幫助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岳昌君.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19)[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1-5.
[2]邢奕,張文伯,蘇偉等.中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之路[J].工程科學學報,2021,43(1):1-9.
[3]張榮能.冶金工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神州,2017(2):193.
[4]解西東,仵宇軒,劉佰龍等.基于職業規劃大賽的職業意識及就業心態分析[J].中國冶金教育,2015(5):92-93.
[5]楊瀟.新常態環境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商業文化,2020(34):22-23.
作者:王瑞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