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基礎教育革新思路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國家拿出大量專項資金大力扶持職業教育,各個職業學校除了積極在城市招生,也積極地深入偏遠農村招生,學生的來源很廣。來自城市的學生,由于學習條件相對較好,較早地接觸了計算機,部分已較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基本技能,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對計算機相對陌生。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差異巨大的狀況,結合前人的實踐經驗和問卷調查,分級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種困境。分級教學的主導思想是:在學生入學之后,根據一定的考核標準對所有學生進行考核,結合學生的志愿,將學生編入不同級別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班級,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也可準予申請免修。班級級別不同,選用的教材不同,學習的內容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內容,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方面也可以完全不一樣,只有這樣,才能使各個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計算機方面的操作技能。在問卷調查中有80%的被調查者同意入學后進行考試,然后分級,成績合格的可以申請免修,只有5%的被調查者認為不管大家計算機基礎軟件的熟練程度如何,大家一起重新學習,重新再學一遍。分級教學得到了大多數學生和教師的認可。
合理教學目標的確定是產生良好教學效果使學生學以致用的前提。教學目標應當盡量細化,明確指出每項技能應該達到什么要求,例如,對于漢字錄入這項技能,應熟悉鍵盤,每分種達到80個漢字;辦公軟件Word排版操作,應能實現指定的圖文混排格式。在學生的上機實踐活動中,要按循序漸進的原則給學生布置目標明確的練習任務,任務完成后進行嚴格檢查并打分。教學目標不但要細化,而且要與時俱進。
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是提高學生技能、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保證。教學計劃是一個教學指揮棒,它決定了教學的內容和開課的先后順序,意義重大。但在問卷調查中發現有些職業學校的教學計劃設置不合理,甚至沒有教學計劃,因此,制訂合理的計算基礎教學計劃是職業學校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在制訂教學計劃前,要認真考慮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各門專業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針對不同的專業,區別對待。
適當地變換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是教學實踐中激發教師教學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經驗總結。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都喜歡動手操作,而這也正是職業學校十分重視的內容,職業學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教師動手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結合起來;將學生自主學習和學生動手操作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⑸完善評價體系是科學檢驗計算機基礎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計算機基礎教學效果的好壞,需要有一個完善、高效、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一個好的評價體系也能反過來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評價體系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平時做好學生的階段性考核工作,期末要進行上機操作的綜合測試和理論方面的筆試,階段性考核體現的是學習的過程,期末上機綜合測試體現的是綜合的動手能力,筆試體現的是理論水平,只有三者按比例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
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對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意義重大,搞好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做到讓學生滿意,讓用人單位滿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互相配合、緊密協作。文章對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于促進職業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作者:余朝霞 單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