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化在財務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信息化是信息經濟時代必然的趨勢,因此為了適應會計信息化,必須要重組優化財務管理流程體系,突出業財融合,本文基于實際的案例來進行討論,探索了應對會計信息化挑戰的策略,以期為廣大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提供工作參考。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挑戰;應對
1.1財務管理體制是否適應會計信息化
在會計信息化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以及財務內控的模式都在發生變化,已經逐步從傳統的手工操作流程轉變為規范化的系統操作流程,那么財務管理的體制以及財務人員就必須要適應這種變化,依托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特點來重新構筑企業的財務內控體系和財務管理的流程,但是很多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充分,還是簡單地認為會計信息化就是會計電算化,認為企業只要引入一個財務軟件就行了,引入財務軟件的目的也是方便財務會計進行核算,并未對財務管理方面起到太大的作用。這揭示的是在會計信息化下,企業領導以及財務的知識體系正在遭遇挑戰,最突出的就是單純重視財務軟件,企業的其他信息系統并沒有與財務軟件進行信息上的共享,形成信息孤島,對財務分析的支持力弱。僅就航空公司的結算業務來看,民航同業結算業務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業務,假設一名旅客從旅行社購買了北京轉洛杉磯再轉墨西哥的機票,從北京到洛杉磯航段,由國內航空公司承運,從洛杉磯到墨西哥則由美國航空公司承運,一張普通的機票涉及三重結算關系,即商與國內航空公司的結算,國內航空公司與國外航空公司的結算,航空公司與中美政府之間的稅費結算,如果旅客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或者是購買一些其他的產品服務,則會進一步加大計票結算業務的復雜性。這種復雜性決定了僅僅依靠一個財務軟件是不現實的,而且管理上也很難,所以需要會計信息化來改造財務管理模式,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互通。
1.2財務人員是否適應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化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我們固有的思維中,財務會計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權益、收支等進行核算,并且對核算結果形成財務報告并進行財務分析,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從業務能力的角度來說,業務能力強的財務會計可以從財務報告中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但實際上能夠具備這種能力的財務會計并不多,而且即便有這樣的能力,企業不重視,財務會計也會陷入各種憑證、數據處理工作當中,工作中除了核算還是核算,只按規定定期做一份報表,這樣財務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一些高級會計師并且是處在管理崗位的,會對財務報表所呈現的信息進行必要的分析,以此來幫助企業領導作決策,對一些并不處在管理崗位的高級會計師,雖然是財務管理當中的骨干,但還是會陷入財務核算或者是財務結算當中,當然這些高級會計師可以進行財務分析,比如用SWOT分析法來明確企業的競爭態勢,但是領導重不重視就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了。從會計信息化的角度來講,要求業務和財務一體化,如果在會計信息化下會計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展開工作,必定會被淘汰,即便是電算化都能淘汰一部分只會核算的會計,因為這一類會計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被機器取代核算或者結算這種重復性的工作將成為必然,即便以后進入智能時代,機器也不會完全取代人,但是機器會取代那些低價值的重復性勞動。進一步講會計信息化突出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不僅僅包含財務信息還包含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應當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對于會計而言,其必須要從單純的支持者轉變為企業價值創造的賦能者,即財務分析,但是很大部分的會計習慣于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去處理業務,盡管這是對會計的基本要求,然而卻限制了會計的思維。
2財務管理應對會計信息化的思考
2.1財務管理應對會計信息化的思路
會計信息化并不是單純的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最重要的是數據,且是海量的數據,作為財務會計就需要在確保財務管理分析預算體系準確以及及時的基礎上做到賦能,即做到對財務管理流程的優化變革,流程優化將財務會計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用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企業的價值創造。(1)基于會計信息化重組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會計信息化推動了業務與財務的一體化,并且財務要前置于業務,用于控制業務,這才是財務的價值所在。而業務與財務的一體化,催生出了管理會計,管理會計主要從戰略層面或者是價值創造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這里相當于財務分析,海量的數據為財務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數據基礎,但財務會計有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進行財務分析值得考量。會計信息化讓財務人員從重復性的計算當中解放出來,并從戰略上來考量企業的發展。因此財務管理方面必須要進行流程重組優化,按照當前的形式,筆者認為構建管理會計體系是理想的方向。所以企業要致力于實現業財融合,企業應當成立一個責任中心,該中心應涵蓋財務、研發、生產、營銷、信息等有關部門,財務在其中應當具有核心地位,該責任中心下轄一個跨部門的團隊,以該責任中心機構為依托實施業財融合,引領財務內控。管理會計就應統籌企業的業務發展和財務安排,通過預算管理、績效管理以及資源配置等管理會計工具的運用,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引領和控制企業業務的健康發展,實現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筆者建議可以依托ERP來重組財務管理的流程,一般可以依托ERP環境下企業的各個業務流程來進行分析,看哪些流程有增值,哪些沒有,哪些流程與企業的業務相匹配,采取SWOT分析等方法來重新梳理企業的內外部情況,進而基于價值鏈的角度來整合有增值的流程,并最終形成標準流程。(2)業財一體化建設業財一體化建設最基礎的是信息化系統,要打造數據集成和交互的信息系統,解決信息孤島問題,現階段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以借鑒,當然基本的是要解決數據格式問題,可以利用原有的數據庫、共享組件以及中間件,加以適當改造,進而使其符合網格對數據封裝、映射以及集成的規范,集成到網格平臺上,這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隨時利用現有系統中的數據來更新中心數據庫的數據。要對所有數據資源進行統一的元數據描述,并用網絡平臺來管理,同時建立快速訪問索引,解決數據查找和定位問題。按需提供數據服務,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單獨操作界面,提供經過篩選的數據,幫助用戶直接使用數據而不是篩選數據,因而要有信息和訪問信息的機制。通過構建WEB頁面來實現邏輯集成,形成頁面數據采集的統一性和標準化,打通民航系統中各業務子系統、應用子系統,形成數據的網絡集成,為不同場景提供所需求的核心數據,從實時以及歷史數據當中進行可視化的大數據分析。頁面設計遵循HTML5標準以及JAVA基于WEB客戶端開發的腳本語言,數據庫接口支持HTTP傳輸協議,REST遠程服務器數據調用,支持JSON數據格式,支持UTR8編碼以及POST數據請求。
2.2案例分析
某機場集團與某軟件公司在財務信息化上進行了長期緊密的合作與實踐,經過幾年的建設和優化,打造出財務共享信息化平臺,并依托該平臺形成了核算管理、全面預算、業務結算、資金結算、決算管理的財務管理框架。在該財務管理框架體系中,財務共享平臺是中樞,涵蓋預算從編制到執行,核算從分散到集中,結算從業務到資金流轉,決算從內管到國資報送的整合。財務共享平臺實現了預算、核算、結算、決算各子系統信息的整合以及高度的協同,形成了一個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并且最大化保障了業財一體化管理。該平臺上包含全業務報賬系統、運營管理系統、稅務管控系統、內部協同系統。通過梳理收入計算規則,建立起成本費用標準體系等管控方式,將預算前置到業務環節,由系統自動轉化預算,實現業財融合,建立起覆蓋航空主業以及非航輔業的業務板塊多維預算體系,建立規范化的預算編制制度,以落實全面預算。并且預算系統與共享系統、核算系統、報表系統形成了數據集成,構建了基于數據分析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面預算閉環流程。財務管控平臺整合集團、基建、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賬套,集中管理科目等核算的主數據,無縫對接共享、資產、資金、結算等系統,進一步加強業財一體化,并且核算系統加入了憑證追溯單據及影響、自動憑證審核、自動出納、自動記賬對賬等功能。資金結算管理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建立資金池,基于賬戶管理、資金結算、資金歸集下撥、資金計劃、銀企直連、資金對賬、支付預警等功能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以及存貸款銀行議價能力。業務結算針對收入以及成本的確認結算環節,在系統中加入業財集成、業務臺賬、合同臺賬等功能,實現業務結算數據由業務部門的結算系統提交,財務部門引入確認收入方式,實現業務與財務的分工優化,高效銜接,提升了抗風險能力。這個系統具體包含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結算管理、財務分析、賬單催收、信用評級、合同管理等功能。以管理會計理念為基準,實施內部管理報表和外部標準化報送報表的一體化管理,一個數據一個源頭,一個源頭多種應用,根據業務板塊、收入驅動、成本分攤等構建多維度的報表管理體系,對外則滿足報送國資委、財政部、民航局等報表資料要求。通過豐富的業財數據來實現大數據分析,突出財務分析的價值,并由此以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來實現對企業的決策支撐。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會計信息化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要進行創新,依托現在熱門的管理會計體系來構造適合民航結算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并發揮管理會計的智能,幫助企業決策。本文所涉及案例中構建的會計信息化體系是當地第一個省級國資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了核算、預算、結算、決算的閉環管理,實現了業務全覆蓋,吸引到了40余家行業內外企業的參觀交流。
參考文獻
[1]劉震威.企業會計信息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9).
[2]孫陽.集團化民營企業財務結算中心的探討[J].福建質量管理,2019(16).
[3]田利軍,梁丁玲,朱瑞,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評價[J].會計之友,2014(22).
作者:曹聰穎 單位: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