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會計風險化解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金融會計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會計的重要性,要求其對金融機構經營管理活動的核算監督及其所反映的財務信息必須準確,不允許有虛假情況,要符合客觀實際。但是,金融會計也面臨著復雜的外圍環境和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各種風險。所謂風險,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風險為可測定的不確定性;風險是對特定情況下未來結果的客觀疑慮;風險是損失出現的機會或概率等等。所謂金融會計風險,就是金融機構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會計核算錯誤或會計信息提供失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以及因為主客觀條件惡化或其他情況,使金融機構的資金、財產、信譽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與化解
(一)逐步建立適應商業化經營特點的管理型金融會計新體系。在防范與化解金融會計風險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切實運用現代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對銀行的業務經營,特別是對高風險經營的信貸業務,進行全過程的跟蹤與監控,積極參與銀行經營決策,逐步建立起能適應商業化經營特點的管理型金融會計新體系。首先,要盡快建立集中統一管理與分級授權核算相結合的會計核算體系,全面整頓會計工作秩序,加強會計的基礎管理工作,積極治理假憑證、假賬簿、假報表等“三假”現象。其次,要盡快實施統一的會計管理體制,杜絕違規經營、賬外經營。目前我國銀行業存在的許多風險與損失在很大程度上與違規經營和賬外經營有關,影響到會計職能的發揮,使得正常的會計信息難以及時獲得,致使金融會計信息失真。只有盡快實現金融機構內部統一的會計管理體制,才能有效地遏制違規和賬外經營,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會計風險。
(二)加強和改善金融會計的信息揭示與披露系統。離開了來自銀行內部和外部及時、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就根本無從談起。首先,銀行在接受貸款申請時,應要求其報送經由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后的會計報表,并要求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其次,銀行在接受企業貸款申請時,應要求所有的貸款企業必須提供現金流量表,并應將原先著重對企業利潤指標和靜態財務比率的考核,轉變為對現金流量指標以及與現金流量表有關的財務比率的考核上來。第三,鑒于我國企業編制與提供的會計報表過于簡化、信息含量低的情況,銀行在接受企業超過一定數額的貸款申請時,除要求企業報送主要會計報表以外,還應要求企業提供能詳細披露其償債能力的補充會計信息。為了完善金融會計信息揭示制度和對表外業務風險防范的信息需要,可以考慮要求銀行編制一張“表外業務情況表”,以全面反映表外業務的潛在風險。建立完整和連續的銀行信貸信息數據庫,從而實現銀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的完整、連續、動態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企業異常,防止企業重復抵押、連環擔保、多頭貸款等不規范行為和高負債經營現象的發生,充分保障銀行信貸資產的安全。
(三)進一步改進金融會計制度,使之充分體現謹慎性會計原則。(1)改進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提高計提比例,擴大計提范圍,簡化核銷審批手續。一是可以考慮采用能夠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計提呆賬準備金,即將現行呆賬準備金的計提方法改為每月按實際發生的貸款總額的一定比例計提“一般呆賬準備金”;對出現如果有問題貸款,應立即按其發生呆賬可能性的大小,依據預先確定的計提比例再計提“特別呆賬準備金”。當這兩項呆賬準備金累積到一定的數額,足以完全化解所有有問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賬損失風險以后,可不再計提呆賬準備金。二是進一步放寬呆賬準備金計提的范圍,使計提呆賬準備金的范圍不能只局限于信用貸款,還應包括同樣存在風險的透支、融資租賃和存放同業款等。三是放寬對呆賬確認的條件限制,改革現行制度中一些過于苛刻的呆賬確認規定,使許多實際發生的呆賬能夠及時核銷,可考慮允許銀行將超過一定期限的逾期貸款一律確認為呆賬予以核銷。(2)允許銀行對長期持有的金融資產與一些非金融資產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的規則計價。銀行可在每個會計期末對諸如貴金屬、抵押貸款、拆放資金、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等項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市價或可變現凈值進行比較,當這些資產的公允市價或可變現凈值跌至賬面成本以下時,或有較為明顯的證據表明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可能蒙受損失時,應對其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并將公允市價與賬面價值之差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四)著力構建全面有效的金融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金融會計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應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三個部分。事前監督,主要應包括對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制定與考核。即反映流動性風險指標體系、反映資產風險指標體系、反映金融市場風險指標體系、反映損益狀況指標體系、反映貸款對象財務狀況指標體系等。事中監督,主要應包括對銀行穩健經營的動態監控。此外,事中監督還應包括對銀行業務規范和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防止違規違法行為帶來的風險損失。事后監督、主要應通過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全面復審檢查,考核有關控制金融風險責任指標的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與措施,以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五)努力實現從決策實施到管理監督的較為完善的金融風險監控機制。一要建立獨立的會計及核算體制。積極推行統一的核算軟件,實行賬務集中核算,業務處理和會計處理相分離的會計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由系統自動生成匯總上報,這樣才有利于防止和杜絕銀行“三假”的產生。二要抓好內控中重要風險環節的控制。要遵循雙人、雙崗、雙職的原則,健全會計制度,推行會計委派制,強化財務核算,加強對會計流程、印、押證機、聯行清算、承兌匯票、內部往來、現金出納和財務的管理。同時,要強化內控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識別、評估、分析、報告等措施,對會計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建立合理的授權分類和擔保業務的會計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種審批手續,嚴格各項操作程序,嚴格擔保行為,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防范潛在的金融會計風險。
結論
在我國經濟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的情況下,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絕不能僅僅停留在信貸與支付的風險上,而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金融風險。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金融會計風險就是金融風險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其危害程度并不亞于信貸風險。因此,防范與化解金融會計風險是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