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地理實踐學習的組件教學設計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理實踐學習的組件教學設計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地理實踐學習的組件教學設計方法

【摘要】

地理學習過程中,不同的知識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對于實踐知識的學習來說,教師可采用辨識目標、編碼圖文、匹配策略、選擇媒體、主題活動、檢測效果的組件教學設計法。在組件教學設計中,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設計出匹配學生學習需要的各種活動,有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相關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實踐知識;教學設計;組件教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這一學科特性更要求地理課堂與自然社會緊密相連,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到的知識、獲得的能力與情感應用到自然社會的田野實踐中。針對這一學科特性,教師就要思考與選擇:什么是實踐知識?不同的實踐知識所要達到的學習水平是什么?教師在地理實踐知識教學中如何來激發學生探索地理現象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及創新能力等?組件教學是解決這類知識學習的方法之一,因為組件教學是指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來分析教學問題,確定合適的教與學的起點和終點,運用設計的方法將教與學中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和地理觀點培養等諸要素有序、優化地組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本文中,筆者結合實踐,對地理實踐學習組件教學設計方法作一分析。

一、實踐知識

實踐是人們在自然與社會活動中自覺自我的一切行為,知識是人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成果。實踐知識是在實踐中完成認知任務的知識。安德森(L.W.Anderson)認為:“完成認知任務的知識是與課題或任務有關的知識,它需要人們了解在不同的情境或條件下,如何運用策略解決實踐問題的知識。它主要包括自我知識和情境知識。”[1]其中,自我知識主要包括知道自己完成某項任務所具備的能力、對某一任務興趣的知識、完成某一任務的知識以及對某一任務實用價值判斷的知識。情境知識主要包括何時、何情境、為什么和如何運用不同策略的知識。其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判斷性,即根據不同的任務情境或條件來選擇用何種知識與策略去解決問題;二是綜合性,即它是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綜合運用;三是反省性,即要不斷地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與情感狀況,以便于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修正自己的思維與學習行為。鑒于實踐學習的內涵與特點,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地理實踐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地理綜合學習的內容,即運用實驗、調查、觀測、考察、災害應急等方法完成自然社會田野實踐任務的學習。其主要包括以地球運動等地理概念與地理原理規則為基礎的地理實驗、以人口等地理概念為基礎的地理調查、以大氣運動等地理概念為基礎的地理觀測、以水循環等地理概念為基礎的地理考察、以地殼運動等地理概念為基礎的災害應急等。

二、地理實踐學習的設計方法

地理實踐學習的設計方法包括辨識目標、編碼圖文、匹配策略、選擇媒體、主題活動、檢測效果。下面,筆者就以粵教版初中地理“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以廣州南越國歷史文化遺址為例”學習為例,介紹地理實踐學習的具體設計步驟。

(一)辨識目標

地理實踐學習的辨識目標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了解學習任務,即本節課要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什么。首先,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明確本節課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其次,分析“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主要包括地域自然環境、地域文化、地域社會、經濟發展;最后,厘清文化遺產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地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第二,分析學習需求,即根據《課標》要求來分析學生的能力起點,找出學生學習與《課標》要求的差距,確定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最近發展區。首先,教師要了解《課標》的要求,即教師分析《課標》中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學習的達標要求是“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的能力起點,即教師收集學生在學習“人口的變化”“語言與宗教”“聚落與環境”時的檢測效果的數據,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關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現狀。最后,教師要找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課標》之間的差距,找出學生學習完成本任務的最近發展區。由于初一學生在學習“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時對地域自然、文化、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知識儲備不足,綜合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要制訂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課堂教學目標。第三,確定學習目標,即將適合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學習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部分進行系列分組,同時在組內形成一個個組件學習目標。首先,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部分將本節的學習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保護人類寶貴文化遺產”、過程與方法目標——“選擇保護文化遺產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其次,將知識與技能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細化為若干個組。最后,確定每個組要達到的學習水平和與此相應的行為。

(二)編碼圖文

編碼圖文,可采用分類、選擇、策略、線索的方法,其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分類實踐學習的圖文材料,即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部分的學習目標,將實踐學習的圖文材料分成三個類別。屬于知識類別的實踐圖文材料主要是廣州南越時期的地理位置、文化、社會經濟;廣州南越時期南越王墓、秦漢造船臺、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國水關等遺址和出土的大量珍貴歷史文物。屬于過程與方法類別的實踐圖文材料主要是保護廣州南越國歷史文化遺址的問卷;比較我國秦漢時期漢代墓葬的文物特色與歷史文化價值、古代沿海商港造船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秦漢時期宮殿建筑遺址的建筑特色與歷史文化價值;分析廣州南越時期的城市輪廓,測算南越四大遺址旅游環境容量,設計南越歷史文化遺址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問卷,提出南越四大遺址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建議。屬于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別的實踐圖文材料主要是南越四大遺址及出土文物。第二,選擇實踐學習的具體圖文內容,即根據文字、圖片、練習三個部分,選擇實踐學習的圖文內容。在文字材料方面,實踐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廣州南越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等資料。在實物與圖片材料方面,實踐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廣州南越時期四大遺址、廣州南越時期四大遺址出土的文物等。在活動與練習材料方面,實踐學習檢測的內容主要是學生分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觀點。第三,確定實踐圖文學習的策略,即根據學生的能力起點和學習目標,采取適合實踐圖文學習的呈現策略。根據“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以廣州南越國歷史文化遺址為例”的學習目標與內容,本節選用的呈現實踐圖文學習的策略主要是敘事法、表格法、調查法、觀測法。例如,用表格法從墓主地位、印章的出土文物與價值、漢代彩繪的出土文物與價值、殉葬的出土文物與價值等方面來比較秦漢時期南越王墓葬、長沙馬王堆漢墓葬的特色與歷史文化價值;用觀測法可了解南越遺址旅游環境容量和分時段旅游密度;用調查法可了解南越歷史文化遺址旅游者目的、結構、源地、組織形式等資料。第四,尋找圖文中的線索,即找出圖文中顯性信息與隱性信息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例如,學生在閱讀“廣州古城圖”和“廣州位置圖”時,首先要讀圖名和圖中的注記,明確讀圖的目的和圖中反映的地理事實,從而了解廣州的地理位置、南越四大遺址的位置和廣州城范圍的時空變化。其次是從南越王宮署的顯性信息來分析廣州城中軸線的變化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發展等隱性信息,從南越開始至現代廣州城界線的空間變化、地形和河流來分析廣州城市化的發展狀況等隱性信息,從廣州秦漢造船遺址和廣州地理位置、氣候來分析廣州航海史、科技的發展和商業貿易及嶺南的建筑文化、商業文化等隱性信息。最后是從廣州的地理位置、城市范圍的變化等顯性信息和政治、科技、文化、經濟的發展等隱性信息來分析廣州地理位置、城市范圍的空間變化與廣州政治、科技、文化、經濟發展的關系,特別是嶺南文化的形成與廣州地理位置的關系。

(三)匹配策略

由于“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以廣州南越國歷史文化遺址為例”屬實踐性學習的內容,筆者選擇的學習策略包括課題、表征、內容、策略、分工、進度與評價,其具體操作如下。第一,確定課題:根據教材中關于“麗江古城”與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及其反映的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等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生活所在地廣州的文化遺址,選擇要學習的課題是“南越國遺址”。第二,表征課題:分析課題“南越國遺址”要探究的內容,以一句簡短的話語概括內容,并將課題的名稱表述為“廣州南越國遺址的嶺南文化考察”。第三,了解內容:根據南越國的南越王墓、秦漢造船臺、南越國宮署、南越國水關等遺址,了解學習內容主要為“南越王墓的歷史文化價值”“秦漢造船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等。第四,選擇策略:根據“廣州南越國遺址的嶺南文化考察”過程中所涉及的學習內容,選擇學習的策略主要是文獻查閱、實地考察、問卷調查、人流觀測、對比分析等。選擇策略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在何情境、何時要用何種知識、何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第五,分工合作: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特長,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各小組成員要明確應該如何合作來共同完成所承擔的學習任務。第六,監控進度:教師要求學生制訂一張學習任務完成時間表或任務計劃,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進度,這也便于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并對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行幫助與指導。第七,評價結果:教師要評價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與水平,特別要評價學生對地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運用能力及其感悟。

(四)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環節包括主題、意圖、情境、行動、操作幾個層面,其具體操作如下。第一,確定主題,即根據對《課標》、“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起點的分析,將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定為“廣州南越國遺址的嶺南文化考察”。第二,明晰意圖,即明晰主題活動的動機與目標。開展本主題活動的動機是充分發揮初中生愛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解與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應用“文化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知識與地理實踐方法,培養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第三,創設情境,即活動開展的情境。為了讓學生對本主題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結合教材內容,學校為學生提供到“廣州南越國遺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廣州南越國遺址”,激發學生學習本節知識的好奇心和欲望。第四,設計行動方式,即將總活動分解為若干個部件,設計完成這些部件學習需要的材料、媒體、行為。根據學習目標,本主題活動可以分解為“南越王墓的歷史文化價值”“秦漢造船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南越國宮署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南越國水關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嶺南文化與廣州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如何保護南越國遺址”6個學習部件,并針對每個部件的學習內容來確定完成學習的材料、媒體和行為。第五,進行行動操作,即在部件學習中,學生獲得知識、能力、情感,并將其運用在新問題的解決中。

(五)檢測效果

檢測效果環節包括目標、方式、題目、解答、說出、調控幾個層面,其具體操作如下。第一,聯系學習目標,確定檢測的目的。第二,根據檢測目的來選擇部件的檢測題是以客觀形式、主觀形式還是以觀察或表現的形式出現。第三,根據檢測方式和目的來編制相應的題目。第四,學生要運用已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題目的解答。第五,學生要大膽地說出自己在解題過程中的思維過程。第六,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反饋調控。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在組件教學設計方法中,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設計出匹配學生學習需要,使學生獲得愉悅感受、系統知識與智慧的各種教學活動,這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在這種實踐性主題活動中,學生通過主題組件法,對實踐知識進行解碼與編碼,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相關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助于實現地理課程的育人價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

作者:周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黄色网址免费大全|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菠萝菠萝蜜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啪啪|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顶级欧美色妇xxxxx| 日本在线|中文|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欧美videos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3atv国产精品视频| 桃花直播下载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国产在线资源站|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91热视频在线观看|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在线看|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