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教育部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意見》的提出為我國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深度考慮的問題。落實高中英語教學核心素養的立足點應在于每一位英語教師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學設計。
一、引言
長期以來,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被廣泛地應用在商業、科技、醫學、建筑、文學等領域,其工具性的特點盡人皆知。英語教學與研究中一直以來也是圍繞著如何學好和用好英語為主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首要目標。近期,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指明了高中英語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方向,不但把對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和發展條件,而且更加強調英語教學核心素養的中內涵“立德樹人”,其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在新課改中,越來越多的高中英語教師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到了該學科的人文情懷的重要性,極力扭轉重“智育”輕“心育”的教育現狀,不斷地調整教學使其貼近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要求,將教書和育人并重。
二、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2017年2月26日定稿)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四大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講堂“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與培養途徑”專題講座中提到:“語言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因此,社會需求的人才是我們教育培養的方向,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的養成成為英語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時代的需要。
三、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之我見
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構建的陣地是課堂,好的教學設計不僅指導著教師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它同樣也引領著學生感悟“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教學設計是集前瞻性、多樣性、連貫性、科學性、靈活性等多種特點于一身的一門藝術,因此,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施載體應該依托于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以下是我對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一些粗淺的觀點:1.以問題為引領,構建知識結構有趣味性的問題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邏輯性的問題會啟發學生的思考,有價值的問題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學設計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教師要為了達到某個教學目標而預設的,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外研版必修一Module4ASocialSurvey———MyNeighbourhood中的Writing部分,主要教學任務是實現對比并掌握并列連詞“and”和“but”的用法,課前可以讓學生完成幾道熟悉的題。(1)Itisboringdifficult.(2)Itisinterestingdifficult.(3)Thetrainrunsfasterfaster.(4)Sheisabeautifulgirl,shedonesn’tworkhard.Questions:Howcanweindentifyusages“and”and“but”?Willyouchoosecitiesorcountrysidetolivein?What’stheadvangtagesofthem?Ifyouliveinthecountryside,areyougoingtoleaveandworkinthecities?這樣的教學設計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問題設計引領了“and”和“but”的用法,培養學生尋找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強思維品質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又從外延的角度提問“城鄉之間的差異是什么”以及“如果你住在農村,會不會選擇去城市”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選擇自己未來的生活,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夯實語言能力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2.以情境為載體,引導價值取向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題材廣泛的高中教材每一個模塊的主題都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努力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情境,使英語學習更加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也應該源于生活,高中英語的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的生活為主線,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讓智育和德育在生動的課堂上并駕齊驅。以高一英語外研版必修四《Module3BodyLanguage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為例,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詞匯,培養有關的語言技能,還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外非語言交際的文化習俗,從而增強交際意識。“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標,非語言的交際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從情境入手,在課前準備一些卡片,卡片上寫著不同的表示心理方面的、表示禮儀方面的詞匯happy,sad,excited,bye-bye,smile,shakehands,salaam等,任務要求為三個人為一組,同時對一個詞匯進行表演,針對每一組動作的演示,設計問題:(1)How’shis/herfeeling?Howdoyouknow?(2)Whichonedoyouthinkismorepolitewhenshakinghands?Why?(3)Whenyouareinvitedtooneofyourfriend’shome,whatshouldn’twedo?Pleasemakealist.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生活,思考情緒和禮儀在生活中存在的意義,最終到達通過他人的行為來反觀自己的目的。這樣的學習是科學的、客觀的,具有批判性和價值性的。學生們在培養了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學會正確并禮貌的非語言交際方式,提高了學生的人文修養,并選擇了正確的行為取向。3.以方法為手段,奠定終身學習能力在一部分地區,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英語學習的人群越來越趨向于低齡化,可是英語的學習成效卻一落千丈,這樣的英語學習停留在淺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迫在眉睫,從教學設計的問題上啟發學生“怎樣學”,為學生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復合句為例,復合句的理解和翻譯一直是高中學生在閱讀中的難點,學生在閱讀復合句的過程中,雖然也努力不斷地反復地讀,可是理解起來總是含含糊糊,似懂非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可以通過教學設計進行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學習策略中“斷句”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我們可以這樣設計:首先提問:古漢語有云“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那么如果遇到英語中比較難理解的復合句我們可不可以使用一下找“句讀”這樣的方法?如果可以,你覺得斷句之處應該都在哪些詞類之前?說出你的理由!例如:[Fromthepassage]、(learntyes-terday)、you、haveknown、[aboutthedamage]、(anearthquakemaycause)、andthereason、(whyanearthquakehappens.)可以引導學生將長句分成幾個“組”,先把每一組翻譯出來,然后按照漢語的邏輯順序將每個“組”以整體的形式進行排列,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所謂的“斷句”其實就是幾個有完整意義的短語和句群。學生只需要在有完整意義的地方標上一個小小的“、”長句的意思就可以清晰可見,因此,學法的指導意義很深遠,首先幫助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矯正了理解的誤區并克服了閱讀的障礙,其次節約了閱讀時間,最終達到借助于這種方法提高做題的精準度的目的,更加深遠的意義在于閱讀技能的思考、探究和使用。教育專家說:“語言、思維和文化,血脈相連,不可分割。”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指導,同時它也應該擔負起育人的使命。英語教師合理而科學的教學設計會使學生在感知中收獲,在對比中選擇,在分析中評價,在創新中升華。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立足于基于生活的教學設計,才能真正地使每一個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3]龔亞夫.英語教育的價值與基礎英語教育的改革[J].外國語,2014(11):18.
作者:李少瑩 單位:海林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