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孔子教育思想的內涵與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內涵與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孔子教育思想的內涵與方法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是春秋末年“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轉變過程中形成的,其內容豐富多彩。他把《詩》、《書》、《禮》、《樂》作為教育文本,把“六藝”“四教”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并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培養“經邦濟世”“治理”天下的賢才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堅持收受學生的“有教無類”,強調教育方法與路徑的“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其教育思想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不朽殿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

【關鍵詞】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知行合一

一、孔子教育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教育一方面伴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教育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加快了文明前進的步伐。但任何教育思想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那個特定的時代,都離不開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變遷,也離不開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孔子教育思想的產生,也不是偶然的,也是社會歷史和人類思想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疾炱浣逃枷耄仨殢膸讉€層面加以注意:其一,春秋末期,“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向“學在民間”發展??鬃拥慕逃枷氘a生于春秋末年,主要是當時“學在官府”的局面已經不能支撐。由于春秋時期,天下大亂,禮壞樂崩,周王朝權力衰微,諸侯爭霸,已經到了戰亂頻發和民不聊生的地步,以下犯上及政權更迭時有發生,其社會亂局正如孔子《春秋》里面十分悲愴的一句概括:“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以往的“學在官府”的穩定局面已經不能維持,在此情況下,“學在官府”逐漸與“學在民間”共存,甚至重心向“學在民間”轉變。其二,“學在官府”的學術地位正統和思想主張正統,也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官府”把持學術和思想的局面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首先,如何達到天下大治,諸子百家見仁見智,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學說,以往“學在官府”提出的理論主張,不斷受到其他學派的質疑甚至反對。其次,如何培養和不斷擴大自己學派的人才隊伍,宣傳弘揚自己學派的思想主張,并進而被統治者信服和采納,變成國家的治理實踐,就成了不同學派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其三,孔子的儒家學派主張以道德人性為核心,以貼近社會生活實踐為路徑,已經成為學術界和諸子百家社會治理學說中之顯學,受到了社會各界不同層面的廣泛關注,奠定了孔子“學在民間”和辦“私學”的基礎?!妒酚?#8226;孔子世家》里說孔子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名氣很大了:“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僖子病且死,誡其后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既歿,若必師之!’。及僖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笨鬃愚k私學,以儒家學說為講授內容,遠近聞名,趨之者眾,《史記•孔子世家》講到了孔子私學的繁榮和成就,說孔子弟子達到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盡管當時諸子百家紛紛提出了治理天下的主張,但是儒家仁義禮智信,即“五?!睘檩S心的“道德學說”還是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傾慕者、跟隨者、自覺修習者很多。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內涵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一方面源于他對培養目標的理解和要求,另一方面源于他對教育效果和教育規律的探索與把握,同時其教育思想又沒有脫離社會實際。第一,在教育文本的選擇上,孔子把《詩》、《書》、《禮》、《樂》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文本。文本是實施教育活動和體現教育思想的重要載體,它既是教育內容的重要表達形式,又構成教育活動籍以憑借的重要知識素材??鬃影选对姟贰ⅰ稌?、《禮》、《樂》作為學生的必修課,成效顯著,《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痹谖谋镜南嗷リP系及其對學生學習的作用上,《論語•泰伯》里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即:孔子云:“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痹凇墩撜Z•陽貨》里又載:“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第二,在教育內容及其側重上,孔子特別注重“六藝”與“四教”,把品德放在首位。所謂“六藝”,就是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傲嚒笔侵艹芡豕賹W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傲嚒庇涊d最早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笨鬃邮置孕胖艹闹贫龋J為周朝和睦太平,社會有序,所以他對學生的教育內容上,完全沿襲和照搬了周王朝官學教育的基本內容。所謂“四教”,《論語•述而》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說,教育的內容包括文化知識、倫理德行、忠君愛國、誠信做人等方面??鬃诱J為一個人能否行“君子”之行,能否做到“仁愛”、“有禮”,能否做到“誠信”、“孝慈”,都和這個人的品德高下密切相關,他在《論語•學而》中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誠而信,泛而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在教育內容上選擇“六藝”與“四教”,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一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倡導的“克己復禮”、“以德樹人”和“仁孝誠信”,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家國情懷的價值理念。第三,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希望培養能“經邦濟世”“治理”天下的賢才(士)。春秋末年,天下大亂不止,怎么能治亂而達“天下大治”,是諸子百家提出各自主張、爭鳴不已的根本原因。所以,諸子百家的興起,是各種“治亂”主張的興起,從這個意義上看,先秦諸子百家,最初其實都是作為一種社會治理理論提出的,都是社會和政治治理學說。春秋末年,天下動亂不止,諸侯之間為了稱王爭霸,相互之間征戰殺伐不斷,周王朝的有序局面完全崩潰。而且,諸侯之間的戰爭,并無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更談不上“仁義之戰”,正所謂史載:“春秋無義戰”,而且春秋時期的戰爭,非常殘酷,破壞力強大,殺戮人口眾多,“爭城之戰,殺人盈城,爭地之戰,殺人盈野”,這對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摧殘,普通百姓身處亂世,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凈土”,其生存和發展,甚至生命都是無所依歸了。如何治理亂世,達到天下有序、太平,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成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學派爭議的焦點,也成了各種學說紛起的主要原因。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一方面想找到治理天下的根本路徑和根本方法,另一方面,想培養具有從政能力并具有高尚品德修養的治理者(士、君子),其教育目的不可能不體現這種主張和訴求。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從大的層面看,主要是培養能夠治理天下的能人和“賢士”,從小的層面看,是為了培養儒家學說的傳承者、弘揚者。第四,在教育對象上,孔子強調“有教無類”,廣招門徒,延攬人才??鬃印墩撜Z•衛靈公》說:“子曰:‘有教無類?!薄墩撜Z•述而》說孔子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里的“有教無類”在當時是打破了社會階級和階層的限制,不管學生出身貧賤、富貴、尊卑,基本上一視同仁地接收,把受教育的對象擴展的平民。所以,孔子接收的學生有貴族(如南宮適),有商人(如子貢),有卞之野人(如子路),也有貧士(如顏淵)還有不拿俸祿介于官民之間的人(如子張),還有受過刑罰的人(如漆雕開)以及賤人之子(如冉雍),這在當時,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同時,也開創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嶄新局面,是教育發展史上的新變革、新氣象。因為自周朝以來,“學在官府”,統治者壟斷了教育,享有教育權利的人畢竟是社會上層的人和子弟,能否進入“官學”接受教育,與個人的智愚、能力以及求學的愿望無關,而是與家庭、門楣、等級、身份和地位分不開?!坝薪虩o類”打破了當時教育的不平等局面,使得教育走下高高在上的殿堂而大眾化、平民化、平等化,既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中平民百姓對教育權利的呼喚和訴求,也順應了時代變遷催生的教育發展趨勢。這一切對后世中國教育的發展影響極大。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路徑與方法

在教育的手段和路徑上,孔子主張“知行合一”。孔子不是一個只懂得高談闊論,脫離社會現實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立足于實際,主張受教育者以及做人要“知行合一”。第一,就他作為老師而言,在“知行合一”方面也是十分稱職的,是學生們的榜樣。例如,他教授學生習“六藝”,除了教授理論性較強的“樂”、“書”、“數”之外,自己其實也是“射”和“御”這樣實踐性較強技藝的高手,他曾自信地說過:“我何執?執御乎?執射乎?我執御矣!”,稱自己不但學過“射”,其實更是“御”(駕車)的高手和專家。第二,孔子認為如果學不致用,等于白學,主張在為政實踐中“學以致用”。他曾說即使把《詩》300篇全部背誦下來,但卻不能學以致用,不能運用到“為政”上去,也等于白學。他在魯國為政時積極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在51到55歲時,得到魯定公的信任和賞識,在魯國從政,歷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主張“張公室,抑私門”,對不合禮法的違制城邑“三都”堅決主張拆掉。第三,他周游列國,宣傳“仁政”、“禮治”,積極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張。在他看來,從政與修德是一體的過程,從政者必須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所以在教育弟子上,他要求弟子們不但要從思想上理解“德”的涵義和重要性,而且要在從政以及為人中始終如一貫徹并體現這種理念,做到知行合一,《論語•顏淵》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彼J為要做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只用空洞的說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使民先“富之”而后“教之”,只有這樣,民才能安心接受教育,也才會對“仁”“義”“禮”“智”“信”信服并內化于心,外彰于行,才能達到教育教化的預期效果。在教育與學習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以“因材施教”為核心的一系列方法。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孔子沒有采取簡單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據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量體裁衣,有所側重。例如,子路剛勇過人,孔子教育他不可恃勇過激冒進,冉求膽小退縮,孔子則鼓勵他敢于鼓起勇氣前進??鬃拥慕逃椒ㄘS富多彩,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第一,孔子對人的智力與認識能力做了分類,《論語•季氏》載:“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大概是他因材施教的理論和現實依據。又如《論語•先進》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教育已經有了不同的科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根據不同弟子的愛好、秉性、天賦、智力以及特長等情況,在教育上有所不同和側重。第二,強調要善于向別人學習,他在《論語•述而》中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別人的長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都是為學之道。第三,強調反復學習以及溫習已學過的東西對了解新知識的重要性。他提倡“學而時習之”和“溫故而知新”,認為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只有反復學習才能不斷積累,才能不斷進步,也只有不斷溫習學過的東西,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從而把握新東西,做到從不知到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從已知到未知。第四,強調學與思并重??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不能脫離思考,否則學的東西難以消化,思考不能脫離學習,否則就會耽于空想,學與思是個一體的不可分離的求知過程。第五,注重啟發式教學。他在《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睂τ趯W生想不通時,要去啟發他,有了體會想說而說不出來時,再去指導他。其六,孔子認為在學習中謙虛是美德,切忌主觀固執和驕傲。他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也?!敝t虛而不固守自己的主觀偏見,不斷學習又能去除驕傲,不務虛名,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對教育的重視,離不開對教育規律的不斷探索,也離不開對教育發展史上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功經驗的汲取和借鑒??鬃幼鳛槲覈糯慕逃?,其教育思想光彩奪目,教育實踐豐富多彩,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構建了一座雄偉瑰麗的不朽殿堂,在今天仍具有穿越時空的價值與意義。其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注重學生品德修養的教育,注重學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注重學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等,在今天的教育發展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伯俊.《論語譯注》(簡體字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2]哲學研究編輯部編,《孔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9月.

[3]裴大洋主編,劉學智、馮國禎副主編,《中國哲學史便覽》,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作者:任意君 單位: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720lu国产刺激在线观看| 老司机精品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嫩小xxxxx性bbbbb孕妇|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入口|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高清视频| 国产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网站在线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欧美videosgratis蛇交|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欧美大bbbxxx视频| 日本邪恶全彩工囗囗番3d|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视频完整版| 国产好爽…又高潮了毛片|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好男人看视频免费2019中文|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性生交大片免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