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問題的學習(PBL)與基于課堂的學習(LBL)相結合的雙軌教學模式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2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試驗組和觀察組,各50名。試驗組采用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單純的LBL教學模式,課程結束后通過試卷考核和問卷調查評價教學效果。結果試驗組測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團隊協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臨床技能、對教學模式的喜愛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所教授的知識與信息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成績、綜合素質及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基于問題的學習;教育考核;問卷調查;教學方法;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醫學課程。其跨越了內、外、婦、兒科等22門醫學專業學科,其內容主要針對急診患者的各種復雜多變的病情評估與處理,因此該課程的學習與教學相對其他醫學課程難度更高。目前,國內急診醫學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該教學模式由教師課堂授課,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強記課堂內容,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而并非通過理解和運用來記憶所學的知識,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僅僅滿足于自己的常規課程,對新思想、新技術缺乏好奇心和學習動力,常常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1]。隨著急診醫學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為此,尋求一種新的適合急診醫學特點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務之急。中南大學第三臨床學院自成立急診醫學教研室以來,不斷向國內外先進地區學習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的討論式教學方法,其不同于基于課堂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學法是以授課為基礎、教師為主導的單向教學方法,本醫學院在急診醫學教學中嘗試了PBL結合LBL雙軌教學法,并對該方法的實施效果與傳統的LBL教學法進行了比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2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6名,女生64名;年齡20~23歲,平均21.3歲,將其隨機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名。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副教授擔任急診醫學教師。兩組學生的授課教師相同,授課內容一致,包括急性胸痛、急性腹痛、中毒、心肺復蘇、急性創傷。試驗組采用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具體為先采用LBL教學法進行理論教學,之后將病例布置給學生,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相關文獻,充分預習,授課教師則根據所選病例及教學大綱準備好針對性“問題”,包括病例特點、診斷及鑒別診斷、檢查與處理等。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病例展開討論。結束后,各派1名學生代表匯報結果,最后由授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各種急性疾病全面掌握,融會貫通,同時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照組則采取單純LBL教學法,由教師進行課堂講授。
1.2.2教學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后,所有學生同時接受相同試卷測試,對兩組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同時采用雙盲法完成兩種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6個方面: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臨床技能、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知識信息量及教學法的喜愛。
1.2.3成績統計
100名學生在課程結束后均參加相同試卷測試,由4名急診醫學高年資講師統一閱卷,對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測試成績比較試驗組平均得分[(84.28±5.1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76.31±6.0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種教學模式有關調查指標比較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團隊協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臨床技能、對教學模式的喜愛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所教授的知識信息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診醫學作為臨床醫學體系中一門新興學科,目前尚有很多醫學院校未將其設為選修課程,其教學模式多采用LBL傳統教學方式,近年來,也有少部分醫學院校嘗試采用相對新穎的PBL教學方式。LBL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醫學教育模式,有其獨特的優點,如節約教學資源、對學生基本素質要求低、可利用互聯網、幻燈片等現代科技手段來輔助教學[2-3]。但由于LBL教學法以記憶、灌輸、強制為特點,強調知識傳授,而對素質和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學生完全處于教學被動地位,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長此以往,學生的“學”與“用”嚴重脫節,在日后走上臨床工作崗位,面對急診患者則措手不及[4]。PBL教學法則是以學生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小組討論形式圍繞特定的臨床病例進行主動學習的過程,其核心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教學模式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培養組織表達能力。但在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習知識不夠全面,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學時與討論時間有限,學生對探究式學習不夠熟悉[5]。近年來,教學科研工作者嘗試采用PBL結合LBL的雙軌式教學模式教學,旨在綜合兩種教學法的優點,揚長避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二者結合的雙軌教學模式既引入了新型教學法在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又能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該教學模式已被證實在諸多學科中應用效果良好[6-10]。作者于近期將PBL與LBL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入急診醫學的教學中,以期提高急診醫學的教學效果,本研究發現,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急診醫學成績、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及臨床思維能力,從而獲得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同時兩組教學模式所教授的知識與信息量無明顯差異。雙軌教學模式以各種急診臨床疾病的病例入手,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顯著提高了醫學生歸納總結與分析能力。總之,PBL結合LBL的雙軌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完成急診醫學教學任務,系統地講授急診醫學專業知識,而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團隊配合、提高學生創新與臨床思維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然而該教學模式至今還處于欠完善階段,需要廣大教學科研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為培養優秀的實用型醫學人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汪長發,黃飛舟,羅成群,等.普通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PBL法和LBL法效果對比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2):3498-3500.
[2]SubramanianA,TimberlakeM,MittakantiH,etal.Noveleducationalapproachformedicalstudents:improvedretentionratesusinginteractivemedicalsoftwarecomparedwithtraditionallecture-basedformat[J].JSurgEduc,2012,69(2):253-256.
[3]HuangBL,ZhengLW,LiCJ,etal.Effectivenessofproblem-basedlearninginChinesedentaleducation:ameta-analysis[J].JDentEduc,2013,77(3):377-383.
[4]KlegerisA,BahniwalM,HurrenH.Improvementingenericproblem-solvingabilitiesofstudentsbyuseoftutor-lessproblem-basedlearninginalargeclassroomsetting[J].CBELifeSciEduc,2013,12(1):73-79.
[5]謝彩俠,祝俠麗,白雁,等.LBL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144-146.
[6]LiJ,LuJ,RuanZ.ApplicationofPBLmethodandLBLmethodintheteachingofacupuncutreandmoxibustion[J].ZhongguoZhenJiu,2015,35(8):831-834.
[7]吳輝,孫翔,石如玲,等.PBL+LBL教學法在全科醫學概論課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10):1176-1180.
[8]倪云峰,楊瑞鑫,汪健,等.PBL與LBL相結合教學模式在胸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8):639-641.
[9]徐發林,賈天明,張艷麗,等.PBL與LBL雙軌教學在兒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6):523-525.
[10]郜攀,唐剛,肖航,等.PBL結合LBL教學法在老年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6):3168-3171.
作者:孫傳政 黃飛舟 張天一 楊明施 肖雪飛 蔣宏貴 唐保權 劉懷政 單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