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工匠文化教育的陶藝課程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匠文化教育的陶藝課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匠文化教育的陶藝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的陶瓷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空間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陶瓷藝術作為一種工藝性極強的學科,在整個陶瓷藝術創作過程中貫穿始終的“工匠精神”是其重要特征。而現代陶瓷藝術專業教學方式整體依舊處于傳統授課教學模式階段,“工匠文化教育”缺失,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思維落后,課程教學模式單一。歷史和現實都需要我們去精心構建“工匠文化教育”。本文通過探討當前高校陶藝專業教學的特點與現狀,分析教學規律進而提出了部分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陶瓷藝術;工匠文化;改革

一、當前我國高校陶藝教學現狀

隨著中國對傳統文化與技藝的復興,國內諸多高校都增設了陶藝專業。而陶藝專業作為一門工藝性極強的學科,要求教育者培養可獨立從事陶瓷藝術創作活動的專業人才,這就要求學生掌握熟練的技藝,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藝人才。“工匠文化教育”是當今中國發展的必然需要,而現今的高校陶瓷藝術教育還沒有適應這種轉變。大部分開設陶瓷藝術類課程的高校仍然處于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教育。通常在陶藝專業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是遵照單獨的課程門類與工藝種類安排授課的。這樣一來,學生所接受到的基本知識一般是獨立的、分散的。在更深入的實踐創作階段中,學生往往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設計與實踐,或傾向造型,或傾向裝飾,而缺乏相應地跨界乃至交叉性結合,同時更加缺乏對整個陶瓷藝術創作流程技藝的打磨。其次,高校陶瓷藝術課程教學設置思維存在一定的偏差。在陶瓷藝術教學的部分教材選用及授課教師的教學重心上存在著過分關注西方及現代藝術思潮的傾向。忽視或者弱化了對我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民族性、本土性文化基因的發掘。這種情況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從思維模式到創作形態盲目模仿西方的現代陶瓷藝術風格,缺乏蘊含中國本土性元素的創作。

二、工匠文化精神的陶藝課程改革意義

1.增強陶藝課程教學質量

將工匠文化教育滲透到陶藝課程中,是陶藝課程教育改革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企業發展對人才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不僅要具有專業化知識與能力的人才,還應該具有創新意識、工匠精神的人才,這就對陶藝課程提出新的改革方向。因此,陶藝課程應調整人才培育模式,以工匠精神教育模式為導向,滲透工匠文化精神,引領學生,讓學生體會陶藝課程教學的魅力所在,進而培育學生工匠意識與精神。而以培育工匠精神為導向,開展的陶藝課程較為滿足學生發展需要,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而構建更好地陶藝課程教學質量。

2.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基于工匠文化的現代陶藝課程教育模式是培養學生一種態度、一種工作能力,有助于學生今后更好的工作。將工匠文化精神滲透到陶藝課程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不僅豐富學生知識體系,還能夠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在陶藝課程教學中,教師以工匠精神為培育導向,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轉變以往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授課,帶動學生學習、實踐意愿,從而推動陶藝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學習意愿的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學習能力,進而增強其就業能力。技能型學生就業能力的增強,能夠更好的滿足未來制造強國發展需要,進而促進學生與社會的良好互動。

三、當前高校陶藝課程的改革建議

1.對當代高校教學模式進行重構

新時期我國高校陶瓷藝術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自覺的觀念和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完成具有工藝性、原創性、思想性的創作。要實現這一教學培養目標,我們需要構建一個具有開放、多元及自由的學術與藝術氛圍。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嘗試將不同理念、流派的陶藝家創作風格及技藝手法相結合進而重構教學模式,幫助陶藝專業學生建立豐富的創作體驗。其次,陶藝實踐過程中各種工藝技法比較復雜,“工匠文化”教育的構建是一個體系化過程,學生知識、技能與實踐的“知行合一”不只依靠簡單的“體驗式”教學。因此,從泥料、造型、繪制、裝飾、燒成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指導學生進行一套較為完整的系統化過程訓練。當然,學生的眼觀只是初步建立感性認識,積累相關經驗,工匠文化教育的目標最終要求學生長期在創作過程中實踐、沉淀。陶藝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探索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與材料方面的潛能,通過與工藝、材料的切實接觸,我們可以真正感受到泥土與手接觸的律動與觸感,并將這些體驗轉化為理性或感性的創作實踐方法。我們還需要融入多種教學方法。由于我國多數開設陶藝專業的高校并非陶瓷產區,學生很難長時間深入陶瓷生產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因此,如果學生想接觸更多關于最近陶瓷藝術創作的信息,他們需要更多的使用互聯網資源。包括圖片展示資料和陶藝創作演示視頻等,都能從精神和思想層面拓展陶藝專業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通過對陶瓷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工藝材料的闡釋和探討,可以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其知識框架。特別是近年來網絡自媒體平臺的轉型升級,如微信、直播平臺等傳播形式越來越多,可以拉近產瓷區與非產瓷區的距離,使廣大非產瓷區的學生通過直播平臺等媒體形式直接與產瓷區匠人對話、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改變使學生減小因教學資源因素帶來的調研與實踐短板,可以改善學生感受工匠文化教育的環境。

2.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對于陶藝教學而言,必須培育學生開放靈活的思維方式。要達到這一效果,還需要教師運用各種開放性思維,將個性與自由思維融入教學細節。對于高校陶藝教學工作者而言,他們應該具有前瞻性的創新意識,無論高校陶瓷藝術教育的主流形式是什么,教師的示范和引領都是最重要的。因此,作為高校陶藝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深厚的基礎知識面、靈活的思維方式以及善于捕獲和放大學生創作思維中出現的閃光點,同時加以保護和鼓勵他們的開放靈活的思維。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啟發式”和“聯想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抓住或抽象或具象的形態特征,激發陶藝專業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同時提取其造型、裝飾、色彩等形態語言,并運用這些形態語言進行大膽的聯想。三是提高自身藝術素養,激發個人在創作方面的靈感。對于陶藝匠人來說,除了厚重的藝術修養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外,他們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眼界與品位。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只是能完成新奇創新的設計師,更是能夠預見時代潮流發展并通過高超的技藝將其展現出來的“智匠”人才。因此,在高校陶藝專業的教育中,要加強對文學、歷史等方面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我國優秀的工匠文化傳統同時吸收其營養。

3.跨界融合課程設計

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當前研究方向一個共同關注的學科。同理,跨界不僅存在于研究領域,而且在高校教學過程中也需要跨界的課程設計。對于高等院校的陶瓷藝術課程來說,從教材的角度來看,跨界研究的程度是很低的。它們大多以獨立的技法或工藝形式存在。例如繪畫類教材中的新彩、粉彩、青花、顏色釉等。在高校專業教學中,除了掌握一定的知識體系基礎上,還應經常引導學生將多種陶藝技法靈活整合起來,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進行研究,這樣可以培養和拓展學生的創作表現力。此外,高校陶藝教學人員也應關注文化層面的引導性。在當代眾多創作者關注與模仿西方藝術風格的氛圍中,有必要引導學生更多地探索傳統及歷史文化因素,將其轉換為現代的陶瓷藝術表現形式,從而在教學中保留我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民族性、本土性文化基因。

四、結語

現今我國的高校陶藝教育正處于一個全新的階段,各種新理念、新材料的出現不斷地刺激著陶藝教育的改變。但是,作為一門古老的泥土與手作的藝術不論如何改變,在手工技藝上日復一日的錘煉和精雕細琢都是永恒不變的。實踐證明,在中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打造符合時展的“工匠文化教育”是極為迫切和必要的,任何行業的大師都需要在最細微的實踐中不斷發展,最終鑄成制造強國的基石。通過對當代高校教學模式教學重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跨界融合課程設計的實踐,將工匠精神作為學生創作的內在素質,從而引導工匠精神的復歸。

作者:劉為宇 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中國陶瓷藝術設計研究中心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heyzo北条麻妃久久| 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人体大胆做受大胆视频一| GOGOGO免费高清在线中国| 激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精品资源站|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免费看成年人网站| 99久久99视频| 欧美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色婷婷在线视频观看| 少妇一晚三次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youjizz国产|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在线观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女生张开腿给男生捅|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激情综合网婷婷| 护士在办公室里被躁视频|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原创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