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互聯網+會計信息管理的課程創新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會計信息管理的課程創新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互聯網+會計信息管理的課程創新路徑

摘要:會計信息管理專業作為近幾年高職院校新開設的專業之一,其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課程建設進展如何是文章的關注重點。通過對目前該專業課程反映出的課堂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支持信息化的軟硬件條件不完善、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均有待提高等問題的分析,作者有針對性地提出課程創新的實施路徑,即借助信息技術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普及優質校園網絡和先進數字化教學裝備以及激勵師生共同參與信息化課堂設計等舉措。

關鍵詞: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創新;信息技術;信息化

0引言

為響應國家對于“打造高層次信息化會計人才”的號召,同時滿足用人單位信息化發展需要,走在改革前沿的廣東地區陸續于2015年前后在高職院校增設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該專業致力于培養面向中小企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的會計核算、會計信息處理、財務軟件應用能力,能勝任會計信息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復合型人才[1]。因此專業一經開設,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當前,社會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教育”將成為教育變革的一個新的契機。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使用,教育理念、教學模式、課程建設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由此,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如何推動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建設和改革創新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1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課堂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由于會計信息管理的工作內容與會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內在關系,不僅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參照會計專業,而且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以及師資配備與會計專業相差無幾。通過筆者對所任教的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會計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授課方式中“老師布置任務,學生做”和“老師講,學生聽”這兩種采用的最多,占到85.83%和80.3%的比重。說明傳統的以教師講授和布置任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在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中仍占主流。在這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方式中,學生長期處于被灌輸知識的狀態,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性被大大磨滅,極不利于學生探索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是免費共享的,學生可以上網獲取想要了解的幾乎任何知識和信息,伴隨著諸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資源的開放,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最優質的課程,獲取他們最感興趣的知識,了解最前沿的學科動態。因此,傳統授課方式已經面臨著危機,會計信息管理專業的從教人員必須找到適應人才發展需要和時代變革的新的教學方式。1.2支持信息化的軟硬件條件不完善在會計信息管理專業信息化的開展過程中,無論在校園網絡環境、計算機以及數字化教學軟硬件方面,都不盡人意。在網絡建設方面,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的會計信息管理專業的綜合實踐課程之一《教學企業(T3記賬等項目)》為例,學校花大價錢購入用友“暢捷通”平臺進行實訓教學,卻因校園網絡環境差導致實訓平臺頁面的更新十分緩慢,甚至出現死機現象,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在計算機硬件方面,計算機設備陳舊且老化嚴重,幾乎每個機房都有不同數量的計算機無法開啟;教室的投影、音響設備超齡服役,時好時壞,效果不佳;且計算機沒有配備耳機,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化學習的需要。機房的數量也偏少,教師只能輪流使用僅有的幾個機房,這給正常的教學安排及教學效果造成影響[2]。在數字化教學軟件方面,學校雖然開發了“得實”平臺供教師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和精品在線課程,但因對平臺的宣傳推廣不足和平臺本身用戶體驗不佳,致使全校65個專業中僅有17個專業使用其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2000門課程中僅有10%使用其建設精品在線課程;硬件方面,學校暫時沒有為教師提供專業的數字化課程制作裝備,如現代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字化仿真實驗室等。1.3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均有待提高筆者對會計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的調研中發現:在該專業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頻率方面,有44.88%的學生認為“經常使用”;54.33%的學生認為“偶爾使用”。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部分該專業教師已經意識到專業課程需要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但目前在該專業,信息化手段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手機答題APP或公眾號”占到92.92%;因為這種手段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要求不高,而且使用這類軟件可以及時展開學習測評,簡單方便,所以它是目前該專業教師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其次是“在線課程”,占到74.02%;接下來是“微課”,為37.01%。對于“慕課”和以信息化方式開展的“翻轉課堂”,目前該專業課程基本尚未開展使用,處于理念的倡導階段。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對部分會計信息管理專業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來說,要掌握基本的課程建設、開發、管理與應用技能是一個困難和挑戰。另外,在調研學生對信息化教學的接受程度方面,如圖2所示,57.48%的會計信息管理專業學生表示“非常愿意”,39.37%的學生表示“一般愿意”,3.15%的學生表示“不愿意”。再看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頻率和學生態度之間的關系(見表1),認為目前專業課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頻率為“經常使用”的學生,有70.18%對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表示“非常愿意”;而認為“偶爾使用”的學生,只有47.83%對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表示“非常愿意”,46.38%表示“一般愿意”,另外5%表示“不愿意”。由此可見,會計信息管理專業學生整體上對信息化教學持樂觀和歡迎態度,但對信息化不甚敏感度學生對信息細化教學手段的接受程度較低。究其原因,普遍的高職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但往往不肯花費一定時間主動求知,加上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相差不大,學生已習慣于會計相關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即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參與課堂學習。一旦新的教學方式伴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進入課堂,部分學生會產生不適應,因為需要跳出原有的“舒適圈”,學生被迫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所以此部分學生對信息細化教學手段的接受程度較低。

2基于“互聯網+”的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創新實施路徑

鑒于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目前仍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支持信息化的軟硬件條件尚不完善,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均有待提高的現狀,筆者認為,專業課程改革要以改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為基礎,一方面加緊完善信息化的軟硬件條件,另一方面積極尋求提升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使用水平和接受程度的新舉措。因此,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創新實施路徑如下:2.1整合信息技術,實現“自主、探究、合作”新型教與學方式學生需要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逐漸轉變為知識的主動獲取者。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為課堂的設計者、管理者、引導者和輔導者[3]。例如通過有效組織學生自學財會知識、演示流程操作、小組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意識。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使用現有的信息化教學工具,比如手機答題軟件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或者在各種移動終端上共享學生學習成果,比如憑證的制作和裝訂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成就感通過互聯網被傳遞和放大。總之,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基礎,配合以信息化手段的巧妙運用,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種新型的教與學方式。2.2推進教學環境建設,普及優質校園網絡和先進數字化教學裝備眾所周知,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關鍵環節之一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無論是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微課、亦或是慕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使用離不開完善的網絡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軟硬件配備。在網絡建設方面,高職院校應組建專門的網絡運行和維護部門,引入優質的網絡運營服務,定期維護網絡線路和相關設備,對于大面積斷網和網絡不暢問題能夠及時解決處理,以保障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對于教學裝備的配置,高職院校需加大資金投入,升級計算機及相關設備,逐步淘汰陳舊、老化嚴重的設備,使教學硬件全面升級。升級計算機設施設備最大問題是資金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以下途徑:其一,學校動用自己的資金,分批次逐漸更新落后的設備,實現升級換代;其二,借助校企合作的契機,借助企業的部分資金完成對計算機設備的升級換代[4]。在數字化教學軟硬件方面,積極引進優質的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裝備。以制作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例,現代網絡多媒體教室是一個教學資源采集、整合、傳播的交互式網絡教學環境,適用于高職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多媒體錄播系統操作簡單,可以非常智能地整個課堂教學情境多方位實時攝錄下來,生成有音頻和電子文檔的多路高清流媒體文件[5],并且能夠實現在網絡環境下自動上傳至資源管理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因此,會計信息管理專業應起到牽頭作用,主張學校的網絡基礎設施應為信息化的普及提供足夠的支持,同時提倡高效、先進的教學設備配置,為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更好地服務。2.3加大對師生的培訓力度,同時激勵師生共同參與信息化課堂設計在對教師培訓方面,會計信息管理專業信息化建設需要一支適應課程信息化改革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因此學校必須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培訓,如Moodle、Blackboard等知名教學平臺的開發與使用、在線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微課的制作與應用等一系列的研修活動,讓會計信息管理專業教師能夠掌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思路;獨立完成在線開放課程、微課的開發,具備獨立設計與制作核心資源的能力;掌握信息技術在教學各環節的應用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學生方面,要提高學生對信息化的接受程度,方法是讓學生了解信息化課堂是如何設計出來的,所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會計信息管理專業可以向學校申請,開設一門有關“信息化教學工具使用”的選修課,主要講解幾款有關微課錄制和編輯軟件、思維導圖繪制軟件等。學生學習過后,引導其嘗試為本專業的某些課程設計課程小結,歸納重點難點,以及設計練習題等;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其在預習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新課程內容的講解視頻,課前播放給所有學生,供大家在課上進行探討,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如此一來,教學設計不單單是教師個人的事,教師與學生形成一個教學團隊,都想方設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教學效果達到最佳。這樣做既提升了師生雙方的信息化素養,實現了教學相長;又為學生提升綜合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3結語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指出,未來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6]。會計信息管理專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如何將“互聯網+”下的先進技術手段與會計信息管理課程的教學深度融合。對于該專業的師生來說,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變革過程,只有在教與學的實踐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創新,才能探索出一條可以切實提高會計信息管理專業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袁雪飛.基于“崗課證賽融合”融合的高職會計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重構[J].會計教育,2017,3(5):120-122.

[2]常培文.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Moodle教學平臺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18(4):41-45.

[3]邵秀英,劉敏昆.淺談混合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國教育信息細化,2015(22):70-73.

作者:崔源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嘿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国| 疯狂七十二小时打扑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被公连续侵犯中文字幕| 好色先生tv网站|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 很黄很色的女同性互慰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黑人系列合集h| 怡红院亚洲色图|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香港全黄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性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大学生美女毛片免费视频| 九九热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爽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色哟哟网站| 太大了轻点丝袜阿受不了| 久草福利资源站| 直播视频区国产|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a一级爱做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