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略說對口腔的頜面外傷看護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臨床資料
我院收治口腔頜面外傷患者203例,其中男123例,女80例;年齡1~65歲,中位年齡39.5歲。損傷部位以唇部為最多,共131例;頰部損傷共52例;其余為頸部、顳部、眶下區及腮腺共20例。損傷原因以交通事故為最多,共109例;跌傷48例;火器傷21例;刀砍傷14例;咬傷11例。對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及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
2不利心理因素分析
2.1患者的消極思想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口腔頜面部外傷后如處理不當易造成容貌的破壞甚至損毀,將直接影響患者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2)對未來恢復前景不明確,對未來擔心、焦慮,較易產生毀容、生活不能自理的恐懼心理。
2.2其他因素
(1)患者由于交通事故等突發狀況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療,產生較大的消極情緒,對治療及療效極為不利;
(2)家庭經濟因素、陪護質量、醫患關系等因素也會導致患者的緊張情緒進一步加深,使其產生焦慮、煩躁等心理。
3心理護理措施
3.1健康指導
(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通過熱情、誠懇的態度與之接觸,通過溫和的多次談話,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耐心地為其介紹醫院的各項情況,主動與患者接觸,幫助其改善住院環境,如病房內添加鮮花、窗口朝向花園等,同時使用嫻熟的操作手法贏得患者的信任,初步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
(2)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據臨床經驗,結合患者個體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好詳細周密的護理計劃,做好護理記錄。同時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成功病例等,宣教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手術所能達到的預期效果,使患者對手術前后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和充分的認識。
(3)讓患者知道為其治療的醫師醫術精湛,醫療水平高,護理人員謹慎負責,醫師護士沉穩鎮定,技能嫻熟過硬,能準確、安全、迅速的完成各項操作,以消除其一方面想通過手術急于恢復面部外形,另一方面又因對手術缺乏了解而表現恐懼不安的情緒。
3.2人性關懷
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性格、受傷原因和家庭背景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如主動與其及家屬溝通、交流,生活中處處關心、愛護,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實際需求,盡力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護理時做到一絲不茍,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情況等,通過各種辦法讓患者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通過精神放松方法幫助患者減少憂慮,緩解緊張情緒。通過人文關懷和高質量的護理減緩患者身體的不適感,與此同時鼓勵其面對現實,增強其戰勝挫折的信心與勇氣。對于飲食困難者,建議采取多餐制,給予患者營養豐富的高蛋白質流質飲食,有效促進傷口愈合,減輕疼痛。對下頜骨缺損、口底黏膜損傷致不能吸吮及口外形成穿通傷的患者,建臨床合理用藥2013年7月第6卷第7期上ChinJofClinicalRationalDrugUse,July2013,Vol.6No.7A·167·議采用鼻飼法。
3.3語言疏導
護理過程中要求醫護人員做到:降低患者情緒波動大、煩躁、痛苦、抑郁等情況的發生率。同時從生活細節的各個方面著手,為患者提供舒心貼心的服務和陪護,提高患者的心理愈合程度,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周期。
作者:張艷 單位:河南省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