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會計專業智能財稅課程建設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會計專業智能財稅課程建設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會計專業智能財稅課程建設淺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步入“大智云物移”時代,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潮流驅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改革。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推進“1+X”智能財稅證書試點,實現書證融通、崗課證融通,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智能財稅;課程建設

0引言

“大智云物移”時代引領企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與質量水平上需相適應,2019年9月,“1+X”智能財稅證書作為第二批試點證書在部分高職院校開始推行。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對智能財稅人才的需求特征,智能財稅課程建設,校企合作培養智能財稅人才方面進行探討。

1智能財稅發展狀況

1.1企業財稅信息化建設需求強勁,財稅發展空間廣闊

1.1.1企業財稅信息化的發展階段當前,領先的財稅服務企業,借助財稅信息化工具提高客戶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客戶的經營管理水平與盈利能力。財稅智能化和綜合服務將成為企業財稅信息化的未來發展趨勢。1.1.2我國企業財稅信息化的市場狀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數量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底,全國實有市場主體12,339.50萬戶,其中企業3,858.30萬戶,個體工商戶8,261.00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20.10萬戶。我國市場主體數量眾多,財稅信息化市場廣闊,且未來潛力較大。

1.2智能財稅是財稅業發展趨勢

智能財稅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賦能財稅領域,以核算流程與管理行為智能化為業務基礎,以共享化、智能化、專業化為運行特征,以職能升級與管理創新為功能特征的現代財稅業態。相較于昂貴的人工成本,智能化設備的投入低于財稅工作人員,且其效率更高。以電子發票為基礎單元的“信息化+財稅”創新應用已經在企業財稅管理、社會誠信管理,提升經濟發展效能等方面顯現出重要作用。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在財稅領域中推廣應用,智能財稅將成為財稅行業的發展趨勢。

2智能財稅人才需求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智能財稅新業態催生新興崗位,新興崗位急需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2.1智能財稅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對會計崗位職能重新定位,會計人員應具備基本業務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溝通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會計、稅務、審計等領域,財務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將不可避免地被機器替代,僅掌握傳統的財稅軟件以及會計電算化應用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趨勢。

2.2目前財務隊伍嚴重斷層,智能財稅人才需求缺口

大根據2019年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信息調查中心關于財務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調查結果顯示:最容易被財務機器人替代的兩項工作是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其人數占比最多。因此,財務人員轉型迫在眉睫;有些管理型崗位在一定時期內都將是緊缺需求。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全國專業從事財稅工作人員有2000多萬人,但能適應智能財稅新業態的人才缺口巨大。初步測算,全國智能財稅人才缺口100萬人;此外,500多萬財稅人員需要進行在崗培訓,實現由傳統財稅向智能財稅的轉型升級。

3智能財稅課程建設現狀

3.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產業需求不一致

目前,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強調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能夠從事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下文簡稱“學院”)2019年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例進行分析研究,該專業學生職業面向如表2所示。數字經濟時代市場對會計人員的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擁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更應具備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綜合能力。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未能體現“大智云物移”時代會計行業發展趨勢,未體現以財務共享服務為起點,注重智能化、數字化的智能財稅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生職業面向以會計核算、稅務員、審計助理等傳統型會計工作崗位為主,不能滿足數字經濟背景下會計市場對復合型智能財稅人才的需求。

3.2課程體系設置不能滿足財稅相關崗位能力需要

從學院2019年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可知,該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經濟法、稅法、出納與實務等。實踐性教學項目包括:會計手工做賬實訓、會計基本技能實訓、會計軟件應用實訓等。(1)現有課程體系設置更偏向傳統型會計人才培養。財稅課程沿用財務類與稅法傳統教材,沒有開設智能財稅相關課程,且能體現數字化、智能化應用的課程內容少,教學學時比例低。(2)現有專業課程內容相對獨立。會計核算、稅法與財務管理課程之間缺乏關聯融合,課程結構不合理,教學內容滯后,重核算技能,輕復合型管理能力培養。(3)現行課程實施方式落后。目前,授課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傳統的“基礎手工操作+電算化憑證錄入”的操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財稅信息化時代智能財稅新業態的要求。

3.3教師的知識體系和實踐能力不能適應智能財稅人才培養需要

目前,多數會計專業教師的知識體系和實踐能力與信息化發展不同步,智能財稅方面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經驗不足,教學場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和知識應用場景(學生實習與就業)存在短板,不能適應智能財稅人才培養需要。

3.4實踐教學體系不能滿足智能財稅新業態人才培養要求

實踐體系是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是高職教育中的關鍵部分。(1)會計電算化、Excel財務軟件應用及納稅申報實訓是獨立業務模塊操作,業務發生、開具發票程序、業務核算、納稅申報程序未整體銜接,無法適應數字化時代業財融合發展需要。(2)實訓內容、實訓方法與手段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大數據”和“智能財務”發展要求,不利于智能財稅新業態會計人才的培養。(3)校企合作不深入,實訓基地與實訓平臺建設不完善。學校實訓目標與市場需求導向存在一定的失真和滯后現象,造成學生畢業后不能適應智能財稅人才市場發展需要。綜上所述,當前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能適應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趨勢,不能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智能財稅技能人才市場需要。

4智能財稅課程建設

4.1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合理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給會計行業帶來的新挑戰,高職院校應主動適應行業發展趨勢,以“1+X”智能財稅證書試點工作為抓手,主動與行業龍頭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并適時動態調整,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智能財稅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會計智能化新技術、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培養目標由過去側重培養從事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工作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調整為培養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需求、面向智能財稅等新業態崗位群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根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合理構建課程體系,對現有專業課程進行加、減、整合。對經濟法與稅法,中級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會計軟件應用實訓與會計電算化等課程或教學內容進行刪減、整合與更新。結合財稅智能化應用增加智能財稅等相關課程及實訓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字化處理能力。增加有關業財融合的課程或內容,助力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拓展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

4.2積極推進“1+X”

智能財稅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實現課證融通,深化“三教”改革《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強調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立足于“1+X”職業教育制度設計這一根本,著力圍繞數字經濟時代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和學習者就業能力提升,以中聯教育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典型平臺、典型業態為背景,以學習者為中心,開展“書證”融合、課證融合、場景融合、教培融合、產教融合,并服務于會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推進“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課程改革是核心,組織開發《智能財稅》課程標準和教案,使課程教學標準與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合,實現專業知識、能力與素養同產業、職業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服務過程對接。組織會計教師參加合作企業開設的“1+X”智能財稅培訓學習,補充新知識和新技能,提升財稅智能化教學質量。校企合作編寫智能財稅課程教材,使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銜接融通,與職業崗位職能要求融通。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在“1+X”智能財稅課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

4.3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在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指引下,高職院校與行業龍頭加強校企合作,資源共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利用智能財稅共享服務平臺開展財稅業務綜合實訓,對接智能財稅技能等級標準,精準對接數字經濟背景下新業態、新技能及緊缺崗位,共同促進新型智能財稅人才培養模式推廣,提升學生技能和素養,提升學生就業質量,助力中國經濟產業升級。

4.4改進學生考核評價方法

加強考核評價的過程化和多樣化,構建校企聯合的評價方式,利用以證代考、以賽代考的方式,通過參加考證和比賽的手段對學生的考核成績進行評價,強化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全過程管理與考核評價,提高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對智能財稅等級標準、教材、培訓考核評價平臺、考核大綱等培訓資源一體化開發,把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通過率納入考核體系。健全知識、技能、素養多方位,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及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5結語

“大智云物移”背景下,財稅新業態對智能財稅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按照職業教育“五個對接”要求,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以“1+X”智能財稅證書試點為切入點,探索教育需求與產業需求結合、學校育人與企業育人銜接路徑,實現智能財稅崗位職能、課程教學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通,為“1+X”智能財稅證書推廣積累經驗。

作者:盧紅衛 單位: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23页|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女仆被扒内裤打屁股动态图| 你好老叔电影观看免费|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污污网站免费入口链接|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日本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女人自慰AA大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91av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久久久99久久久国产自输拍|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