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下公司戰略成本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使企業競爭愈發激烈,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是制約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戰略管理與成本控制恰恰是企業在提高核心競爭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重點。與此同時,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世界經濟發展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逐步轉向“綠色發展”模式。以A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戰略成本管理進行分析,以期朝著高效益與高質量、低消耗和低污染的方向發展,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綠色經濟;戰略定位;價值鏈
一、引言
現如今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飼料工業生產國。飼料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融合加速,中軸作用突出,上下游聯動效應明顯。堅持質量第一、綠色發展,推進飼料工業發展變革。同時戰略管理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前景,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要素,而戰略成本管理又是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因此筆者選取A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從戰略層面對其戰略成本進行分析,強化企業的戰略定位,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二、研究現狀
1989年,DavidPearce首次提出“綠色經濟”這一概念,認為經濟發展應該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與此同時我國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綠色經濟的發展問題。張葉(2002)認為,綠色經濟是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在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過程中不損害環境和人的健康,并能獲得收益的經濟活動。侯純光、程鈺等(2017)認為科技創新是綠色化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能源結構效應、投入產出效應來促進綠色經濟效率的提升。KenneAhsimmonds(1981)首次提出戰略成本管理這一概念。夏寬云教授(2000)在桑克的理論基礎上拓展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對戰略定位、價值鏈分析和戰略成本動因作了詳細闡述,開始了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的探索歷程。我國學術界對戰略成本管理案例進行了大量探討和研究,研究的案例涉及各行各業,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對企業成本管理實施現狀進行剖析,然后找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最終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何蓉蓉(2015)對手機行業的小米公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基于桑克模式對該公司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后針對小米公司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三、A公司戰略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一)集團簡介
A公司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集團致力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經過近三十年的創業發展,已經形成了“品種改良、飼料營養、健康養殖、肉品加工、價值服務”五大產業發展格局,在全國擁有七十余家子公司。集團旗下的“唐人神”“駱駝”商標都是中國馳名商標,集團位列飼料、肉類行業十強,跨入中國制造業500強。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現狀分析
1.戰略定位分析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因此“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現階段社會的發展趨勢。同時傳統的成本理念以及成本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公司財務發展新的需求。因此,尋求新的戰略成本管理方式迫在眉睫。(1)A公司機會分析。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日益增大,市場需求日益旺盛也給農產品行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同時近年來我國積極推行現代化畜禽養殖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了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建設步伐。A公司始終堅持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生豬產業主營收入占比一半以上,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同時其研發技術領先,是國內飼料研發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2)A公司面臨的挑戰。我國生豬養殖以散養戶為主的特征,生豬行業養殖效率低,規模化程度較低,以致于我國平均養殖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受天氣、市場經濟供求關系的變化、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原料供應不足或價格持續上漲均對產品的生產成本帶來直接的影響。特別是非洲豬瘟在全國擴散,目前沒有有效疫苗控制,重大疫情將對公司的養殖產業產生較大壓力,增加防疫成本,影響公司的飼料銷量增長。(3)競爭優勢分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于形成了種豬繁育、飼料營養、生豬養殖、肉品屠宰加工的生豬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生產研發技術體系、先進高效的生豬養殖管理模式,以及較高知名度的肉品品牌。公司根據成本、效率、環保、團隊等條件綜合考慮,完善了“1+3”自繁自養養豬模式,風險相對可控。并且該公司確立了未來成為中國豬料大王的戰略目標,制定了在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同時,迅速建立起低成本競爭優勢的發展戰略。(4)競爭劣勢分析。在我國,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使得行業整體養殖效率低下,生豬養殖以散養戶為主,規模化程度低。導致養殖成本居高不。同時產能利用率低。整個集團飼料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致使其低成本的優勢沒有通過產能發揮出來。市場占有率不高。公司近幾年的發展,靠的是公司數量的快速擴張,在局部區域并沒有取得與大公司相稱的市場地位。
2.價值鏈分析
隨著經營環境越發錯綜復雜,A公司目前的成本管理系統已無法滿足其高效成本管理的需求,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規模較小;缺少一致的數據口徑及完善的流程;各系統之間的相關性和數據共享程度較低;數據傳輸效率較低,管理層難以獲取信息;數據挖掘深入性較低。所以,A公司的成本管理創新模式勢在必行。在我國,生豬全產業鏈條協調發展仍不夠成熟,多數大型企業基本能夠做到上游產業鏈協調發展,以A公司為代表的部分企業僅僅只能做到概念上的全產業鏈模式。A公司產業鏈布局屬于傳統的生豬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中,最上游是育種和養殖,并且它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產品附加值高的同時也有很大的風險所在;產業鏈的下游是屠宰加工和消費,附加值相對較低。
四、戰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戰略定位及成本動因角度
基于前文分析,A公司實行成本領先戰略,在采購、生產、儲運、銷售以及日常管理過程中,利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多方位的成本精細化管理,簡化業務流程,通過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高效的團隊管理來降低產品單位成本。與此同時,致力于施行“1+5”成本管理理念。以營銷投入為主,以顧客為中心,在工業化養豬理念基礎上創新出來的一種新模式,1+5養殖模式結合智能養豬管理系統,使得出欄率增加,成本費用管理效率提升、單位成本降低,發揮A企業的低成本優勢。A公司銷售主要集中在飼料板塊,但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內,飼料行業企業數量由一萬兩千多家下降為六千多家,淘汰了50%,意味著飼料行業競爭進入“紅海”時代。“好產品、價不貴、服務好”是集團近兩年升級的經營新理念,集團獨創的“1+5”成本管理理念將為集團完成連續三年增長30%的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成本支持。
(二)價值鏈角度
面對A公司對精細化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緊迫需求,公司必須加快成本管理創新,打破現有成本管理理念方式。A公司在此需求下,結合自身企業特性,創建成本管理大數據平臺,分別是:數據應用層、企業數據庫層、企業標準層以及系統平臺層。同時,銷售費用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占比較大,對銷售費用的管控也是企業在競爭中必須關注的環節。因此以網路平臺為基礎,通過線上商城進行銷售的模式,縮短了銷售環節,在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也減少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由傳統的生豬產業鏈向現代化生豬產業鏈轉型,形成產業鏈系統拉動效應。采取橫向一體化的戰略,通過投資并購和建立戰略聯盟,提升市場份額及核心競爭力。集團實施分線經營,走專業化基礎上的規模之路,與多所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引進外資提升研發能力和物流網絡建設能力,在湖南省形成產業鏈一體化規模優勢。
五、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后的效果評價
(一)大數據平臺促進成本管理
A公司目前形成了以飼料、養殖、肉品深加工三大產業為支柱的生豬全產業鏈完整布局,最終打造出了全產業鏈快速發展的競爭發展模式。通過改變原有的養豬模式,快速增加生豬養殖規模,為做強生豬全產業鏈打下堅實基礎。2019年上半年,公司銷售生豬50.85萬頭,同比增長60.9%,業務取得快速發展。同時,公司加大飼料研發力度,充分利用發酵飼料技術,降低飼料成本。“1+5”模式養豬效率是傳統養豬場的3倍以上。由于農牧行業是微利行業,近年來為了節約成本,A公司在機制與管理方面不斷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生產各環節成本進行嚴格管控。開發了智慧豬場計算機管理系統,對成本進行精細的管理,企業的成本管理大數據平臺助力了綠色養殖,使得成本測算更加精準,隨著持續推進管理制度與業務流程的優化與再造,加大內部整合,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費用。企業的成本管理大數據平臺提升成本管理至戰略層次,不僅對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產生影響,也增強了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企業“1+5”模式等策略得到了其特有的成本優勢。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了對成本的管理。與此同時,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
(二)綠色經濟促進產業鏈發展
公司建立了肥料處理基地,實現了污染零排放,通過有機肥獲取經濟增加值,有效解決養殖的環保風險。封閉儲運降低污染風險。散裝飼料運輸車在裝卸及運輸過程中全程采用密封設備,防止飼料與外界接觸,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污染。肉品盈利能力不斷改善,產業鏈優勢明顯。學習借鑒優秀商業模式,不斷提升肉品產業的競爭力,夯實“飼料—養豬—肉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2019年上半年,公司肉品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4,971.18萬元,同比增長99.57%;實現毛利5,196.86萬元,同比增長45.55%。散裝運輸降低包裝成本。另外,現今飼料包材大多以塑料為主,塑料在生產過程中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采用散裝運輸免除了飼料包材的使用,也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
六、結語
綠色經濟發展理念下的戰略成本管理指導公司注重環保的投入與治理,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發展,A公司打造了現代化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二十余年生豬全產業鏈經營,持續變革創新迎來了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保持高速的收入增長及利潤增長。深化產業鏈改革,實現了由傳統的生豬產業鏈到現代化生豬產業鏈的變革。
參考文獻:
[1]何蓉蓉.小米公司戰略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5.
[2]李艷佳.煤炭企業的綠色轉型現狀分析———以甘肅省華亭煤業公司為例[J].經貿實踐,2016(8):21-22.
[3]吳丹丹.戰略成本管理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
[4]周園園,劉樹青.戰略成本管理框架下作業成本法應用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8(2):90-91.
作者:左冬雪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