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電腦美術教學改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電腦美術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電腦美術教學改革

摘要:針對“電腦美術”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以“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引導學習素材數據庫,引入服裝企業設計實踐環節,補充項目式教學成果評價以革新微課教學目標;在教學改革中,通過拓展教學微視頻、綜合利用多種設計軟件、構建多位一體的微課教學形式等手段來實現“電腦美術”微課教學內容建設。

關鍵詞:電腦美術;微課;服裝設計;教學改革

1“電腦美術”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開辦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高校設置“電腦美術”課程目的有三:其一,使學生系統地獲得電腦繪圖在服裝領域應用與發展的概況,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常用的設計方法;其二,使學生了解Adobe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CorelDraw等操作軟件系統的組成、基本原理,及相關硬件設備的基本性能;其三,使學生較為熟練地掌握圖形設計能力,能應用服裝相關繪圖軟件,快速準確地進行系列服裝款式圖、效果圖設計操作,并為后期操作服裝CAD課程中制版軟件及CLO3D等試衣軟件夯實基礎。由于差異化的教育層次、專業設置及辦學理念,各高校設置的服裝設計軟件實踐教學課程也各異。[1]本文僅以湖南工程學院“電腦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為研究樣本,以期在尊重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為“電腦美術”微課教學設計方法提供較合理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湖南工程學院“電腦美術”課程以“實踐周”(2周)的形式開展,該課程前、中、后3個教學階段均存在不同問題。

1.1實踐課程前缺乏主觀能動性

在課程開展前,學生除完成教師強調課程中使用的硬件(計算機設備)與軟件(Adobe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CorelDraw)配置之外,很少主動預習服裝設計流行趨勢與繪圖軟件的基礎操作方法。主要原因:1)“電腦美術”課程安排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生二年級上學期授課。此前,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服飾圖案設計等前期先修基礎課程均以手繪表現形式為主,部分學生課前從未接觸過設計軟件,基礎較差。2)部分學生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即使教師提供預習資料至共享群組,也很少主動下載、學習。

1.2實踐課程中缺乏師生即時互動平臺

在實踐課程中,教師只能針對單個繪圖軟件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進行演示,無法在教學之初就綜合操作多種繪圖軟件進行完整的服裝設計提案示范(色彩、款式、面料、廓形趨勢,效果圖、款式圖繪制),短時間內要求學生掌握各種軟件的靈活操作、無縫切換、配合互補,不符合學習客觀規律。盡管通過部分教學設備可實時監控學生在電腦上的操作情況,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不足,但課內時間有限,教師只能針對多數學生的共性疑問進行即時反饋與解答,部分學生的特殊問題反饋不及時,也不會記錄問題在課后積極向教師主動求教,長此以往,養成了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影響了學習效率。

1.3實踐課程后缺乏持續訓練

課程結束后,很少有學生能堅持服裝設計軟件的深入練習,也不能進一步參加行業、學科設計競賽以檢驗學習效果。僅以課內綜合操作實踐能力的考查和實踐學習報告撰寫的水平,作為“電腦美術”課程的考核標準,并不能真實、客觀、全面地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服裝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較多,在實踐環節中學生尤其容易抄襲、造假。[2]尤其是當傳統實踐課程中學生學習內容完全一致、教師演示內容程式化、設計練習作品同質化時,更可能出現互相抄襲、拷貝作業后稍作修改,蒙混考核的舞弊現象。

2“電腦美術”微課教學改革措施

“電腦美術”微課教學改革更應緊扣數字化改造,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提升個性化互動教學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微課教學的微型化、快速化、碎片化特征對于“電腦美術”課程中軟件操作技能訓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化微課教學改革不僅能夠搭建起個性化教學資源平臺,進而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交流,并且能使主動學習者之間即時同步交流、互助,實現專業技能的提升。立足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特點,針對“電腦美術”課程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系統化微課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1“電腦美術”微課教學改革目標

1)建設引導式學習素材資料庫,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教學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4]課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其感興趣的設計師品牌或者服飾風格為基礎,收集、整理國際四大時裝周中的面料、色彩、廓形、結構等細節材料,并進一步整合,形成“電腦美術”課程教學素材。在保證專業課程延續性的前提下,制作教學微視頻。視頻內容不是對教學內容的重復,而是將YouTube媒體平臺中引導性、介紹性的時裝及流行趨勢視頻進行剪輯,制作成時長為10~15分鐘的系列短視頻。從初學者的視角出發,遵循服裝與服飾設計流程預覽為視頻組織邏輯,通過廣泛接觸世界范圍內的新穎設計思潮、靈感,以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時尚審美,完成課程前的興趣激發和學習素材準備。2)知行合一,在微課內容中引入服裝企業設計實踐環節。“電腦美術”是服裝設計專業基礎實踐課程,服務于服裝企業生產活動,因此,其教學內容應緊扣生產實踐的現實需求。學校與湖南東方時裝有限公司、湖南莎麗襪業有限公司、蘇州衫飛絲舞婚紗禮服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協同創新平臺。“電腦美術”課程中部分服飾品色彩、花型、款式設計操作步驟的短視頻(錄屏)即是由合作企業的設計研發部門提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并掌握設計知識,并對其在生產實踐環節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有了初步認識。3)以項目式教學所取得的成果評價補充改革課程考核形式。“電腦美術”課程教學強調專業基礎與設計應用,故而教學效果的評估和考核不應僅限于線下課堂中的訓練。在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設計作品參加服裝行業競賽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實踐項目。自2015年課程改革以來,成果產出頗豐,學生項目作品獲得針織、色織產品設計比賽金獎1項、花型圖案設計競賽金獎1項,優秀獎30余項。并成功申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其中4項與紡織品花型設計、民族服飾圖案設計直接相關。

2.2“電腦美術”微課教學模塊改革內容

微課教學的實質是課程本身,其內容的重要性不僅是內容本身,更是對內容的優化組織,即結構化。[5]“電腦美術”微課改革目的不是參與微課教學比賽,而是課程組內的教師團隊協作開發,針對課程內各教學模塊進行調研、設計、改革與實踐的過程。1)教學微視頻的內容革新。從講解服裝設計軟件的核心工具、命令與功能開始,從提升服裝款式設計技能的角度出發,層層深入,以串聯零散知識點的微視頻的形式講解了服裝款式設計的構思、整體與局部設計及分類設計(表1)。服裝款式設計追求時效性、潮流化,因此,從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流行趨勢網站(Vogue.co.uk)、設計靈感網站(Pinterest)、服裝設計交流平臺(穿針引線論壇)采集即時更新的設計素材和視頻資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思維能力幫助很大。針對藝術生語言能力較弱,學習國外微視頻內容難以融會貫通的問題。一方面通過教師的課堂操作演示加強學習,另一方面利用手機端、PC端的即時翻譯軟件實現微視頻內嵌英文字幕同步翻譯,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2)綜合利用多種設計軟件。服裝與服飾設計需多種設計軟件配合使用以繪制款式圖、效果圖、針織花型、服飾圖案等。例如針織物設計的開展需要綜合運用紗線優選、色彩運用與搭配、圖案設計、織物組織結構等要素。[6]諸要素均需要多種設計軟件配合操作,方能實現具有獨特視覺效果的針織面料產品開發。因為湖南工程學院對教學大綱進行調整,服裝設計軟件操作實踐課程的課時(電腦美術2周、數碼時裝畫24課時)被壓縮(新編教學大綱中數碼時裝畫課程被取消),相關教學內容被并入“時裝畫2”(手繪)課程中,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交流服裝設計軟件的機會正在逐漸減少。故而,建設適于學生在課堂外自學并及時反饋信息的共享微課資源成了迫在眉睫的教學問題。“電腦美術”課程組教師成員分工協作,完成部分設計軟件的錄屏微視頻的剪輯、后期制作與校內上傳,并利用即時通訊平臺對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二維服裝款式圖設計教學軟件主要為AdobeIllustrator和CorelDraw,服裝效果圖繪制則傾向于使用AdobePhotoshop。“電腦美術”作為“服裝CAD”課程的先修課程,在三維試衣軟件教學方面也引入了相關微課教程:CLO3D虛擬試衣軟件微課視頻和課堂教師實踐操作演示,利用CLO3D設計虛擬模特、服裝、附件等,可以在固定版型、縫紉版片的前提下迅速預覽不同織物、配件、縫紉工藝的三維服裝效果,細至可調整縫紉線張力、拉鏈的重量來查看服裝松量變化和織物的懸垂度變化。更為可喜的是,在接觸三維虛擬試衣軟件的過程中,部分同學激發了對三維織物建模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深入學習MarvelousDesigner(MD)、3DSMAX、Rhino3D等軟件為虛擬電腦游戲(CG)人物服飾設計奠定了基礎。多種設計軟件綜合利用的教學嘗試使得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與游戲產業產生了跨界合作的可能,除滿足動畫、游戲行業虛擬服裝設計的需求,也進一步拓寬了畢業生就業的方向。3)多位一體的微課教學方式。盡管“電腦美術”微課建設時間較短,但是通過課程組教師們的協同合作,針對湖南工程學院該課程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種種疑難問題做出了有益的思考,并且利用高校教學資源、校企協同合作、關聯課程組教師有機結合的多位一體微課教學方式,促進了“電腦美術”微課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知識的路徑、教學信息反饋的形式的革新。綜觀服裝設計實踐教學微課建設的研究,設計軟件操作類課程往往存在先修-輔修、基礎-延伸的邏輯關系,教師教授知識的方式多為單純的服裝設計演示類教學模式,如果不能打通系列課程的教學方式,僅僅將緊密聯系的“課程鏈”、“課程團”中的單一課程抽離,使其脫離整體教學環境,孤立地、片面地、斷裂地進行所謂的互動式“微課”教學方式改革,這種“改革”也無法取得切實、可持續的教學實效,因此,多位一體的“電腦美術”微課教學方式不應局限于單個課程體系內的“互聯網+”變革,值得探究的重點是如何串點成線、聚沙成塔,使微課教學常態化地覆蓋服裝學科內所有適于采用線上互動教學形式的課程。

3結語

目前,筆者執教的“電腦美術”課程微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互聯網信息瞬息萬變,只有在持續不斷的教研、教改過程中立足教學環境及實際教學需求,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融會貫通國內外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創建立體化微課教學模塊,創建平等、穩定、高效的實踐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服裝企業設計實踐環節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并于服裝行業競賽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實踐項目中檢驗學習成果,從而實現“重基礎、擅應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夏添,陳曉玲,彭迪.電腦美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紡織科技進展,2015(6):62-64.

[2]郭虹,遲曉麗,彭迪.服裝專業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南工程學院為例[J].紡織服裝教育,2018(1).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EB/OL].(2012-03-13).[2018-05-23].

[4]左秀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研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3):93-96.

[5]眾告.慕課與微課[J].開放教育研究,2017,23(3).

[6]趙洋洋,薛元,高衛東,等.數碼花色紗構造針織毛衫的花型設計與應用[J].服裝學報,2017,2(06):478-482

作者:夏添 皮珊珊 單位:.湖南工程學院 江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中国女人内谢69xxx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日本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6080夜福利| 欧美一级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野花官网高清在线观看视频5|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总裁舌头伸进花唇裂缝中|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尤物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东北壮汉gayxxxvideo|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 啪啪免费小视频| free性熟女妓女tube| 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日韩麻豆一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色费女人18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