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鑒賞與藝術評判的異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孫立新 單位:江南大學
美術作品作為藝術家借以表達心中情感的藝術作品,反映了一個時期的社會思潮和審美文化特征,具有濃重的歷史意義和可取的藝術價值。由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心路歷程和感情因子,在欣賞一部美術作品時會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因此從同一美術作品中所能體悟到的感情因素也不盡相同。而不同時期的藝術評論家對于美術作品的評價標準存在著差異,使得美術作品在不同時期體現出不一樣的藝術價值,使得不同批評家對于同一美術作品的評判也同樣存在差異性,因而美術作品的藝術評判也變得復雜化。
一、藝術評判的定義
藝術評判即藝術批評,是在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運用一定的理性思維對藝術作品的創作、藝術風格、藝術流派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在一定的批評標準下,作出理性的判斷。藝術評判是在一定的立場上對藝術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深層含義、文化韻味的探究,將作品中體現的各種因素提取出來,結合作品創作的年代、歷史背景、藝術家的生活環境、文化意識潮流等進行綜合性分析,而得到的藝術價值得失的評判以及作品對社會藝術形式和規律的影響力的判定。藝術評判的發展在于批評家對于藝術的貢獻,目前的批評家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官方性批評家,在藝術評判中具有權威性、主流型的發言;二是集中在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機構的批評家;三是處于官方體制和研究機構之外的批評家,或者可以稱為獨立的批評人;四是在藝術相關機構(如藝術網、雜志、畫廊等)進行藝術評判的批評家。由于批評家所處的工作環境和自身的專業程度不同,在參與藝術評判的過程中,往往因為自身的立場和評判標準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二、美術欣賞的定義
美術欣賞是人們在對美術作品進行觀賞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和領略而產生的一種喜歡的過程,它體現的是人們復雜的精神變化活動,是對美術作品美的贊賞和肯定。美術欣賞對于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情操有很大的幫助,并且還能幫助人們開闊視野、擴充知識。美術欣賞在美術活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美術家在創作自己的美術作品時,需要通過對各類美術作品的欣賞和當時藝術發展潮流來定位自己作品的藝術形式和藝術價值,并通過不斷欣賞的過程來淘汰不滿意的作品,從而精煉出具有真正價值的美術新創作。而當美術作品創作完成之后,人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是對美術價值的肯定,也就是說,美術創作是產生美術價值的創新活動,是進行美術欣賞的前提。同時,人們對美術的欣賞評論反作用于美術創作,使其不斷改進,不斷地滲入深層次的美術意蘊。
三、藝術評判與美術欣賞的異同
(一)共通之處
1.藝術評判以美術欣賞為基礎
藝術評判的過程是建立在美術欣賞之上,通過對一部美術作品欣賞之后,深入地分析其內在含義而判斷其藝術價值。也就是說,藝術評判必須建立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之上,否則藝術評判就如空中花園一般,沒有堅實的藝術作品作支撐,便不具有時代性價值,其評判結果也可能被列為“謬論”之列。而藝術評判按照一定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來分析作品的美丑從而正確地指導美術創作,并對美術欣賞形成一定的指導。
2.二者都是實現藝術品現實價值的基礎
美術欣賞在美術作品實現現實價值上具有一定的意義。如果在一個時期,一部美術作品被藝術家創作出來之后,沒有人能欣賞其中的藝術底蘊和審美價值,這部美術作品的現實價值便無法實現。而藝術評判可以讓批評家對作品的藝術價值進行科學的判定,并對美術作品產生的思想潮流和審美規律進行肯定或否定,從而決定藝術作品的現實價值。
3.發展根源相同
隨著現代藝術流派的多樣化以及人們對藝術觀念的改變給藝術批判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其寫實、夸張、抽象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完全脫離了古典的藝術流派。再加上美學和心理學的共同作用,使得某些夸張的藝術作品備受藝術家的推崇和喜愛,進而形成了美術欣賞和藝術評判產生暫時脫節的現象。原先的美術評判標準已經不適合現代藝術流派的藝術價值的評定,因而,藝術評判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步改進和新增,以跟上藝術形式的流行和進步。而美術創作的改變直接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效果,使得人們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上逐步產生新的想法和觀念,從而發現新的文化底蘊、建立新的審美體系,使得美術欣賞在觀念上與美術創作共同發展。
(二)相異之處
1.角度和切入點不同
美術欣賞是站在觀賞者主觀意識角度,對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審美、文化底蘊等各方面的欣賞和鑒別,其出發點是對美術作品的肯定。美術欣賞者先從視覺上感覺到美術作品的美之所在,因為這種美使人們產生精神上的滿足和震撼,進而推崇美術作品。美術欣賞是一個心理活動過程,表現在觀賞、體驗和領悟的心理變化;美術欣賞的切入點主要是喚起欣賞者的欣賞欲望,進而引發欣賞者主動對美術作品進行審美,達到其心靈上對作品藝術意象底蘊、意象結構和情感的深層感悟,從而實現人格上的升華和對人生價值的徹底領悟。美術欣賞就是欣賞者對作品的審美感知而產生感性思維。而藝術評判則是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闡釋和評判過程,是建立在理性和科學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所體現的各種藝術現象的理性分析和科學評判,具有一定思想立場和美學體系作為評定的基礎。意識評判的切入點是作品的藝術價值,主張的是藝術價值的創造。藝術評判主要包括社會歷史批評、心理學批評、文本批評、接受批評四個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它與美術欣賞的歷史性是相悖的,批評的是美術欣賞的歷史性“惰性意識”。
2.標準不一
藝術評判的標準是建立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之上,形成的衡量美術思想和藝術價值的標尺,存在著一套標準的批評體系。批評標準的建立是通過當時的社會思想潮流和美學意識而形成的,與當時社會藝術群體的審美趣味和藝術發展形勢需要相符合,隨著社會對審美觀念的改變、歷史條件的變化以及藝術發展的變化,批評標準順應時代而發生變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時代變化性。藝術評判的標準主要體現在審美原則和藝術價值原則上。審美原則是對作品中的情感特色、意象特征進行評判,以體現作品美的存在點。情感特色評判是指超越了現有的情感意識,將愛情、激情、悲情以及理性感、個性感等多種情感相互融合而達到的平衡程度;意象特征評判主要體現在作品體現的藝術形象的真實性和虛幻性、邏輯性,卻超越常有邏輯的意象分析,對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意象的推崇和判定。藝術價值原則是對作品在當前社會潮流造成的影響以及對藝術未來發展趨勢的能動性的評判。而美術欣賞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是根據欣賞者的主觀意識所產生的美的感官效果。由于不同人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不同、性格特征各異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等因素,其欣賞水平也各異,因此美術欣賞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而是隨著人們的意識不斷變化的。美術欣賞雖然也涉及審美、意象、價值等,但是美術欣賞的范疇更為廣泛,它是一個認知、感悟、接受的精神變化過程。
3.作用不同
藝術評判的作用在于改變欣賞者原有的意識形態,從而影響藝術的發展流向。由于各個民族文化、人們的審美意向不同以及各民族獨具特色的語言韻味,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欣賞群體,這些欣賞群體在各自的潛意識中形成了既定的審美意識、藝術觀念等,直接影響著欣賞群體對藝術的理解和闡釋。而藝術評判的存在便是為了改變這種“惰性意識”存在的審美觀,它主張的是觀賞者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發現藝術的創新點和新的藝術價值,從而讓人們在藝術創作上進行突破,促進藝術的發展。
而美術欣賞的作用在于認識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從美術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美感、時代感、節奏感等多種思想感觸,來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見識,在培養藝術鑒賞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美術欣賞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局限于欣賞者的“前意識”,也就是說停留在前人對藝術進行的賞析和評斷而排斥新的觀點和見解。最為典型的是當某人想要創新一個新的流派,在最初的時候,由于人們的審美意識形態停留在原有的審美標準上,對新概念處于完全陌生和迷茫的狀態而忽視它的存在,在經過長時間的流變和積累后,人們才會認可,才會逐步去欣賞新流派中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文化底蘊。
因而,美術欣賞是以歷史的眼光去尋求美術作品的個性特色的,它基于欣賞者的“前意識”而形成的藝術欣賞觀念很難得到突破,當人們懂得用新的觀念去認識欣賞美術時,藝術批評家已經先于美術欣賞者而作出了理性的評判。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評判是建立在美術創作活動和美術欣賞基礎之上的,批評家通過對美術欣賞的結果進行理性和科學的分析,對美術作品進行當前價值和未來價值的判定。藝術家再通過對批評家所提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角度進行自我完善和進步,而實現藝術創作上的創新。二者的相互促進、相互反饋的作用,促進了藝術評判標準的不斷改革和藝術的持續創新發展。但是,人們還需要對藝術評判和美術欣賞進行質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