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中小城商行內部審計的現狀
(一)內部審計機制不健全
目前,中小城商行基本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在董事會層面設立了審計委員會,負責對銀行經營管理活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但是實際操作中負責具體工作的人員,仍是經營層下設內部審計部門的人員,審計項目的確定也往往取決于經營層,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導致內部審計的職責和權限不對等,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仍然難以保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揮。
(二)內部審計技術落后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銀行業務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業務都要通過計算機完成,這種變化使得銀行內部控制部分環節前移向客戶端,對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形成了新的挑戰。目前,中小城商行的內部審計手段明顯落后,仍運用傳統的查憑證、翻賬簿、看報表的方式,取得審計資料,工作效率低,發現問題滯后,對問題的定性主觀性強,沒有專門的處理審計事務的系統軟件,無法與業務處理系統對接,內部審計仍停留在事后審計的階段。
(三)內部審計力量薄弱
目前,中小城商行片面追求資產規模和市場范圍的擴大,機構和網點數量不斷增加,為了提高服務能力,中小城商行傾向于為工作人員設置更大的業務權限,以滿足客戶辦理業務的需求,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人員可以接觸到現金和證券,并有權限進入客戶的賬戶,加大了內部控制的強度和難度。而中小城商行普遍存在著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的情況,導致審計監督不連續,審計面窄和間隔時間長,不能及時發現和揭露經營中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弱化了審計監督的作用。
(四)內部審計范圍有限
中小城商行內部審計工作仍停留在檢查會計憑證、報表等資料是否真實、完整,業務操作是否合規、合法的事后審計層面,缺乏對信貸資產質量、風險責任、經濟效益進行事前和動態的審計和監督,更缺乏對銀行內部管理結構、內部控制狀況、各崗位業務規范狀況等做出總體評價和建議,與銀行業務的日益創新,經營范圍的不斷拓展形成了鮮明對比,已經無法滿足商業銀行加強內部管理、嚴格自律、提高效益和防范風險的內在需要。
二、提高中小城商行內部審計有效性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組織架構
進一步建立健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的組織架構,撤銷經營層下設的內部審計部門,人員及職責均上收至審計委員會,由審計委員會全權負責經營活動的內部審計,分支機構的內部審計工作亦由審計委員會制定專人或專職部門負責,直接向審計委員會負責,審計委員會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在這種模式下,董事會可以通過審計委員會,直接掌握沒有任何粉飾的經營活動審計結果,確保了內部審計在相對獨立的職權下,有效開展審計工作,為決策層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二)擴大和充實內部審計范圍
加強對創新業務的審計,例如對金融衍生品、電子銀行產品等的審計,通過審計尋求防范金融風險和促進金融創新的平衡點。加強對混業經營業務的審計,將證券、保險、信托業務等逐漸納入商業銀行常規審計范圍。加強對經營活動的事前和事中審計,逐漸將內部審計范圍擴大到信貸資產質量、風險責任和經濟效益的事前和事中監督,建立能夠對內部管理結構、內部控制狀況及各崗位業務規范狀況等做出總體評價和建議的全流程內部審計。
(三)改進和創新審計方法
運用計算機系統對商業銀行的各種數據進行精確復核,既可以對會計報表與匯總報表進行全面復核,又可以從會計流水賬逐級核對至總賬,還可以將業務管理數據與會計報表數據進行復核。此外,同步建立審計數據庫,實施流程控制和動態跟蹤,并著手建立審計監督網絡,與外部審計或政府審計協同運作,實現審計信息共享。通過網絡對商業銀行進行實時監控和檢查,真正達到防范和控制風險、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作者:高瑛 單位:內蒙古銀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