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應用淺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性產業,農業生產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農用機械設備與農業技術的創新和改進一直以來都是農業生產所關注的重點,因此探究新型農業技術與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針對目前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機具應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用對策,并就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的推廣工作做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新型農業生產技術;新型農機具;應用;問題;對策
0引言
從目前看,我國經濟發展程度及水平與農業生產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上的創新,這樣農業技術和生產工具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對農業的持續發展而言,積極應用新型農業技術和農機具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但農機具和新型技術的應用仍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故而需要針對這些不利因素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為農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1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機具的應用問題
1.1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欠缺
在應用農業生產設備和新型技術時,所需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要求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必須達到深厚,同時對應用技巧和要點能夠進行有效掌握,進而達到預期應用效果。但因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中大部分為中老年人,缺乏專業的農業知識,在理解相關知識以及應用新技術方面比較困難,專業能力不夠深厚。除此之外,從目前看,我國基層地區中很多對農業生產隊伍的構成都是不合理的,隊伍成員之間的調動異常頻繁,以上現象對農業生產設備和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帶來了不利影響,由此可以看出農業生產從業人員缺乏專業能力已經成了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2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缺失
在應用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農具過程中,因必須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樣應用效果才能全面發揮出來,故而需要對農業實施進行積極建設。當前形勢下,我國農業生產仍然存在基礎設施缺失的問題,且表現出來的建設力度不夠強、設施管理意識相對薄弱、國家和政府未能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以至于無法建立出與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機具應用相配的平臺,由于缺乏配套的應用手段,使得應用達到預期效果就比較困難。除此之外,為了使農業技術得到更有效的應用,無論是國家,還是有關部門,都沒有忘記對相關政策的制定,但這些政策與農業技術的需求不能相契合,未專門針對農業設備和技術制訂保護措施,以至于阻礙了農業生產中新型農機具與農業技術功效的全面發揮。
1.3農業產業發展水平較低
從目前看,我國農業的產業范圍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具體表現在經營銷售、加工制作以及產品生產等環節上。所以,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首要突顯出的就是農業技術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只有確保在恰當的時機和環節上應用新型農業技術和農機具,才能發揮出農業技術的最大效用。但因為在很多新的農業生產領域,我國起步較晚,盡管為了這方面的發展,我國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支持,但從目前,這些領域和產業的發展速度仍然不明顯,以至于阻礙了農業生產中新型農機具與農業技術功效的全面發揮。
2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機具應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努力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不斷完善和優化農業生產隊伍結構,建設一支結構科學、層次合理的農業人才隊伍,將中青年作為隊伍的中堅力量,設立激勵機制,以調動從業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用可觀的薪資來留住人才,不斷提高隊伍中專業性、技能性人才的比例,從整體上來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另外,定期組織這些從業人員開展教育學習與培訓,從不同層次以及農業從業人員的年齡出發,設置出與之相對的綜合學習、培訓項目和專業,這樣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從而構建起科學的培訓模式,對培訓方式進行不斷的完善,使培訓呈現出多樣化,同時針對培訓,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從多個方面推動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的發揮出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效用。
2.2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首先,對于農業設施建設,國家和政府要應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針對經費籌集利用多個途徑開辟籌集渠道,充分利用起政府給予的幫助與扶持,以吸引企業進行產業投資,全力集中社會各方力量,以籌集足夠的經費來支持農業設施建設,以此推動設施建設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要重視起對基礎設施的管理,吸收科學且先進的管理理念,逐步完善與創新管理模式,針對農業設施,構建出新的管理體系,以保證農業設施建設的實效性、創新性、先進性和科學性,進而為農業生產中更好的應用新型技術和農機具提供有力保障。2.3逐漸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首先,針對農業生產技術,建立與之相配的應用基地。結合產業過程中薄弱領域的相關要求與特點,建設出適宜的應用基地,通過反復應用農業生產設備與新型農業技術,同時對應用方法做相應的改善,進而推動生產過程中薄弱領域生產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大規模和大范圍的拓展農業產業設計,可以積極主動地與大型農業集團在技術方面建立合作關系,為農機具與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給予足夠的人才以及物質保障,進而使農業的產業規模實現有效拓展,新農業技術和農機具應用也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2.4結合企業與研究機構開展宣傳工作
采取有效手段來推廣和普及新式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機械,讓農民對此有一定的了解。目前的農村已經比較富足了,家家都購置了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因此可以通過電視和網絡等渠道,將新型農業技術與農用機械在農民之間普及,只有讓農民對這些東西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他們才愿意主動地去使用這些東西。在改進和創新農業設備與技術的過程中,生產公司、研究部門以及高等院校應該聯合起來,以確保科學研究中的物品能夠落實到生產中去。另外,在應用和實際操作新式技術與農用機械時,要從農民自身的實際情況出來,盡量簡化新式農用機械的操作,以方便農民對新式農用機械的使用,進而真正感受到新式東西的魅力。
2.5健全農業基層推廣隊伍
為了更好的普及農用機械和新式設備,需要制造出良好的應用環境,從實際上看,普及新型農業技術設施其實就是對新式產品、新式器械、新式技術進行不斷地詢問、培育、示范和推敲,以此推動產業高效性的實現。一般情況下,負責下層農業技術普及的部門為慈善機關,該機關主要任務是對下層農產品做各個方面的服務,這其中涉及到了傳授下層農業怎樣使用新式成品、設施和技巧等的工作。因下層農業的處境比較困難,因此大部分專業人員不愿意從事下層農業工作,在加上下層機關所獲推廣資金較少,這種情況下的普及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故而農業推廣機關一定要加大人力資源培養力度,用有效的激勵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進來,高層農業推廣機關也應該給予下層機關一定的幫助和扶持,以確保下層機關能夠順利的開展推廣和普及工作。
3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推廣對策
3.1探索農技推廣新方式
相關人員在推廣農業技術時應將本地的農業特征作為基礎,以創新和改進技術,為新品種搭建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就成為推廣人員日后主要考察對象。圍繞著“村莊入境”這一主題建立項目,技術是項目建立的基礎,以促進普通農民、技術示范家庭、技術講師、專家等農業技術融入村莊,成為進入村莊的主要推廣模式,拉近農戶與農業技術之間的關系,推動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積極測試土壤,大力開展配方施肥以及實現高產的先進技術推廣與示范項目,加強對宣傳的重視,以便宣傳能夠順利進村入戶,通過“明文”發放等手段來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影響力的提高,進而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3.2結合產需
基層農戶實際生產需求與農技科研成果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開展調研工作,以了解和掌握基礎農戶真實的生產需求,再依照調研結果對新的農業技術和農機具進行研究,以保證農業生產技術適應基礎農戶的需求,進而增強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這樣我國新型農業技術才能更好的在基層農業中推廣和應用下去。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分析得知農業生產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一定要加強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特別要對新型農業生產技術與相關農用機械進行重點關注,針對目前新型農業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有效且合理的應對方法,從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出發,使其對新技術的作用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逐漸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農業技術更好的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同時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發展水平,由此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鑒.探析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J].時代農機,2019,46(03):33-34.
[2]鐘欽強.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應用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10):45.
[3]潘紅軍.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13):263,266.
[4]宋維毅.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7(12):10.
[5]徐石林.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J].時代農機,2017,44(05):9,11.
[6]唐祖述.新型農業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探討[J].南方農業,2016,10(10):76-77.
[7]王喜周,王忠堯.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2(26):141.
作者:牌榮霞 單位:濱州市農村科技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