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草魚養殖的病害防治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草魚是以水草、藻類及幼魚等為食的淡水魚品質。具有生長態勢優秀,養殖成本低廉,具有大規模的消費前景且市場價格平穩等諸多優良特性。因草魚養殖基數龐大,一旦有病蟲害發生就會導致草魚大規模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會打消養殖戶的積極性,不利于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追求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質食品原材料,因此,對人工養殖的草魚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導致草魚健康養殖技術成為當前熱點研究之一。
1草魚養殖技術分析
1.1魚苗選擇
對草魚的科學選擇是草魚養殖成功并獲利的關鍵。因此,在選擇魚苗時,應注意魚苗體表狀態,大小適中,同批魚苗不可異地選擇,同一魚塘應選擇單一品種進行放養,但同時應加入其他如可以凈化水質的鯽魚等,避免具有種間競爭的魚苗的加入影響草魚生長。還可以通過雜交育種等自主培育優良品種,或引進研究所通過生物工程得到的新魚苗進行試養殖。根據山東氣候條件,一般在春節前后放養較好。
1.2池塘選擇和水質條件要求
草魚的養殖對池塘及水質也有著一定要求。只有保證具有優良的生長環境,才能保證魚苗的健康生長。應根據相關養殖規定來選擇合適的養殖地點,避免浪費水資源或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不可估量的污染。草魚的養殖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要保證水源充足。在養殖過程中應該保證電力充沛,供電設施齊全。通常狀況下,要在8畝池塘的范圍內配一臺2kw功率的微孔增氧機和1臺自動投餌機。具備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以保證養殖成大魚后能夠立即運出銷售,提高草魚在售賣過程中的成活率。在挑選好魚池地理位置之后,要對魚池進行徹底的清整和消毒。魚塘環境的把控一般做到四點:①保證水質良好無污染,能達到草魚正常生長發育的需求;②魚塘水深一般在1.5~1.8m左右最好,可根據實際情況有一定波動,但水深一般不建議低于1.5m,池塘不低于2m;③根據多地漁民經驗,魚塘長寬比在5∶3是最好的;④在魚塘底部可以考慮加入一定量的可以保持魚塘水分并促進有機物礦物質化的污泥,這種環境有利于草魚自身生長。養殖水質最好在6.6~7.8之間,呈中性或弱堿性的水質最有利于草魚生長,過酸會導致草魚魚鰓的表皮組織被酸蝕,使草魚患病率提高;而長期處于堿性條件會使草魚呼吸系統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如消化系統等其他生理機能,不利于草魚生長。因此,選擇適合草魚生長的水質環境至關重要。水中氧氣含量也對草魚的生長有一定影響,因此,要保證足夠的氧氣含量避免龐大的草魚群因供氧不足大批量死亡。
1.3飼料要求
一般要蛋白含量在32%左右的顆粒狀飼料。為方便定時投喂,采用自動投料機分別在早上八點、十一點、下午十四點和十七點進行四次投喂。投料次數可根據天氣狀況、水質及魚進食狀況等靈活處理。避免草魚過度吃食,在高溫氣候條件下,嚴格控制投食量,保證八成飽就可以停止繼續投食,每天注重清除未實用完的飼料,避免影響水質。定期投喂黃豆粉代替浮游生物對于草魚養殖不僅不會破壞水質,還可以作為飼料進一步提供營養。
2草魚病蟲害防治要點
2.1病害預防技術
草魚在生長至70~150g,體長10~20cm時,魚種易發生急性傳染病。合理控制魚苗數量,避免密度過大造成缺氧及對水質造成負面影響,破壞生長環境,進而為疾病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便利,導致大量魚苗死亡。一般條件下,魚苗密度控制在22萬~30萬尾/1000平方米為最優條件,超過這個值時就會導致患病率顯著提升。因此,適時捕撈是有必要的,且時刻保持魚塘中魚量在1/2K值時,可以保證草魚具有最快的生產速度,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如果條件允許,在稻田中培育魚種對于魚種的成活也有較大影響。
2.2池塘清理及消毒
為給草魚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患病。一般在黃昏時換水,每隔3天左右更換一次水源,每次加水3~5cm即可保證水中溶氧量得到提高,促進魚苗食欲提升和自身基礎代謝能力提高,進而提高對病菌的抵抗能力,從而健康生長。定期用優質光合菌對池塘進行消毒,避免池塘中由于具有草魚糞便產生的硫化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使魚苗在劣質水質環境下爆發傳染病。
2.3魚苗消毒及疫苗注射
在晴天進行魚種投放,投放前要先用3%的氯化鈉水溶液或含0.01~0.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放置3分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殺滅魚體表面的寄生蟲或致病菌。然后把消毒好的魚種放入網箱中,每尾125g左右的魚種注射三聯疫苗0.2m,之后放入魚塘。可以通過增加魚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達到預防草魚爛鰓病、出血病、腸炎等常見病的產生,確保草魚種健康生長。
2.4飼料消毒
通常情況下,1kg魚飼料需要采用5mL~10mL的含氯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處理。2.5病害治療一旦草魚患上常見的,傳染性較強且死亡率較高腸炎、爛鰓及赤皮病這三種疾病,大部分草魚都會死亡。此時應該停止投放飼料,避免進一步影響水質擴大疾病傳染性,也應停止含氯的消毒劑的添加,避免因患病期間草魚抵抗力低下進一步死亡。此時,應在3~5天后投放含有蕪萍的可治療草魚腸炎爛鰓靈的飼料或直接投放相關藥,7天后,進一步加大投放量直至草魚死亡量減少,可減少含藥飼料或魚藥的投放,逐漸增加并恢復正常飼料的投放,同時,也要時刻注意草魚魚群生長狀態。若因寄生蟲等導致草魚患病,可投放滅蟲王,每2天投放一次,在一周左右即可看到魚群恢復健康。綜上所述∶草魚養殖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的過程。雖然,目前對于草魚養殖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但是,還是難以滿足人們對食品高品質的追求。但隨著水產養殖行業和獸藥及配方飼料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草魚養殖業及疾病防治將日益完善,并達到人們對草魚品質的要求,滿足對草魚的需求量。這也將進一步提高草魚養殖者的經濟收入,帶動養殖行業的積極性和進一步發展。
作者:杜連社 單位:256651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