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農業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介紹了獨山縣農業企業發展概況總結歸納了獨山縣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龍頭企業利益聯結的6種模式提出大力培育并促進主導產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發展壯大以增強企業帶動能力為重點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穩定增收核查和監管并重確保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等4條促進獨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利益聯結;可持續發展
貴州獨山野十三五冶時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野摘帽冶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推進精準扶貧農業產業化要先行要通過野政府引導企業主推社會參與冶的方式共同完成脫貧攻堅[1]獨山縣是中國西南部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貴州省農業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機制使不同的利益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利益一體化為促進獨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貧困戶長久穩定脫貧筆者利用已有資料對獨山縣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概況及其在農業產業扶貧中的利益聯結模式進行了總結歸納借鑒其他地區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聯結方面的研究成果[2-5]對獨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為獨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產業扶貧提供參考依據
1獨山縣農業企業發展概況
獨山縣地處北緯25毅04憶~25毅31憶東經107毅41憶~107毅55憶之間處于貴州與廣西交界處較周邊地區高出300~500m平均海拔850~1100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縣總面積2442.2km2有耕地59萬hm2可開發利用的野三荒冶面積20萬hm2已形成蔬菜水果畜牧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生態農業是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理想之地2016年獨山縣已引進發展農業企業100余家培育家庭農場150家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共177家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稱號54家其中院省級6家州級24家縣級24家獲得國家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6家州級示范社14家企業涉及精米面粉芥菜水果茶葉中藥材木材果糖油桐生豬肉牛奶牛山羊肉兔等10多個種養加行業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貴州省著名商標4個貴州名牌產品3個有機食品認證4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8個無公害產地認證38個獨山鹽酸菜有限公司貴州御龍尊茶業有限公司貴州綠健神農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黔旺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依靠野企業+基地+農戶冶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冶等發展模式2016年參與基地建設農戶4.6萬戶促進了獨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和農戶增收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生態條件脆弱旱澇災害頻發產業布局分散市場主體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原因農業產業還存在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帶動能力不均衡等短板
2農業龍頭企業在產業扶貧中的利益聯結模式
2.1合同訂單模式
該模式即為訂單農業由公司根據自身生產經營需要直接與農戶或合作社簽訂種植收購合同企業通過合同的約定發展生產基地農戶通過合同的簽訂使產品銷路有保障利益得到了保障貴州李記食品公司獨山天元食品公司等采用該模式沒有刻意區分是否為貧困戶每年均與縣內企業周邊蔬菜種植戶簽訂青菜種植收購合同確保基地建設和企業原料的正常供應該模式規模不大但運行較平穩
2.2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全部或部分投資企業的固定資產和生物性資產模式
該模式由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全部或部分投資企業的固定資產和生物性資產并每年貼息企業租用或負責償還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投資部分的本金本金還完前企業根據投資總額每年按6%支付投資收益給政府或平臺公司若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用貧困戶的特惠貨投資企業生物性資料部分在特惠貸本金還完前以每5萬元為1份按份保底分紅2500元/年年底根據企業經營利潤按份額再次分配本金還完后固定資產歸企業所有貴陽三聯乳業獨山公司的基礎建設以此模式運作按2000頭養殖規模計算通過與農戶簽訂牧草種植收購訂單帶動約1000戶農戶種植牧草同時可解決勞動就業130人貧困戶還可通過投資保底收益年底利潤分配牧場就業收益牧草種植收益等方面實現確保貧困戶在牧場投產當年實現脫貧
2.3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冶分紅模式
該模式以濟生和綠健神農公司為代表公司或合作社建設有基地并招聘農戶管理基地農戶以土地流轉金入股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將財政扶貧資金或貧困戶特惠貸資金等量化到戶后入股投入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在基地投產后扣除生產成本利潤野三七冶分成農戶獲30%公司或合作社獲70%如濟生公司根據投入的財政扶貧資金額度將基地量化到精準扶貧農戶以戶均種植1.2萬叢苗入股合作社再與公司共建扶貧產業園區待鐵皮石斛鮮條收獲后按保底價400元/kg測算項目精準扶貧農戶每年可得10000元左右的穩定分成收入可分8年參加務工和土地流轉的農戶獲得的效益更高2016年濟生公司帶動200余人就業發放長期工臨時工工資172萬元管理人員工資100萬元
2.4野公司+村委會或合作社+農戶冶入股分紅模式
該模式中農戶以土地為資本入股通過村委會或合作社參與到公司種植項目的實施公司占股56%農民占股40%村委會或合作社占股4%參與農戶只參與種植基地的管護由公司支付工錢有利潤后將扣除種植管理成本后的純利潤按占股比例進行分配該模式以青龍無患子公司為代表公司已有無患子基地1333.33hm2目前正以年666.67hm2的速度擴大發展
2.5野公司+基地+農戶冶模式
該模式的代表為潁梵茶葉公司公司建有基地一是將政府量化入戶投入的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給貧困戶貧困戶每年分紅比例不低于股金5%年戶均分紅收入200元以上二是將基地返租倒包給有勞動力和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農戶含貧困農戶管理以每年按4500元/hm2管理費由農戶選擇適當面積返包企業茶園進行管護目前返包面積為400hm2涉及100戶其中院貧困戶返包面積為66.67hm2涉及20戶戶增收達1.5萬元以上三是優先招聘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公司的茶園和養殖場務工除務工工資外并在年底發放1000元的就業獎勵公司有臨時務工人員有1500人左右其中貧困人口830人臨時務工日工資為80元常年務工人員有100人其中貧困人口45人每人每月可得1800元以上的工資年收入為1萬元左右2016年潁梵茶葉公司在上司鎮的角寨交擺龍泉鳳凰拉力等5個村共1071戶貧困戶4369人增收共221.42萬元其中院分紅資金21.42萬元臨時務工收入12萬元常年務工收入18萬元返租倒包收入180萬元人均增收529.7元
2.6野公司+村委會+貧困戶冶模式
該模式中公司沒有基地以村委作為平臺將貧困戶量化入戶的扶貧資金入股貧困戶再以土地和種管收曬等務工收入入股的合作發展模式按照野三三三制冶利益機制分配以保底收入6000元計算其中1/3即2000元是精準扶貧戶的土地和扶貧資金入股的固定分紅金含田的流轉費一般山區的田地流轉費為4500~6000元/hm2是流轉費的5倍收入以上另外1/3即2000元是精準貧困戶的務工種植采收曬干等收入最后的1/3即2000元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占50%為公司指導和收購成本第二部分占25%為農戶獎勵第三部分占25%為村集體經濟積累水苔喜溫暖潮濕一般在海拔超過1000m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的山區生長較多農戶含貧困戶在自家水田中種植水苔可獲得67500元/hm2的收入效益是平時種植水稻的10倍以上該模式的代表為獨山春祿公司現該公司的水苔產業業務已擴大到周邊縣市發展形勢很好
3建議
3.1培育促進主導產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發展壯大
產業扶貧是扶貧的最有效方式企業是產業扶貧的落腳點可以圍繞產業鏈各環節提供產品及服務帶動貧困人口就業依靠發展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實現農業由弱質產業向強勢產業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在產業發展上按照野一村一品一特冶發展思路走由村選報鎮初審縣決定的產業扶貧發展程序引導村鎮發展主導產業各行政區域要因地制宜選擇確定并大力培育本地農業主導產業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產業結構農產品結構調優的目的確保特色農產品名優特新產品在市場優勢地位
3.2以增強企業帶動能力為重點
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實力強弱和帶動力大小決定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規模水平和成效農戶與龍頭企業聯合有利于其掌握市場動態龍頭企業也有責任帶動農戶增收和促進產業發展因此政府要把提升龍頭企業的發展能力帶動能力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一方面要宣傳強化企業的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名牌意識促使企業采用標準化生產和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實行標準化管理盡快完善農產品產地質量等級等標識的標注和追溯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從生產基地建設規模市場體系的建設金融的支持和法律法規的規范等方面對龍頭企業的發展給予支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3.3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確保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穩定增收農戶與龍頭企業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的主體處在同一經營制度下的不同利益主體應該在生產經營利益分配及經營中的地位方面享有平等的權益利益聯結機制建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服務部門都必須讓農民合理得利才能確保農戶和企業的同等權益才能調動農戶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在利益聯結機制上成立村級合作社動員農戶特別是貧困戶把資源投入合作社合作社再把農戶的資源集中打包入股選定的優強企業把農戶固化在產業發展的利益鏈條上同時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合作社再以村集體收入為基礎建立風險基金確保貧困戶入股分紅無風險而龍頭企業要在農產品基地的扶持農產品收購的政策和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利潤的分享等方面與農戶聯結起來真正形成野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冶的利益聯結機制
3.4核查與監管并重
確保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建立和完善對龍頭企業的監督約束機制促管并重才能確保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一是將監督約束機制與龍頭企業和農戶間利益聯結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備案審查制度農產品產銷合同標準化制度二是對重點龍頭企業進行監測管理實行有進有出等額遞補的機制政府要用優惠政策引導企業正確處理與農戶的利益關系并使利益分配機制規范化制度化法律化三是應把是否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帶動農戶增收及帶動作用的大小等作為評價其成績大小是否認定為重點龍頭企業是否給予扶持的重要標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給予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4
參考文獻
[1]黃明鐘厚.縣域農業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探析[J].基層農技推廣201751院112-114.
[2]崔菲菲.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及機制創新研究院基于江蘇泰州的調查[J].上海農業學報20134院107-111.
[3]孟弼勝李茜.農業產業化經營中龍頭企業與農戶間的利益機制研究述評[J].農業與技術20135院196-198.
[4]黃連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機制創新[J].農村經濟管理20092院10-12.
[5]劉鐵崩.建立合理的利益機制保障農業產業化持續穩定發展[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01院55-56.
作者:陸忠權 吳吉勇 岑遺海 孟凡瑤 單位:貴州省獨山縣農村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