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淺析

摘要: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介紹了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的意義、現狀與優化的方法,使農業經濟的發展更好地滿足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需要。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環境;農業經濟;經濟管理

1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意義與現狀

1.1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意義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優化農業經濟管理策略,不僅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點之一。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靈活應用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還能為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支持。具體來說,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依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應用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并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加以優化,使之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已經成為進一步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的關鍵點之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合理利用信息管理技術,對其進行優化與完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可以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劃分的合理性,在推動當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經濟活動的有序性[1]。

1.2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情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之間存在著直接聯系。但現階段,部分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業經濟管理協調結構缺位的問題存在,這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為實現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進行優化、深化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經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點之一。具體來說,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反映各區域農業的發展情況,合理應用農業經濟管理技術,可以切實解決當前農業發展滯后的問題,為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但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推進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者認識不足、農業經濟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完善、專業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數量較少、農業產業機構設計不夠合理、農業科技水平較低、農村金融體系與產銷聯合機制效率偏低等問題的存在,都會對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農業產業機構的運轉與農村居民需求之間的融合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不僅對新農村的建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還對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阻礙[2]。

2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的方法

在新農村建設環境下,對農村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細致地調查、優化農業經濟的管理策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策略的針對性、進一步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不僅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還能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與農村居住人口的生活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持,進而為我國農業體系的安全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2.1認識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農業經濟管理產生影響的因素較為多樣,其中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是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認識。具體來說,在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活動的推進過程中,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主動承擔自身責任、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而部分地區的相關工作人員在落實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并未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且忽視了宣傳工作,使得村民們難以充分認識到經濟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難以激發出村民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對工作開展造成了阻礙。為切實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具體來說,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優化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不僅需要明確職責劃分,還需要在工作過程中了解當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項工作。并且對傳統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創新,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有著良好的發展動力,為當地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進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的方式,使當地居民都能對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以便在后續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農村居民能夠主動參與到工作中,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

2.2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制度體系

在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管理制度缺失是影響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難點之一。具體來說,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傳統的農業經濟進行優化與創新。而制度的不完善,會限制農村地區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經調查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工作人員對管理制度優化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等問題會降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效率,進而對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高質量發展造成一定阻礙[3]。為保證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推進,就必須建立完善可靠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制定時,需要明確當地農業經濟的具體情況。在制度執行過程中,應對農業經濟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管控。為保證管理制度能夠順利落實,相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時,需要充分明確制度內容、嚴格依據制度要求開展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并且在制度落實過程中結合實際,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加以調整,以便為當地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強化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隊伍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但由于我國農村數量相對較多、部分農村地處偏遠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大部分農業經濟管理隊伍中專業人才的數量相對較少,致使在面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時,工作人員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處理,這不僅會導致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難度上升,還可能因一些工作失誤而出現經濟損失,進而降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成效。為此,應構建一支專門的人才隊伍,并且依據當地農業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訓,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為當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助力。具體來說,首先,要保證領導班子成員充分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積極參與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培訓中,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時,為其他工作人員樹立榜樣;其次,新入職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專業能力、道德素養等方面的考察,在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同時,為后續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再次,面對在崗人員,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定期培訓的方式,使在崗人員能夠將自身的工作任務與當前社會發展需要進行有效結合,切實提升在崗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面對當前鄉村地區專業經濟管理人員數量相對較少的情況,可以通過積極鼓勵高等院校畢業生回鄉發展,并且給予合理的薪資待遇,進一步調動這些畢業生的工作熱情,為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推進提供支持[4]。

2.4優化農村地區農業產業結構

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農產品種植的風險抵抗力,還能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同時,大規模農業生產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機械化作業的開展,可以有效減少人工作業的時間成本,為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支持[5]。在開展農業產業機構優化調整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容易忽視農產品產業結構的重要價值,這使得農業產業結構無法從根本上得到優化與改善。對農村的產業機構加以優化調整,主要目的在于為現代化農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為此,必須明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正視問題,對產業機構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的調整,進一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對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水文、農產品的種植情況等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對信息整合結果進行分析并調整對策,以提升農村經濟抗風險抵能力和經濟效益。

2.5提升農業科技創新的力度

對現代化農業生產設備、技術的合理應用是保證農業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點之一。盡管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增強,但部分地區存在著基礎設施陳舊、機械設備較為落后、農業種植戶專業知識水平較低等問題,阻礙了當地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完善與發展。因此,加強科技創新極為必要。具體來說,首先,應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其次,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引進現代化農業生產機械切實提升當地農業生產的效率與品質;最后,積極邀請專業人員為當地農產品種植戶進行現代化種植技術講解,強化農產品種植戶的農業科技創新意識。此外,還應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其中,在提升當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開拓當地農產品銷售市場。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了解當前社會對各類農產品的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推動當地農業的精準化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查詢與現代化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信息,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為當地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2.6構建金融體系與產銷聯合機制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出了要求。盡管我國為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但由于農業金融體系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導致惠農政策難以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部分地區沒有構建適合農業經濟發展的農產品產銷聯合機制,導致難以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6]。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首先,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前,應當對當地產業機構進行優化升級,改善農作物生產較為單一的情況,推動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多元化發展,提升農產品種植風險抵抗能力;其次,為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戶的收入水平,應結合當地的優勢資源,推動農產品無公害發展,提升當地農業的區域優勢;最后,在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時,應注重鼓勵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避免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農業經濟增長提供有效支持。

2.7增加農業經濟整體收入

當今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不斷上升,農業生產者多為中老年人,這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村土地資源的閑置。同時,受自然災害、化肥農藥使用過量等情況的影響,經濟效益難以提高。因此,建立美麗鄉村、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成為減少農村人口流失的關鍵點之一。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需從農民群眾的角度出發,切實提升農村居民的幸福感、滿足感。應注重農村地區的環保工作,堅持“綠色+質量”興農,強調可持續發展和綜合治理統籌,為兼顧農民富裕和生態美化做好充足準備。目前,開展鄉村旅游成為增加農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為此,應著力發展農村休閑旅游產業,以傳統民俗為賣點、特色村寨為載體吸引國內外游客光臨。在旅游產業宣傳方面,政府部門需要發揮帶頭作用,著力打造全覆蓋式宣傳方案,強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運用,借助于電視、廣播、微信、小紅書、抖音、微博多平臺聯動,拓展旅游受眾,為提高農民收入做好準備[7]。

3結論

在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為實現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滿足農村居住人口的需要,應對農業經濟管理策略加以優化,進一步完善農業管理模式,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4參考文獻

[1]付輝,崔美萍.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優化策略[J].農業科學,2020(8):2.

[2]王文沂.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及優化策略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243.

[3]劉楞.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舉措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5):52-53.

[4]趙偉,蔡冬梅,劉霞.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營銷界,2021(8):137-138.

[5]徐華.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6):40,52.

[6]張紀民.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0(31):62-63.

[7]李海寧,王軍偉,邵陽.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3):16-17.(024)

作者:牛心怡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 波多野结衣系列cesd819|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尤物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欧美一级做一a做片性视频|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制服丝袜怡红院|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日本xxxx裸体bbbb|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云上的日子在线| 91成人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在线观免费看高清影视剧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十七岁在线观看资源网| avtt亚洲天堂|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100款夜间禁用b站软件下载| 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www.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女人是男人的女未来1分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