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再進修培訓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全面深刻理解新時代教育思想內涵、充分理解和領會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師新時代教育思想學習的培訓與提高三個方面闡明了新時代教育思想背景下教師再進修培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廣大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確實肩負起人民教師立德樹人的神圣職責與使命,為培養造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拼搏!
關鍵詞:新時代教育思想;樹德立人;教師培訓
一、全面深刻理解新時代教育思想內涵
(一)教育的正確方向是堅持黨的領導
指出:學校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石與本質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每一個學校都要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在黨的旗幟下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總書記把全面提升教育戰線黨的建設以及黨對教育的絕對領導作為根本要務,為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作為即將邁入新時代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堅持黨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教育系統黨組織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特別是基層教學一線黨支部的模范帶頭作用,高度重視新時代教育理論的教育工作,堅定不移地宣傳和弘揚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學生培養成長為新一代共產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把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引導全社會教育工作者、學生對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踐行,使廣大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教育本質是教育決定著人類未來
高瞻遠曙,在《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的賀信》中指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未來”的論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具有劃時代的深刻含義,必將產生久遠影響。明確指出了新時代教育最根本的本質和作用,即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而達到開啟學生心靈之窗、堅定學生之理想信念、提升學生之智慧潛能、優化學生之知識結構、激發學生之創新靈感、培養學生之造福社會能力、奠定學生之遠大理想和志向。
(三)教育戰略是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優先發展
為了祝賀聯合國“教育第一”全世界倡議行動周年紀念活動,在賀信中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六大”就已經確立了我國將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繼承、捍衛并創新發展了這一戰略思想,明確指出教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藍圖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高質量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素質、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是民族振興、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戰略性的決定意義”。他還指出:“當今世界的綜合競爭,其實質就是人才競爭,高層次、高水平的人才將會成為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顯”。同時,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在報告中畫龍點睛地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黨和我國人民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國新時代社會發展迫切需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改善辦學人文環境和條件,促進教育高水平高質量快速發展。
(四)教育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執政并統領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以來,反復多次在不同場合提綱挈領地深入闡述了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途徑。他極其精辟地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書育人工作是立德樹人的偉大事業,要旗幟鮮明捍衛黨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縱觀華夏大地上下幾千年,立德樹人始終為我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構建并發展了一套不斷自我完善的道德價值體系,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個人、家庭、國家、社會以及民族的道德規范體系和道德教育理論。中國共產黨將繼續捍衛和發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傳統,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當今時代,學生正面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全面改革開放而導致的世界多元化文化交流等各種新思潮挑戰,如果不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年輕一代將很容易迷失方向,將很難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重任。所以,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五)教育理想是辦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理想、方向和目標。在第二十九個教師節慰問信中殷切希望教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做出貢獻。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璀璨奪目的文化、獨有千秋的國情、新時代社會主義特色決定了我們必須走自己的教育發展之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但我國的教育又不能盲目自大,要瞄準世界教育的先進水平,廣納世界教育的百家之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國教育發展方向也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的幸福福祉服務,為鞏固和發展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也為世界各族人民的幸福福祉服務,這就是新時期我國教育發展的理想。
(六)隊伍保障是建立“塑造靈魂,具有家國情懷”教師隊伍
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在2014年教師節前與北京師范大學紀念教師節的師生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之一。他對新時代的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四個準則: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精深的理論學識、具有博大的仁愛之心。他寄厚望于廣大教師能肩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神圣使命和歷史責任,為辦好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貢獻。教師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教師在以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教師是在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讓學生心中沐浴陽光。在與北京市八一學校師生座談時,勉勵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和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建設一支塑造靈魂、具有家國情懷的教師隊伍具有秉要執本的重要意義。
(七)教育發展動力是堅持文化自信,堅持五大理念
指出:教育改革要堅持文化自信。在視察北京八一學校時指出:“我們的教育改革要堅持文化自信,好的經驗要堅持,不足的要補齊。同時,教育改革要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我國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思路、方向、著力點。綜上所述,教育工作者應深刻學習、深刻領會、深刻踐行新時代教育思想的內涵,至始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圖偉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充分理解和領會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義務
(一)堅持立德樹人,倡導以奉獻精神教書育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是教師職業的靈魂,師德建設應放在隊伍建設的首位。沒有高尚師德,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正所謂“正人必先正己,立己方能育人”。具有高尚的師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指標,而崇高師德的建設任務應轉化為教師的自我價值取向和行為指南,以自身的崇高模范行為成為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不計個人得失,自覺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業、奉獻為自己的生活守則。同時,要明白自己的時代責任和自身素質提高的緊迫性。教師要身體力行,以人育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做到恪守黨的教導、遵守職業道德,提高自身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
(二)堅定理想信念,爭當新時代“四有”好教師
廣大教師要牢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標準。以“四有”教師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堅守理想信念,加強師德建設,全面立德樹人。一是要有理想信念。教師首先應該擁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要以新時代教師杰出典范黃大年為榜樣,學習他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勇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自己的理想為學生點燃夢想,用自己的信念帶動學生完成超越,真正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二是要有道德情操。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既要當好傳授學識的“經師”,更要當好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德的“人師”。要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和學術道德底線,兢兢業業教好書,踏踏實實做科研,勤勤懇懇育好人。三是要有淵博學識。教師要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不斷加強教學研究、科學研究,豐富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科研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四是要有仁愛之心。愛教育、愛學生是每一個教師應盡的義務。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到相信學生、尊重善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言行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
(三)明確責任意識,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自己’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同學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作為教師,第一要務是明確自己的責任,即要以塑造學生具有“國際視野、民族靈魂、健康信念、卓越潛能”為培養目標,精心培養學生在新時代中能奮勇向前、不斷進取的核心素養: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感、科學與人文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以父母之心辦學,以仁愛之心做教。身為教師,我們經常會感受到我們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堂課會給學生留下無比深刻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而學生就好像花草樹木之趨向于陽光一樣,趨向于教師,時常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上課而喜歡一門課,甚至一個專業、一個學科。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實在是太重要了,學生都殷切希望能遇到一位真正的好教師,他們對每個教師都抱著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從教師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東西。教師對待教書育人這份神圣的工作的態度決定著教育工作的成敗;面對學生的態度決定著學生的成長。因此,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時代每一位教師必須嚴肅認真思考的問題。唯其如此,教師的責任心才能成為教育教學以及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四)立足教學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和專業水平
新時代征程中,廣大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專業水平,努力完成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首先,教師要熟悉教學規律,它的簡捷律、育人律、發展律、二主律是每一位教師必須了解的。其次,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如果連老師自己都沒有相對豐富的知識,如何給予別人知識呢?所以,教師必須知識豐富、博大精深,教授時才能游刃有余、駕輕就熟,深入淺出。第最后,教師要掌握好的教學方法。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很懂不是本事,讓學生也清楚、也明白、也懂才是教師的本事和能力。好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吸引并激發學生自覺地追求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潛能。
三、堅持不懈進行教師再學習的培訓與提高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黃宗羲告誡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非師也”。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即嚴師、好師和高師才能出高徒。教育思想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育方法在不斷完善,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就必須從不斷地再學習、參加各種有計劃地再培訓進修,自覺主動勤學廣集,做到厚積薄發,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四有”好教師。1.加強修養,身行表率。師德是教師執教的靈魂。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存則其教已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合格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模范恪守教師職業規范,提高品德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2.認真學習、提升修為。不斷地學習是優秀教師必備的條件。新時代教育對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需求首先是專業和理論水平的“精”和“深”,其次是知識視野的“寬”和“新”。“精”和“深”指的是精確掌握、深刻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簡潔精練的語言、準確生動的闡釋,都是靠平時的學習和知識積累得來的。“寬”和“新”指的是知識面寬、知識內容不斷更新,不斷追求因時展而衍生出的新的知識、方法和理念,真正做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高水平的優秀教師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而這些則需要教師不斷自覺學習、進修培訓和提高。3.精意覃思、善于思考。思考可以使人睿智、讓人思維敏捷、不迷失方向、做事達到事半功倍。要想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合格教師,必須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行于實踐、精于總結,才能豐于收益,使自己不斷進步和提高。4.研精覃奧、深入研究。持之以恒地進行教育科學規律研究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必備素質之一。教師應善于分析自己的教學以及教書育人工作、記錄教育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了解自己的教學感受和學生的感受、研修其他教書育人的成功案例。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科研的最大優勢是擁有豐富、鮮活的教育案例。記載、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并從中分析得與失、找出閃光點,改進不足之處,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唯此,教師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5.勤于實踐、推陳出新。課堂是教師的戰場和舞臺,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勤于實踐,將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觀點踐行于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循環往復,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所以,教師應不斷將教學研究的成果進行歸納、提升、付諸實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對各種培訓、講座和學習要吸收其精髓,推陳創新,讓其融入自身教學,構建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四、結語
黨的已提出了新時代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深入學習和研究教育思想,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的新時代教育理論體系,指導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教師應全面領會新時代教育思想內涵,深刻理解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師新時代教育思想的培訓與提高認識,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確實肩負起人民教師立德樹人的神圣職任與使命,為培養造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拼搏。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思想指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前進方向[N].中國教育報,2017-07-26.
[2]劉天義.做一名新形勢下的優秀教師[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17).
[3]王喬.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EB/OL].人民網-江西頻道,2017-12-22.
[4]張建平.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J].求是,2017,(01).
[5]席玉霞.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EB/OL].網絡2014.
作者:徐海 王晶 徐峰 單位:安徽省滁州市教師進修學校 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