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大班兒童科技啟蒙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學前大班開展兒童科技啟蒙教育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大班兒童;科技啟蒙教育;實踐經驗
一、問題的提出
科技意識是指人對科學技術這一客觀現實的反映。加強全民的科技意識,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是當務之急,尤其要從幼兒抓起。
二、學前兒童科技啟蒙教育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分析,當下學前兒童科技啟蒙教育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現有的幼兒科技啟蒙教育內容缺乏時代感,離孩子們生活中的科技較遠;二是幼兒科技啟蒙教育中教學方法單一;三是科技啟蒙教育中的現代化教學技術運用不夠,不能真正體現科技啟蒙教育的高效直觀性。針對上述原因,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從“大班兒童科技啟蒙教育”入手開展實踐研究,選擇具有時代感,貼近孩子生活的科技教育內容,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得對科學技術的直接體驗,讓他們感到“科技并不遙遠,科技就在身邊”。
三、實踐與探索
1.科技啟蒙教育選材要源于兒童生活,引發兒童的探究興趣科學,就在幼兒身邊,就在幼兒經常接觸到的周圍物質世界之中。幼教實踐表明,包括自然界和滲透于社會生活中的科學技術產品,都是幼兒樂意學習的。筆者所在幼兒園大班開展了《秀秀我家的科技小產品》系列活動。這個活動隔周進行一次,讓他們將家里的科技產品帶入幼兒園,專門開設了一段時間讓他們相互交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每次讓5—6個孩子在集體面前介紹一下他了解的科技產品。同時還圍繞系列活動開展了“報告新發現”、“小新聞”、“小發明”等活動,布置每周的“小小記者招待會”,為幼兒創設科技發現的環境,促使幼兒主動觀察,發現新科技、新信息,對電子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萌發出創造的欲望。
2.制訂科學啟蒙教育內容和目標要適宜,挖掘教育價值實踐中,筆者探索認為,一節優秀的科學課,其教學目標應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知識等多維度去入手。在科技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有幾點建議:一是選擇有利于兒童親歷科學學習過程的內容;二是從兒童原有經驗出發,選擇兒童便于體驗、能夠理解的內容;三是選擇最必要的基礎科學知識、基本技能;四是選擇有利于培養兒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五是選擇具有時代感和社會普遍關注的有關內容;六是選擇具有綜合性、關聯性的內容。實踐中,我們在科學活動的選擇與設計上均遵循了上述要求。例如大班的《數碼照相機》這節活動,選材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順應時展,每家每戶擁有一臺數碼相機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了;二是孩子們在日常旅游生活中經常接觸和使用數碼相機,他們對此有探索的興趣;三是家庭和幼兒園有支持教學活動的硬件條件,取材方便。內容選定后,接著要做的工作就是有效引導孩子們學習科技知識和技能。我們查閱了有關數碼相機的資料,內容過多且深奧。如何縮小范圍,選擇適合大班年齡段的內容呢?我們設計了調查表,內容大致為:你用過數碼相機嗎?你會用數碼相機照相嗎?你看到的相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些什么?你想了解相機的哪些秘密?通過調查統計,我們將知識技能目標鎖定為:了解數碼相機主要部件的名稱(開關按紐、快門按紐、閃關燈、調焦按紐、模式轉盤、多重選擇器)及功能,學習用數碼相機進行拍照;而考慮到數碼產品的精密性,我們又將“能小心使用數碼照相機”列入兒童科學素養的養成目標;另在探索活動中,所涉及的細致觀察力、表達交流及成就感等也被列入了教學目標之中。本節教學活動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目標及內容的選定適宜,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兒童科學素養的養成。
3.教育手段在科技啟蒙教育活動中的運用要合理,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每一次科學活動必須要揭示一個科學原理或闡明一個科學道理。但要把不同的科學概念轉化成幼兒能理解的科學知識。例如科學活動《生活中的小杠桿》。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生活中常見的小工具,有剪刀、鉗子、核桃夾、鑷子、食品夾等讓幼兒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探索這些工具都是如何工作的?因其造型各異且較小,我們用硬紙板放大了一個模型,讓幼兒了解這些工具的共同結構,它們都有一個支點、有杠桿,在工作中有動力和阻力的存在。再如《聲音的傳播》中,我們借助氣球皮、空瓶、吸管來制作一個模型,讓幼兒吹一吹感受聲音是靠振動發出的。在這兩個活動中,通過模型的使用,幼兒們初步認識了不易觀察到的科學概念。
4.科技啟蒙教育活動策略要符合兒童認知特點,有助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般說來,以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教育,強調以幼兒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這些活動應當是孩子們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們學習興趣的、精心選擇和設計的。活動在形式上因目標、內容、資源的不同可采取各種各樣的模式,給幼兒創設多種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機會。例如《數碼照相機》活動,我們不僅給幼兒提供一臺相機,還給他們提供了操作的機會,現場為其選擇了毛絨玩具和教師、同伴作為他們拍照的對象,給他們創設了豐富的學習情境,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總結的學習策略了解數碼相機,感受相機的功能,解決取景、對焦等學習中的問題;《方便的自行車》除準備一輛大的自行車作為模型以外,還提供了小型的自行車讓他們在了解構造的情況下,試著騎一騎,感受騎車與走路的不同。教師再騎大自行車輪流帶著孩子們,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體驗自行車的省力。這些教學策略的使用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讓幼兒親身體驗科學發現、科學探究和創造的過程,發展了幼兒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研究結論
變幻的大千世界和幼兒周圍生活中存在著無數有趣的自然現象與科學現象,可供兒童學習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也很多。作為現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以兒童的主動探究為科技啟蒙教育的主要活動,發掘兒童身邊的科技啟蒙教育教材,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讓幼兒在廣泛接觸、觀察、操作、實驗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思路,滋生科技意識的萌芽,從而使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超群的創造力,為我國科技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丁艷紅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