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對發展職業教育指示強調,職業教育傳承技術培養人才,為廣大青年就業創業開辟了一條重要途徑。他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提出:“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加強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校企協同育人。”

一、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在充分理解高職會計教育特點基礎上,建立起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加強德育法治建設。以就業為導向,與企業合作交流,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設置與學生的資格考試、就業聯系起來,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真正應用到實際工作崗位中來,把高職會計教育的特點與產業行業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就是圍繞這一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面向市場,面向企業,按照社會需求培養出既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又同時具備較強會計實踐能力的,可以適應不同環境崗位的高素質、高技能的財會專業復合型人才。

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質要求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本質上要求產業教學結合要一體化,校企之間多層次的深度互動,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打破學校與社會企業行業以及學校教學與產業之間的界限,吸引匯聚更多職業教育資源,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企業技術提高、產業升級,共創一個學校、企業、行業、社會產業共贏的局面。高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培養能夠適應產業發展,適應企業需求的高技術高技能的人才。

三、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的問題

(一)學校在人才培養中只重視專業知識而忽視職業素養。

學校在日常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專業素質,并不看重職業素養的培養。導致了一些學生雖然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但是在職業道德、應變能力、抗壓能力、溝通能力、創新意識、團隊合作等基本職業素養與能力表現上比較弱,走出校門之后很難適應社會,適應工作崗位。

(二)教學知識和技能體系與工作實際偏差較大。

部分會計教材上的知識體系較陳舊,沒有很好地與會計準則變化、政府政策改革掛鉤,從而導致學生所學并非社會所用,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質量產生質疑,影響學生就業。究其原因,主要是負責專業建設的老師與政府和行業、企業的相關人員聯系不夠密切,未能較好地將社會動向有機地融入人才培養之中,導致培養質量出現偏差。

(三)缺少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實習質量難以保證。

與理工科類專業相比,由于會計專業直接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甚至是資金的安全,學生頂崗實習顯得尤為困難。企業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獨立的經濟實體,財務信息又是一個公司的核心機密,企業出于商業機密安全的考慮,不放心把經濟業務交給學生處理,實習學生得不到企業的信任,不能真正的“頂崗”,很難像一名真正的企業財務人員一樣去接觸財務資料,只能進行“勤雜工”式實訓,導致學生實習質量無法保證,學校達不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同時學校老師到企業培訓、學校的學生到企業實習、企業的專家到學校來擔任兼職教師或指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無法做到很好的溝通和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比較困難。因而在實踐過程中普遍遇到企業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低、不主動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情況。

(四)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結合不緊密。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特殊關鍵時期。GDP增速放緩,重視經濟“量”和“質”的協調發展,而不是一味追求超高速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可持續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迫切需要培養大批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教育要發展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培養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人才。然而,近幾年來,職業院校生源競爭日趨激烈,一些高職院校只是想盡辦法招攬生源,一些辦學模式成為了招生時的宣傳,實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沒有放到經濟社會、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的廣闊市場去思考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培養方式、教學過程等問題,培養質量得不到保證。如專業課程設置缺乏必要和深入的市場調查與需求論證,很多時候是“跟著感覺走”,結果往往導致專業建設總是落后于產業發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需求脫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不強,課程開設隨意性大,課程設置不是出于學生“職業技能”、“就業崗位”的需要,因人設課現象嚴重,課程結構、教學內容與科技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要求不匹配等。

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一)建立專業與產業發展協調機制。

以促進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建設方法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為途徑,建立高職會計專業與產業發展協調機制。一是會計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相融合。針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面向產業、面向職業進行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更新。要放在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中去考慮,圍繞重點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調整與設置專業,打造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優勢和特色會計專業;二是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匹配。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市場調研和論證,及時跟蹤市場需求變化,根據市場人才需求“量”和“質”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學生知識、素質、能力規格設計上體現新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三是專業建設與行業企業相結合。成立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共同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形成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專業建設的有效機制,共同為專業發展把脈,及時了解產業發展動態,加強對專業建設的跟蹤監測與實時調控,對專業建設實施階段性評估,促進專業良性發展。

(二)強調基本職業素質培養和訓練。

“先做人,后做事”。在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技能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人格的培養,對其基本職業素質的培養。比如人文素養、職業道德、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吃苦耐勞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團隊意識等,這是學生走向社會時無論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無德”而“有才”的畢業生,相信企業也不敢冒風險錄用。因此,要使我們的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職業人,唯有加強基本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訓練。

(三)深入溝通學校和企業。

校企合作對企業采取激勵措施。校企合作不能光靠學校和老師“苦口婆心”的游說,而應該讓企業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如在企業納稅、職工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通過政策激勵引導,充分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積極性。校企合作要明確企業辦學責任,企業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辦學主體。然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不明確,缺乏相應的法律約束和制度保障。為了深入溝通校企雙方,一方面會計院校派出相關人員定期走訪會計專業企業-記賬公司,了解記賬公司發展情況和對會計崗位的技能新要求;另一方面會計專業企業負責人應邀在適當時間到學校參加座談,或委派專家開展短期培訓,向學校及學生傳遞最新財會知識,拓展師生專業知識面,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指導學校會計實訓基地的建設。雙方只有在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中才能找到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的途徑。

(四)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校企共建機制。

以促進校企“雙崗”互聘、“雙向”互動為途徑,建立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校企共建機制。一是促進校企“雙崗”互聘。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依托企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安排教師企業掛職和實踐鍛煉,參與企業管理與生產等環節,提升教師行業素養水平與專業實踐能力;二是聘任企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作為學校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教學類課程,使學校專業建設緊跟企業。

作者:劉菁婉 單位: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高能预警韩国双ts超美|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伊人情人综合网| 午夜黄色福利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中文字幕成人网|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乱子伦农村xxxx视频| 亚洲xxxx18| 亚欧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在线一区免费视频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日本| 在人间免费观看未删减 | 欧洲卡一卡二卡在线|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 青苹果乐园在线影院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色窝窝亚洲av网| 经典三级四虎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激情小说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