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技能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技能人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得以不斷凸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與此同時,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也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的轉變和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機會。就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力求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機結合,使兩者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目標,以期能夠為今后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區域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的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情況,區域經濟的發展也逐漸成為判斷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1]。基于此,各個國家紛紛加強了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力度,力求通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本國經濟的騰飛。宏觀角度來看,對經濟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分別為資金、資源、生產管理以及勞動力[2]。在當今的社會經濟之下,勞動力因素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廉價勞動力,而是指高技能型人才。就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經濟競爭更是科技水平的競爭、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完善,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高技能人才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中堅力量,是實現生產技術的創新以及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關鍵因素,是實現高新技術的探索、實踐以及完善的骨干力量。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在我國關于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期規劃中明確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技藝高超,技能精湛的技術骨干人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能夠富有創造性的開展勞動工作,其勞動成果能夠為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3]。我國職業大典也有相關描述:在職業概念范圍內來看,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產、運輸以及服務等一線崗位中,能夠熟練掌握專業技能與相關知識,并具有嫻熟的操作技巧與工作能力,能夠攻克生產中的高、精、尖技術工藝的專業人才[4]。在我國的技術行業劃分中,也將技術人才按照等級不同劃分為高級技工、高級技師以及技師等專業等級,并相應安排專門的職業技術的考核。
二、高技能人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構成的重要部分,該技能人才在各個工作領域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承擔了攻克行業生產的技術難題以及推動高新技術的研發和實踐等一系列重要責任。在經濟發展中,高技能人才為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行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5]。因此,在當前的創新型國家技術的發展中,應當更加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并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充分挖掘高技能人才的專業能力,使其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不竭動力。1.高技能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高技能人才是實現技術進步、科技發展的根本保證,更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優化升級的關鍵因素。不斷提升一線勞動工作者的職業技能以及專業素養,是實現管理創新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保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式正從傳統的粗放型的發展形式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過渡,這一轉變的實現,首先就要依靠高技能人才對于技術的掌握和使用,通過高技能人才實現經濟發展形式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由技術引進型向自主創新型的模式轉變,最終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2.高技能人才推動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高技能人才是將創新技術以及先進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因素,生產產品質量的提升、功能的優化,有賴于專業技能精湛、生產工藝先進的高技能生產團隊的技術支持。所以說,高技能人才是實現企業生產產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企業生產結構的轉型升級的首要保證,沒有高技能人才的技術支持,就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也成為難以實現的目標。因此,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完善企業高技能人才團隊的建設。在生產過程中,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達到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3.高技能人才加快了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術的創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高技能人才是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技術創新、并將先進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中堅力量。要想實現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就需要在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先進生產技術的研發能力,根據本地區實際生產的需要,不斷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做好充分的技術保證的基礎上,培養一支生產技藝精湛、專業能力過硬的生產高技能生產團隊,更有利于實現生產技術的創新,并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方向的轉化。生產技術的優化升級是企業成為行業翹楚的根本保證,區域內企業的不斷發展也為本地經濟實力的構成提供有力支持[6]。因此,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持續擁有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團隊建設步伐,使其滿足企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4.高技能人才是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證。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各行業內部的競爭逐漸加強,只有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有望在開放式的競爭環境中,獲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自身擁有的高技能人才團隊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該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換言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對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區在發展中是否能夠持續擁有不竭動力,是否有能力在當前開放式的經濟環境下抓住發展機遇,戰勝各種挑戰[7]。在經濟發展中,只有充分挖掘人才、培養人才、愛惜人才、合理地運用人才,才能為其提供技術以及智力支持,進而獲得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
三、優化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方針,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政策扶持。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首先應當重視政府職能的發揮,政府可以利用政策的調整,使企業重視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進而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意識地關注如何發揮高技能人才的實際效用[8]。就政府而言,首先應當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規劃,將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巧妙地融合到本地的發展戰略當中,使高技能人才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保障。此外,還可以通過新的人才政策加強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與此同時,還應根據地區高技能人才的實際儲備情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還可以通過適當的資金扶持保證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能夠被落實。2.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持。在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中,首先應當為其提供全面的人才保障服務[9]。政府應在財政資金中設立專門的用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款項,并根據本地高技能人才的儲備情況,適當調整財政支持的力度。在這一過程中,還應當鼓勵企業發揮其實際效用,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各企業的生產要求,制定專門的高技能人才的審核標準。同時,不斷完善業績機制,使得該技能人才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保證,也可以利用這個辦法,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應注意為高技能人才搭建能夠充分發揮其能力的平臺,這就要求企業、政府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不斷開發新的路徑。3.豐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形式,實現政府、企業、學校的對接。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首先應將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行有機地結合,使高技術人才能夠真正地服務于地方的經濟發展,并為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還應當重視政府、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還能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使優秀的技術人才能夠被充分任用。對于企業而言,通過學校直接的人才輸入,可以適當減少其用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進而使企業擁有更充足的運作資金,對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地方發展而言,校企對接減輕了區域內高技能人才的就業壓力,同時,企業的穩定發展也為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當前經濟環境下,要想實現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就必須要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將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實現兩者發展的良性循環。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與高技能人才培養之間的優勢互補,保證兩項重要任務的共同發展與完善。在確保區域經濟高效穩定發展的同時,加強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就需要重視政府的職能的發揮,不斷加大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韓承敏.區域經濟發展與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以蘇州市為例[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4,(4):46-49.
[2]俞立峰.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J].人才資源開發,2015,(4):31-32.
[3]劉穎.天津市區域經濟發展視閾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問題芻議[J].職業教育研究,2015,(10):13-17.
[4]楊艷玲,鄧其貴,唐述榮,等.契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自動化技術專業“343”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4,(6):31-34.
[5]李紅俠,相玉紅.適應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3,(2):69-70.
[6]齊義山,田洪聲.基于區域經濟的高技能人才整合性開發系統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9,(2):15-18.
[7]陸金英,陳林海,宮相榮,等.外貿轉型升級背景下商務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14-17.
[8]馮曉崢.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19):140-141,143.
[9]夏雨.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模式與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7):174-175.
作者:王秋鵬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