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產養殖機械增氧技術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水產養殖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當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促進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新時期下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水產業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創造了較大的發展前景。文章主要從淡水水產養殖當中的機械增氧技術應用上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進而促進我國淡水水產養殖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水產養殖;淡水;機械增氧技術;應用
引言
隨著現階段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機械增氧技術在各個行業當中都得到了較為良好的發展,而在淡水水產行業當中更是能夠進一步有效提高水產養殖中的氧氣含量,避免水體中沒有足夠的氧氣含量就會造成水產養殖中養殖物種大量死亡,水產產品效益降低等等問題。淡水水產養殖工作人員應當充分利用機械增氧技術來進一步提高水產養殖水中的含氧量,有效彌補傳統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增氧不足問題。因此,針對淡水水產養殖機械增氧技術進行深入了解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機械增氧技術的應用現狀
從我國機械增氧技術發展上講,由于我國近幾年相關機械增氧技術發展較為迅速,同時在設備制造以及改進上也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還是會出現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機械增氧機的設備數量應該與相對應的大面積水產養殖所需的水產養殖增氧需求成比例,根據目前水體溶解氧技術的應用效果,不難知道在相關大規模水產養殖當中溶解氧受到相關增氧物質缺乏的影響。此外,由于大多數水產養殖戶已經能夠自行安裝相關增氧裝置,主要目的是能夠有效地應對“泛塘”等現象的發生。然而,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充氧機后,存在著經濟效益降低,并且相關養殖戶僅在必要條件下才使用充氧機來處理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池塘中溶解氧的使用效率非常低。
2機械增氧方式在池塘養殖當中的增氧性能比較
(1)機械增氧方式對于相關增氧性能的影響分析。葉輪式增氧設備優勢在相關清水實驗當中能夠體現出來,其相較水車式以及相對應的旋轉槳增氧設備增氧效率較高,這主要是由于葉輪式增氧設備對于水體的混合以及提升效果較為良好,能夠進一步增加對于各種水體資源的混合利用,有效擴大水體以及相關氧液的實際接觸面積。同時水車式增氧設備相比葉輪式增氧設備來說效率較低,但是其增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螺旋漿增氧設備要高,水車式增氧設備對于水體中上部流動性以及相對應的混合能力有較大的優勢,然而在水土的推流以及混合上較差,另外在進行池塘實驗過程當中還發現雖然相關池塘水體底部增氧量較為良好,但是相對應的氧氣溶解量均勻程度較差。(2)機械增壓方式對于相關增氧成效分析。在我國淡水資源利用上,由于水產養殖品種并不是特別多,同時對于不同品種的水產生物相對應的增氧需求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葉輪式增氧設備的性能較為良好,能夠進一步促進池塘深水層的氧氣溶解量;水車式的增氧設備優勢主要在于能夠進一步促進水體上部氧氣溶解量的提升;螺旋漿增氧設備與水車式設備相反,這種增氧方式能夠促進水體底層部分氧氣溶解量提升。
3機械增氧技術應用研究
(1)機械局部增氧技術。在我國淡水水產養殖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局部增氧方式,這種增氧方式能夠有效解決淡水水產資源養殖當中出現的魚類浮頭和“泛塘”等問題,局部增氧方式之所以能夠得到淡水資源以及水產養殖工作人員的青睞,主要是由于這種增氧方式能夠通過采取定點作業的方式達到增氧目的,另外增氧作業區域相對來說是較為固定的,因此我們可以采取葉輪式局部增氧方式或者是射流式增氧方式來加強局部增氧,在這兩種方式當中葉輪式的增氧成效較為明顯,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這種機型主要是通過葉面進行有效轉動,使養殖區域內的水體有較大的水花產生,有效加強了淡水水體與空氣界面的有效接觸面積,從而增加了氧氣水容量。另外在葉面的轉動過程中還能夠有效破壞熱分層以及相對應的養分層平衡,從而使水體產生對流,進一步增加淡水水體當中的氧氣含量[1]。(2)機械底部增氧技術。在底部增氧上其主要是屬于一種立體形式的曝氣增氧技術,可以說這種應用技術是較為典型的充氣型的增氧技術的衍生應用形式。從增氧設備的結構上來說,可以將其分為相對應的風機以及輸送管道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將輸送管道直接放置在水產養殖的水體底部,采取風機運行的方式將空氣通過輸送管道進行有效輸送,另外在增氧成效上受到風機功率以及相對應的輸送管道布置數量的影響,導致在增氧成效上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由于這種底部增氧方式具有十分復雜的安裝過程,因此必須對實際安裝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夠將增氧方式的優越性體現出來。(3)機械平衡增氧技術。這種增氧方式主要是在水體凈化技術基礎上有效實現的,而這種增氧設備較為典型的機型就是耕水機,耕水機具有運行功率較小,轉動速率低的優點,通過促進水體循環,在提高水體溶氧量的同時,有效改善水質,降低有害物質含量,提高浮游生物總量和餌料的利用率。另外,還能夠進一步將池塘的表層與底層進行有效置換,從而有效使得池塘內部的水溶氧速度得到進一步提高,達到緩解水底層缺氧的現象[2]。
4機械增氧技術的發展趨勢
(1)向節能低耗方向發展。在機械增氧機的發展過程當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進行進一步地解決與考察,主要是相關增氧機設備的耗能較高、效率較低,還存在著人工操作較為復雜的現象,那么在這些問題的背景下就可能會造成在使用過程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問題。因此,在增氧機的發展上需要將安全水平放在首要地位,并進一步提升增氧機設備應用水平,重點完善裝備性能將人工操作的機械增氧模式逐漸轉變成為相對應的自動化技術控制,同時結合我國現狀做好節能降耗方面的研究與改良[3]。(2)向水體凈化技術發展。在淡水池塘發展上,相關水產魚類等等的排泄物以及相對應的水產投食過度,會導致在養殖水體上存在著富營養化的現象,另外現階段水土富營養化的治理解決問題,已經成為水產養殖當中的重點問題,而耕水機就能夠有效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上可以根據相關傳統養殖技術優勢結合現階段生物凈化技術來進一步對淡水水產養殖中的污染水源進行有效治理。(3)向混合機械增氧技術發展。現階段許多淡水養殖戶充分利用機械增氧機的實際工作原理以及相對應的工作結構,在水產養殖當中進行不同增氧機的安裝以及使用,另外根據增氧機設備的差異性,我們還能夠將設備進行有效結合使用,將相關設備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從而取得更為良好的效果,在進行水產養殖上需要根據淡水水產養殖生物的生長特性來進行綜合分析,選取有利于生物生長條件以及生長習性的方式進行有效混合增氧,促進水產養殖穩定高產[4]。
5結語
在現階段淡水養殖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有效通過機械增氧技術的合理應用來提高水產養殖的整體質量,從而為相關水產行業的發展提供相對應的支持。對于水產養殖技術人員來說,應當認識到現階段機械增氧技術應用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來進一步提高機械增氧技術的應用效率,才能夠推動淡水水產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嫦娥.淡水水產養殖中機械增氧技術的應用分析[J].江西農業,2019(6):134.
[2]王揚才,劉又毓,孫元,等.超微氣泡技術在對蝦室內養殖中的初步應用[J].漁業現代化,2018,45(2):21-28.
[3]劉雨青,李佳佳,曹守啟,等.基于物聯網的螃蟹養殖基地監控系統設計及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18,34(16):205-213.
[4]李道亮,包建華.水產養殖水下作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進展[J].農業工程學報,2018,34(16):1-9.
作者:李敬榮 單位:邳州市運河街道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