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化學課堂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教育科學技術如翻轉課堂、課堂白板技術、微課、線上線下教學平臺等,在中學化學課堂中的應用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國家在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些新方法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升教育質量,能夠將學生探索性和自主性的學習落到實處。文章結合不同教育科學技術在中學化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研究教師通過新技術課堂實踐達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帶來具有幸福感的中學化學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翻轉課堂;白板技術;微課模式;線上線下教學;化學課堂
一、設計翻轉課堂模式,享受課堂的幸福感
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師主講,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獲得自主的權利,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設計創建符合主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樂于學習,在適當的時機加以指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疑問、自我思考并質疑,鼓勵學生在課內課外的資料和資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及時進行復習鞏固。這樣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師一味地教授知識的枯燥形式,豐富了教學過程,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樂趣。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供給學生相關的資源內容,讓學生尋找有關氯的小故事、氯的存在形式、氯的工業生產等內容,同時設計學生要完成的課前習題任務和任務得分方式。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課前的自我學習,了解到自然界中氯的存在形式,也可通過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來推測氯氣的化學性質,再根據氯氣與金屬、非金屬的反應現象和方程式推測該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總結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據此推斷出氯氣與水反應的方程式。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首先播放有關氯的視頻,進行知識回顧,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以及遇到的各類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主講本節的相關內容。教師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評分,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前布置的思考題,討論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產物中的物質具有什么特殊性質,引導學生找出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質,并嘗試解決小組成員之間的問題。最后教師補充整理,對未成功解答的問題進行回答,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知識脈絡梳理,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評選出最佳學習小組。通過這種師生間的情境設計、課堂翻轉、融洽互動,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一種調味劑,在學習中互動,在互動中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課堂講學及解決問題的快樂,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有效學習。
二、應用課堂白板技術,提升教與學的幸福指數
交互式白板系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具有高清的可視化屏幕,便捷的操控方式,靈活的交互手段,強大的統計和儲存功能。它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手段融為一體,成為師生間的互動平臺,是教師與教育專家之間的交流平臺,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教育融合平臺,也是師生與外界資源連接的橋梁。這種教學手段可以促進教育交流互動的開展,優化教學模式,讓教師輕松地“教”,讓學生輕松地“學”。例如,在高中化學(蘇教版)專題3第一單元第二節《金屬鍵金屬晶體》的教學過程中,晶體結構非常抽象,在教學時難以用語言清晰表達。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通常會采用結構球棍比例模型的實驗器材來給學生講解,但這樣的模型難以抽離一個晶胞結構單獨描述,更不能描述斷鍵形成新鍵的過程。如果教師在晶體結構教學中引入課堂白板技術,在白板上呈現多個原子,讓學生自由地在白板上進行各個原子的疊加組合,判斷疊加的晶體是否穩定牢固。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加直觀,將空間抽象概念轉為可操控圖像案例,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比較各個晶胞疊加方式的不同,可以總結出晶胞的具體結構,學生也能清晰地比較各類晶胞的穩定性能。最后通過課堂的練習,將學生的課堂數據輸送到電子白板進行統計,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指導,將課堂效率最大化,同時體驗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幸福感。
三、推廣微課模式教學,增加課堂幸福指數
微課是指以流媒體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通常是利用不超過十分鐘的短視頻講解課堂重難點,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微課雖然屬于片段化的教學方式,但它仍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非常適合移動時代知識的傳播。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應從學生的角度切入,以學生固有知識為基礎,保留一定的開放性,精講精練,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新穎,激發學習的激情和進取心。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時,教師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剖析二氧化硫成為空氣污染指數指標的原因,利用視頻播放“酸雨的形成”讓學生感受到酸雨在生活中產生的巨大危害,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一段簡潔精煉的視頻可以直接彌補語言表達上的蒼白,使學生感到震撼。教師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反面思考,二氧化硫除了危害環境,是否有其他好的方面?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解答疑問。這樣的微課給學生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線上線下教學的模式,體驗綜合學習的幸福感
線上線下學習平臺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在平臺上選擇學習內容。課堂知識如果掌握得不夠充分,可以通過線上學習加以復習鞏固,如若想通過增加學習課外知識來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線上學習是對課堂知識的同步結合與深入探究,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不僅可以觀看線上視頻,還可以預約選課,進行直播互動式的學習、在線考試等等,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學習平臺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鼓勵與評判。網絡的幫助使學生可以突破課堂時間段的局限性,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平臺還可以解決不同地區教育資源分配差異的問題,讓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進而獲得更多的機會,拓展知識面。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蘇教版)必修1專題2第一單元第四節《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學生已經學習過氯氣的性質及其提取,對鹵素單質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線上平臺復習有關氯氣的知識,初步了解有關鹵素元素的一些共性,并提出一定的疑問。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思考鹵素單質的置換方式,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小組成員進行知識的梳理總結,有助于學生對氯、溴、碘三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整合,最后教師補充說明溴、碘的工業提取方法。因課時限制,學生對溴、碘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了解不深,這時可以在課外使用線上平臺學習《從海水中提取溴》《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過程》兩個課時,感受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培養了學生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感受線上線下教育平臺帶來的綜合學習的幸福感。總之,現代教育科學技術如翻轉課堂、課堂白板技術、微課、線上線下教學平臺的出現,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不同形式的體驗與感受。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這些新型教學手段,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堂,有效提高學生的基本化學素養,通過教學方式的變換組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幸福感和學生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吳曉紅,王麒淞.電子白板在高中化學《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2):21-23.
[2]吳章德.合理融合白板技術優化小學科學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8(4):56-58.
[3]吳章德.基于白板技術下的小學科學課堂[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78-80.
[4]陳華.科學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創建語文幸福課堂[J].新教師,2017(4):32-33.
作者:詹沁齡 郝春華 馬冬雪 牛燕燕 孫偉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