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分析下的課程管理及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了課程管理的重要性,介紹了當前數據分析的特點與優勢,通過充分運用學校各類信息平臺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找出數據信息間的關聯關系以及價值信息,從課程體系、課程實施過程、課程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有效課程管理改革,提升高校有效課程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多元性和前瞻性。
關鍵詞:課程管理;數據分析;高職院校;教學方法
1課程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課程管理包括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教育實踐和質量評估機制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課程教學與學習的指導和支持,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也對高校創新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從學校管理方面看,通過建立科學化的課程管理機制,對課程體系、課程目標、課堂設計、教學評價等環節建立規范化的管理流程,促進管理過程中各環節的緊密聯系,提高課程管理執行力,使之形成良好的循環流程。從教師教學方面看,教師作為課程管理的主體之一,肩負著課程研發、實踐,提升文化凝聚力的責任,通過有效的課程管理機制,建立具體務實的管理操作流程,充分調動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理念的積極性,促進師生間有效溝通,營造出自由開放、創新發展的課堂氛圍,從而形成積極認真、勇于實踐的高校教學文化。從學生學習方面看,高校課堂管理的核心是以學生為課程主導者,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課程管理機制通過加強自主性選擇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運用多種手段對課程體系、課程考核以及教學評價進行改革,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
2數據分析的特點和優勢
本文所提出的數據分析是基于學校已存儲了大量關于學生、教師和就業數據,通過運用數據挖掘和預測分析技術,研究數據內部信息及相關性,得到數據中對課程管理存在潛在的、有價值的信息,找出趨勢,為決策層提供有力依據。比如,數據結果應用于課程評估,輔助學校快速了解行業需求,并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課程信息;再如,當有的課程選課人特別少時,數據分析結果可用于提醒課程管理員調查產生問題的原因。因此,有了適當的數據,結合數據分析技術,高校課程管理過程將更科學也更高效。
3基于數據分析的有效課程管理思路
3.1有效課程管理思路
3.1.1設計課程體系在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規劃下,學院或系對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設計規劃,通過邀請校內外專家、企業雇主、畢業生等,對相關專業課程體系的教育目標、學生職業能力及課程規劃給出建議,從培養目標、畢業要求以及教學內容等各方面進行能力達成及課程實施可能性的評價,最后形成專業課程體系,以保障課程的實施。
3.1.2優化課程實施過程在課程設計、內容與教育目標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打造靈活開放的課堂教學設計,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同時注重教學知識點與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相契合,將教學研產的成果融入教學,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并學習產業界核心發展動態,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打造數字化教材和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線上學習條件;教師運用多樣化的學業評量方式,突出傳統的紙質卷面測驗方式,將學生在線上和線下共同學習的過程給出考核量化標準,檢驗學生對知識整體學習過程情況、學習成效,診斷其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缺失,幫助學生明確其在專業學習上的努力方向。
3.1.3改革課程評價制度課程評價的核心應當從教師授課層面拓展到課程規劃,課程體系設計與學生職業能力達成的關聯,教學資源建設與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教師實現課程目標的方式及課程管理機制的保障等方面,通過融入專業認證規范體系,重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體現師生互動、校企聯動特點的師生互評體系,建立多元的動態的課程評價標準,并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以及第三方評估數據,結合定性與定量的課程評價結果,對課程設計與課程實施進行持續改善。
3.2數據分析對有效課程管理思路的支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學校已存儲了大量關于學生、教師和就業數據的背景下,數據分析與處理對于有效課程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數據分析可以幫助學校決策層快速調整課程管理思路;可以幫助教師準確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了解教學中的動態信息;可以指導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起到預警作用。在高校課程管理過程中,可充分使用教務管理平臺、網絡課程平臺、專業建設平臺以及日常教學管理平臺等的數據系統,在成績管理、學生選課、學業預警、教學管理、學校決策等方面充分運用大數據以提高課程管理水平,如圖1所示。數據分析使得課程管理工作變得靈活、多元和具有前瞻性,在有效課程管理的課程體系設計、課程實施過程、課程評價制度三方面,通過構建學校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保障課程管理工作及時、準確和高效,促進了高校課程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充分應用數據分析技術得到的數據資源,對其隱藏的有價值信息進行分析提取,為學校的課程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4實施途徑
數據分析改變了傳統的課程管理模式,大量數據的積累以及數據分析技術的運用,使得教師更加方便了解學生學情,課程的管理不再僅僅依靠課堂,還能通過網絡進行信息收集,集合多種數據來制訂合理的課程管理方案,極大地簡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研究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針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過程性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全面了解“互聯網+”時代學生的特征,對學生個體進行全面分析,研究了數據分析在有效課程管理中的應用方式以及效果,以此有針對性地改革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手段及教學評價,通過數據分析展示教學效果,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疫情期間,學生不能正常返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線課程涵蓋了絕大部分課程,通過使用智慧校園中學習平臺的功能,展開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化教學,全面開展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各教學環節的改革創新。課程過程數據包含訪問次數、訪問時長、預習視頻、課前問題、討論、課堂互動、課堂測驗、作業、問卷、搶答等,平臺極為詳細地記錄了豐富多彩的教學過程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同一門課程,教學活動數量與班級平均分成正比;學習平臺視頻觀看平均時長及學習平臺平均訪問次數與班級平均分成正比;同一課程近似訪問次數和訪問時長情況下,平時不間斷訪問學生平均分明顯高于課堂突擊式訪問學生平均分。由此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專注度,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增加課前課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課程不間斷關注度,更好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
5總結
本文提出充分運用學校已有大量學生、教師和就業數據,基于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改革傳統的課程管理模式,從課程體系設計、課程實施過程優化、課程評價制度改革三方面進行有效課程管理思路的探索,以期實踐課程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為高校課程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保障,為高校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
參考文獻:
[1]湯鳳蓮.臺灣高校課程管理與改善機制的特點及啟示[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9):137-140.
[2]劉星.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與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7(11):38-39,56.
[3]王鑫家.大數據思維在高校學生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撐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7):47-50.
[4]倪雄師.基于大數據時代校園管理信息化的創新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0):8-9.
作者:司蕾 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