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設計理念在環境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環境藝術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其在發展中的主要內容是自然與人類社會和諧關系的建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斷向前推進,當前環境設計中,生態設計理念由于其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以環境設計及生態理念的含義為切入點,對環境藝術中生態理念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為環境設計工作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設計;生態理念;應用;原則
人類社會在經歷工業文明之后,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各類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環境保護,進而使生態環境愈加惡劣,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態理念由于其提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重要內容被人們所重視。人類社會要得到可持續發展,就應將環境設計中生態理念落實到各個行業當中。加大對自然資源的節約力度,盡可能選擇耗能低且可回收利用的資源開展各項活動。
1環境設計和生態理念的含義
1.1環境設計
環境設計指的是在設計工作實際開展中,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使環境、藝術、設計三項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同時還需保障三者各自的獨立性。而開展環境設計活動時,應進一步加大對環保材料的應用力度。不但要根據各項活動的實際需求,合理降低材料購買成本,還應保障環境設計中的美感。
1.2生態理念
在環境開發設計活動實際開展過程中,離不開生態理念這一重要內容。具體而言,生態理念指的是在不會破壞設計美感的同時,將生態理念全面貫穿整個設計工作中,充分發揮各項資源的優勢,全面降低能源損耗。
2環境設計中生態理念使用原則
隨著我國城市化活動不斷推進,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自然環保的生活,而環境設計人員應將生態理念這一元素充分融入到設計工作當中,為人們開創一個自然舒適的生長環境。
2.1以科學技術為中心
在開展設計活動時,要想保障設計質量及效果,應始終堅持科學技術這一重要原則。縱觀環境設計工作的發展,任何一個階段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隨著各項科技的持續突破,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到了環境設計工作當中,并且極大地促進了環境設計的發展,有效保障了人們的健康。
2.2尊重自然規律
在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應全面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若不滿足這一原則,人類社會將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
3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
3.1加強設計的環保性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保這一理念關注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促使環境設計工作進步,環境設計應緊密結合生態理念,不僅可有效改善居住的生態環境,還能大幅度降低資源耗費,有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應加大對低碳生活、能源消耗等問題的研究力度,并通過合理地設計體現出來。為此,環境設計活動開展應始終牢牢把握生態理念這一重要內容,將藝術與生態的各項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實現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分類再造,有效緩解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最終達到廢物的回收利用以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等重要目的。
3.2運用現代化生態技術
在環境設計過程中,為有效保障質量,應根據設計活動的實際內容,將生態理念與現代化技術有機緊密融合在一起。具體而言,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通過仿真模擬的方式查看設計活動的最終效果,結合仿真結果針對性修改設計工作,更好地發揮各類材料的作用,全面減少破壞周邊生態環境,達到保護環境這一終極目標。在配置景觀植被的過程中,應根據各個區域的氣候、地質等因素合理選擇。在尊重客觀規律的情況下,加大植物的種植力度,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3科學使用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的應用可以使環境設計方案更加合理。為此,在環境設計活動開展時,應加大研究調查力度,深入研究周邊的生態環境、地勢、天然材料,并通過合理設計盡可能應用天然材料。如城市主題公園可利用鵝卵石這一天然材料鋪路,不僅可保障公園的整體美感,還能讓人們在公園散步休閑過程中與自然更加親密地接觸。應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方式合理選擇天然材料。在環境設計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要想使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將其和環保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盡可能選擇可以多次回收利用的環保材料。除此之外,應時刻觀察科技動態,對科技前沿加大關注力度,詳細分析各個地區的地理環境情況,根據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設計。設計時進一步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在保障設計美感的同時,為生態環境作出更多的貢獻。在實際施工中,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問題,防止施工中出現材料的浪費,創造出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將生態理念全面融入到設計活動當中。
3.4合理使用土地
當前,土地資源較為緊張。環境設計活動最重要的內容,便是合理規劃土地,充分發揮出土地資源的作用。合理設計不同建筑物之間的間隔,并且充分利用空余位置。在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的同時,使城市環境變得更加有生機。除此之外,在土地規劃活動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建筑物施工以及在后續使用中對土地的利用程度以及污染情況。要根據不同建筑物的實際使用特點進行合理保護,使其在使用中全面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不但要降低后期維護成本,還應防止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相關部門應通過各個渠道向人民群眾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使人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規范自身行為,全面減少土地污染。
3.5堅定生態信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環境問題開始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人民群眾逐漸重視環保。在開展設計工作時,應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結合實際需求及具體特性,在設計中全面融入生態理念,有效減少生態環境污染。要想提升環境設計工作水平,就應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生態理念,以科學發展為工作的重要指導,在各項環節中全面融入生態理念,加大綠色材料的應用力度,并通過各類途徑,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開展環境設計活動時,可采取必要的方式優化原有景觀,最大程度保障不同區域動植物的原有特征,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尊重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全面減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環境設計工作中,還應進一步加大對人文關懷的關注力度,結合各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及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合理設計其外觀材質等,使設計更具針對性及個性化,充分迎合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對殘障人士、老人、孩子等群體應增加人文關懷,如在設計兒童房時,盡可能減少家具尖角,防止磕碰。老人房設計應根據老人的活動狀態及身體素質放置一定數量的植物。具體而言,為了促進老人的身體健康可選擇可凈化空氣且能讓人心情愉悅的植物,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質量,保障其居住環境的舒適度,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保障其精神需求。由此可見,在環境設計中應加入更多的生態理念,使人們在貼合大自然的環境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全面體現環境設計的人本思想。環境設計對城市的規劃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開展設計活動時,要始終牢牢把握生態理念。全面結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將生態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環境設計中,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活動取得更好的發展,有效滿足高效、循環、可持續等重要原則,為人們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
4環境設計中生態理念的融合
4.1融合生態理念,確保環境藝術設計先進性
為了全面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原生態、綠色、低碳等理念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生態理念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重要理念,對提高環境設計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有效融入生態理念可有效創新環境設計工作。如為房屋中添加更多的智能家電,使空調系統、供水系統等具備更加強大的控制能力。隨時讓人們通過管理端的相關數據有效控制家中各電器,大幅度降低電能、水資源的消耗,為民眾帶來更多便利。
4.2融合生態理念,體現社會人性化關懷
當前在城市建設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人性化建設理念。人性化指人與外部環境和諧相處,使人民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安心舒適。通過在環境設計中融入生態要素,可更多地體現社會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如在城市道路設計中設置盲道,在保障盲人出行的情況下,使人與環境更加和諧。此外,在開展環境設計時,還有很多體現環境和諧及人文關懷的設計內容,如殘疾人特殊通道、老幼病殘專座;在花壇邊設置護欄,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可有效改善社會生態。
4.3融合生態理念,改善國家形象
國家形象和社會建設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力度,為人民群眾打造更加舒適便利的生存空間,有效提升國家形象。當前,國家形象與社會建設活動的人性化、美觀度等要素有非常密切的聯系,而生態自然是影響國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為此,在環境設計時,應加大生態理念的融入力度。無論任何類型的環境設計工作都可充分體現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也讓國內民眾看到了國家對生態重建的強大信心。為此,無論是工程建設還是城市發展,都應全面把握這一重要趨勢,建立更加和諧友善的國家形象。
5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加大生態理念的融入力度可使人與自然更好地相處,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徐波 盧曉萌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