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企業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國家對加快內部審計制度創新完善以及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體要求,針對當前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短板,提出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建議。
近年來,國家加快了內部審計制度創新完善的步伐,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推動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有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發揮審計促進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保障作用,強化審計的監督作用。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標志著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2018年3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組建成立,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要求調動內部審計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水利企業更是要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
1當前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短板
1.1內部審計職能定位存在偏差
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發揮的效果,通常受到公司領導對內部審計重視程度的影響。對內部審計職能定位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內部審計監督效果的發揮,導致審計不到位或審計越位、錯位的發生。有些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重要性認識不足,內部審計職能下設在公司財務部或者紀檢監察部,內部審計在公司內部定位不高,影響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的配合程度和重視程度。另有些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效果期待過度,認為公司所有重大問題通過內部審計都可以被發現。但由于內部審計程序的局限性、審計資源的有限性、審計人員專業判斷的準確性等因素的影響,審計報告成果與公司領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1.2內部審計專業人員力量不足
內部審計工作具有業務范圍廣、專業要求高的特點,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經驗,了解業務領域相關方針政策、規章制度。目前,水利企業存在未配置專職審計人員的情況,也存在其他部門轉崗的內部審計人員,未經內部審計培訓導致專業性不足的情況等。內部審計隊伍建設不足,直接影響著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
1.3內部審計信息化進程較緩慢
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內部審計效率,提振內部審計效果;縮減審計抽樣、資料搜集的時間,節約人力成本。目前,水利行業內部審計信息化進展緩慢,普遍采用傳統審計方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由于內部審計傳統抽樣方法的固有局限性,在對風險隱蔽性更強的數據資料開展審計時,傳統審計抽樣方法難以發揮作用,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難以有效深入。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基礎是企業信息化建設,而大多數水利企業除財務信息化和辦公系統信息化之外,在投資管理、運營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較為滯后,導致內部審計沒有審計數據資料基礎,無法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開展工作。同時,水利企業存在內審人員信息技術水平欠缺、信息化技能不足的問題。水利企業內審人員多數是財務出身,對計算機技術缺乏了解。在信息化進程中,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學習必要的計算機知識,使自身的技術水平能夠達到熟練運用信息系統的程度。
2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措施
2.1保證獨立性,完善監督機制
內部審計獨立性取決于公司領導的重視程度。只有公司領導重視內部審計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環境、人員配備、履行職能、資源支持等,才能更加引起被審計單位的重視,更好地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更有效地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近年來,內部審計目標從“財務審計為主”轉變為“財務審計與管理審計并重”,內部審計職責范圍增加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建議功能。內部審計可以通過開展內控風險評價、專項審計等工作方式,提升公司風險管理意識,完善審計監督機制。
2.2強化隊伍建設,轉變工作方式
內部審計涉及公司各項業務工作,需要審計人員在掌握專業審計知識的同時,掌握公司各個方面的情況。因此,水利企業在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的同時,可以通過聯合審計、資源共享、分級管理等方式強化內部審計力量。采用聯合業務部門共同審計的形式,既可以彌補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知識的缺陷,又能讓管理職能部門轉換角色,了解子公司實際業務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思路和管理方法。通過與管理部門、監督部門協同管理、資源共享,可以提升監督信息效率,實現各項監督業務的有效聯動,形成監督合力,共同推進監督效果。實行分級管理、重點審計。水利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負責組織開展全級次的審計工作,采用集團公司負責二級公司審計、二級公司負責下屬子公司審計的方式分級開展監督管理。同時,突出審計重點,對于公司重點領域、管理層關注事項、高風險領域、“三重一大”等事項,重點開展專項審計監督工作,將審計資源投入到水利企業管理最重要、最迫切的事項中,實現審計效能最大化。
2.3加快信息化建設,發揮監督效果
內部審計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加快審計效率,實現審計全覆蓋。但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立依賴于企業全面、完善的運營管理數據資料。因此,應該大力推動企業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夯實內部審計信息化基礎。內審人員需要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加快掌握信息化技能。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不要局限于審計的各個功能要素,而要全面考慮各個業務的關聯性和相互作用,從而使審計評價更加準確、系統,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水利企業的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澎.強化企業內部審計監督的思考[J].江蘇社會科學,2006(S2):21-22.
[2]徐玉德.我國內部審計制度四十年變遷回顧與展望[J].中國內部審計,2019(2):34-39.
[3]王愛華.淺議審計信息化與審計組織方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6(6):225.
作者:許丹昊 單位: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