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灌區水利可持續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灌區水利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多渠道爭取資金,落實規劃設計;逐步優化重組人才隊伍等灌區改革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灌區水利;可持續發展;改革
1灌區水利現狀
1.1工程設施現狀
1.1.1工程老化逐年加劇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受當時時間緊、任務重的客觀條件限制,導致工程質量參差不齊,目前部分工程通過不斷的維修、加固維持運行。
1.1.2現有的工程設施與運行管理不相適應工程設計標準未能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管理技術發展的因素,目前部分工程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1.2工程運行管理現狀
目前工程的運行管理主要依靠人工進行。一般都采用對干支渠道進行劃段,責任到人,人員巡查方式進行管理。平均每人劃分3~5km的渠道責任段,負責本渠段上的運行管理包含的所有項目。干渠長度基本上在15~30km,動態調整時水位傳導在6~10h,整個系統輸水、分水、配水、用水產生不可預見的反應與波動,這一系列過程都需要人工進行調整,運行管理壓力大、效率低、效果差。
1.3工程效益現狀
灌區主營收入來源水費、多種經營,政策變化之后其他多種經營基本上被取消。由于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維修成本逐年增加,加之水費的計量和收取難度較大,收支難以平衡。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工程主體與配套設施不能滿足管理運行需要
2.1.1工程設計質量不高,標準過低絕大多數項目在設計時由于時間較短、分項工程過多,為趕工期在缺乏現場資料和整體設計的情況下,套用過時的標準化圖紙、方案完成設計,導致設計缺乏前瞻性。選用的標準基本沒有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只進行了原有的工程輸水、控制設施的更新設計,實施中對于發現的問題由于變更手續較多、審批嚴格,沒有進行設計變更,使得工程與配套設施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管理運行的需求。
2.1.2工程建造質量參差不齊同工程設計一樣,由于施工期短、分項過多、量大面廣,實施時在與灌溉無法有序銜接的情況下,又進行了工期壓縮和標段的二次拆分等措施,不斷調整施工組織設計,建造期間的施工、監理、相關協調在較為復雜環境下開展,導致建造質量參差不齊。工程運行至目前,“跑、冒、漏”現象較為普遍,存在安全隱患,運行成本和維修壓力較大,經濟效益逐步下滑。
2.1.3信息化配套設施缺失運行管理系統沒有配置信息化設施。一是原始的水情數據不能同步,水量調配難度大、周期長、效果差。二是不僅原始數據測記誤差較大,而且誤差相互之間差別也比較大,數據的一致性難以保證。三是計量水量無法實時觀測,尤其是結算水量準確性不能保證,協調難度和成本不斷增加。
2.2工程自身效益失衡,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2.2.1運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一是工程老化逐年加劇,維修養護面不斷增加,運行維修成本上升。二是沒有信息化設施,無法壓減管理人員,人工費用不斷上漲,使得管理人工成本逐年上升。三是灌區水利事業性工作較多,占用大量的管理人員和共用資源,進一步加大了成本。
2.2.2水費收繳存在流失現象一是拖欠水費累計數額大。由于各類因素每年產生拖欠問題,無法通過協調和法律方式有效解決。二是由于動態調整水量、流量波動、計量誤差造成供多繳少,產生結算水費的流失。水費流失制約了水事環境的良性發展,影響了工程經濟效益核算,間接助推成本的上升。
3灌區改革發展的對策
3.1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
一是進行灌區的系統化、模塊化規劃。整體上要包含取水、輸水、配水、用水、計量、結算、調度運行模塊,缺陷、維修、人、財、物工程管理模塊,與灌區辦公系統對接模塊,用水戶信息化管理外部模塊。二是工程設計充分考慮管理需要進行系統化設計。數據采集使用通用標準,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終端與系統信息化配套,預留升級端口。三是注重整體設計與局部設計的配套相容,符合長周期漸進式的可更新升級要求。
3.2多渠道爭取資金,落實規劃設計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投資較大,解決資金是項目的首要問題。應借鑒其他行業經驗,在政府指導和支持下,多渠道爭取資金。一是積極進行項目儲備與申報,盡力爭取國家、地方的水利投資。二是考慮先期試點引入社會資金與技術,分步推進規劃的實施。三是以試點為基礎,通過科學評價其效果,爭取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直到灌區全面推廣。
3.3逐步優化重組人才隊伍
一是對現有人員結合事業單位改革退休政策能退則退,同時針對灌區發展規劃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培訓,傳統崗位漸進式退出,有效推進管養分離。二是在系統規劃初期按需引入技術人才,為系統建設、運行維護、內部培訓提供支持。三是逐步推行工程建設社會化采購,撤銷相關機構和崗位,逐步優化重組人才隊伍。
4結語
灌區水利必須轉變思想,分析發展中的問題,在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和規劃,有序分步的推進落實改革措施,依靠灌區自身逐步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達到灌區水利事業發展提質增效、規范運行的目的。
作者:公付保 單位:甘肅省臨澤縣板橋水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