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混凝土施工在水利水電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能提升其施工質量,有效延長水利水電工程產品的使用年限,因此混凝土施工技術有重要位置,該文將從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應用、在水閘建設中的應用、混凝土大壩施工、大壩接縫灌漿等多角度出發,并結合具體施工案例進行分析。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利水電
0引言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高低可直接影響整個工程建設水平,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實施。目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中該技術常常因老化、水利負荷而產生質量問題,不僅會給水利工廠的正常運行帶來麻煩,還可能引起嚴重的安全事故。
1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技術要點應用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使用深基礎澆筑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對距離較近的淺基礎工程造成破壞,減少操作工程量。在水利工程建設澆筑時應該先進行體積大自重大的項目,后進行體積小自重小的項目。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在澆筑過程中體積自重較大部分牽動相鄰自重輕部分的情況,又能及時沉實基礎物。在工程建設期間應該先對高度較大且澆筑次數較多的部位進行澆筑,防止其對高度較小的建筑物施工產生干擾。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確定施工程序之后,需要對主要部位進行澆筑,然后在對其他部位作業,在保證重要部分質量的條件下使用穿插的方式來澆筑。同時想要科學使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就需要加強對澆筑、振搗質量的監控,在澆筑之前需要先檢查鋼筋、模板等,保證其符合混凝土澆筑條件,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是分層分塊方法的話,需要根據具體鋼筋的密集程度和結構特征來決定逐層高度,在控制分層高度時,通常是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長度的1.25倍,若采用的是平板振搗,就需要對分層厚度控制,在澆筑過程中保持連續性,必須出現間隔時則盡可能減少時間間隔,確保在上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可以繼續施工。振搗通常分為2種,例如:工程量較小時采用人工振搗,若工程量較大則可使用機械振搗。
2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閘中的應用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水閘施工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鍵水工建筑物。水閘是由上下游連接段和中間閘室組成的。上游連接部分又可以細分為防沖槽、防坡等,中間閘室也包括了底板、閘門,下游連接段則包括消力池等部分,因此水閘施工程序較為復雜,所以對地基處理技術要求很高,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程序。水閘底板部分施工內容有模型的設立、鑄造鋼筋、腳手架假設與混凝土施工等環節,通常在澆筑底板之前,需要為了找平地基面或保護地基而在軟土地基上鋪蓋8cm~10cm的素混凝土墊層,底板模型設立需要在水閘周圍設立測模板。為了防止底板層面在澆筑過程中出現沉降現象,混凝土強度需要與澆筑部位相同并在其表面構成麻面,同時在預制混凝土的死冷狀態下將鋼筋固定住,使用鉛絲幫吊在底板腳手架上從而避免鋼筋變形,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依據工程特定要求來確認底板澆筑的厚度與其鋼筋分布距離等,還要保證混凝土強度滿足施工需求,杜絕出現冷縫,降低施工質量。其次,混凝土技術在水閘閘墩的施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閘墩在有高度、薄厚、工作面上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在對其施工縫進行混凝土澆筑,重要難點在于閘槽混凝土的澆筑,固定模板技術是特定閘墩混凝土施工工藝,主要可利用建立模板來縮小其垂直度與厚度之間的誤差。立模式應該注意前后順序,先立兩側平面再立兩側圓頭模板。
3大壩施工中分塊澆筑與接縫灌漿
當前,大壩澆筑通常使用混凝土技術,所以工期無法一次性完成,需要對壩體采用分塊進行作業,可分為縱縫、錯縫、通倉3種方式。縱縫澆筑方式操作比較簡單,對周邊干擾較小,但是需要保證大壩自體完整性后才能進行作業,而且操作工程比較復雜,澆筑模板的任務量大。錯縫分塊澆筑技術是根據大壩中高度與方向交錯中的縫隙進行澆筑,其對溫度沒有特殊要求,澆筑塊比較小,但施工過程中,各澆筑塊之間相互制約可能對整體施工過程起到干擾。而通倉澆筑方式通常不需要設縱縫和埋冷卻水管,可以完全按照大壩中壩段來進行混凝土分層澆筑,該澆筑技術對于溫度要求較高,需要技術人員對其嚴加控制,通倉分塊澆筑長度較大且容易出現溫度縫隙,但是該技術操作時澆筑面較大,過程機械化,所以施工速度占優勢。縱縫接縫灌漿處理可以保證有整體性規定的大壩完整度,一般混凝土大壩接縫灌漿布置方式可以分為重復灌漿、盒式灌漿、騎縫式灌漿3種。重復灌漿布置方法是因對管道不堵塞從而能進行重復灌漿,而盒式灌漿廣泛使用在縱縫灌漿中,該技術在來回灌漿時都不堵塞管道,所以操作起來質量較高,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會耗費較多管材。騎縫灌漿方式更加具有擴散性,因此灌漿更加流暢,而且升漿平均,不容易堵塞管路。接縫灌漿在工程建設中通常屬于隱性工程,所以對相關工藝與操作技術要求嚴格從而保證施工過程質量,想要預防壩塊變形,就要在其接縫灌漿過程順序上,根據水泥結石與壩塊的受力程度進行考慮,通常使用先橫峰后縱縫灌漿,根據具體壩塊側向穩定性也可以先縱縫灌漿后橫峰灌漿,當時需要主要,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對橫峰縱縫同時進行灌漿。
4具體工程施工方案
我國某水利水電混凝土大壩工程里,其拱壩建基面高度為470m,最高點可達到108.4m,是雙曲拱壩,壩軸線的長度是284.1m,壩段可分為16個。頂部厚度4.5m,底部厚度為20.1m,比例為0.18。在開展澆筑施工作業時,因施工導流影響,工作人員任務量較重、強度較大,需要對工程技術進行合理安排,從而達到工程要求。首先應建立科學的施工方案,從合理運用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工程設計人員掌握水利水電施工時的相關設計理論,依照總體情況進行設計,應做好前期勘察設計工作,了解工程資料,從而達到環境與施工之間的有效連接與協調。目前,BIM技術已經逐漸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被應用,利用BIM技術中的三維可視化功能與參數功能可以對工程質量嚴格把關,為其提供質量保證。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工作,養護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合適的溫濕度,從而確保混凝土能夠不受到外界的溫度變化而出現冷縮、干縮等問題。對水泥水化作用進行充分利用,從而達到工程要求的強度與耐久性。對其進行養護是要縮短表面與工期的接觸時間,對混凝土的暴露表面及時保濕覆蓋,避免表面的水分揮發,一直到終凝。需要加強對混凝土養護工作的重視,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執行,對于重點部位或有具體要求的部位可延長養護時間,并由專業人員進行信息記錄。
5結論
我國經濟水平不斷上升,建筑行業也在飛速發展,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工程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準確地掌握技術要點,并進行合理應用,從而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與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馬信,孟凡華.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5):291-292.
[2]連新強.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2):356,358.
作者:許正明 單位:舟曲縣水務水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