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可持續發展中水土保持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可持續發展是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我國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嚴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推動水利可持續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特點及其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以期為相關水利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水資源短缺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之一,要想滿足人們生活用水的需要,水利部門就要以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應用為前提,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方針,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的作用[1]。我國的水土流失現象導致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淡水資源逐漸枯竭。因此要大力推進水土保持工作,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
1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特點
在人類破壞以及自然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我國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為了減小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相關部門采取了各種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指通過修建各類水土治理工程達到水土保持的目標;生物措施指采用林草植被措施進行綠化,是減少地表土壤侵蝕的一種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具有3個特點:一是涉及較多的學科領域,如水利、法律以及地質等。二是差異性較大。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領域土質不同,自然條件更是存在較大差距,加之受到經濟水平、土地利用水平以及社會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差異性更為明顯,因此需要水利工作人員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考慮到差異性,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率。三是綜合性較強。水土保持措施涉及財政、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等諸多部門,需要通過大量的協調工作,爭取各部門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2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長足發展,同時保證水資源與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水利工程效益。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利的發展,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有效保護環境[2]。
2.2降低洪澇災害發生概率
目前,我國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在增加植被覆蓋率的同時提高了土壤涵養水源。降水量增加可以使更多水分進入到土壤中,若遇到暴雨天氣,更多的水通過土壤滲透到地下,達到降低洪峰的效果,降低洪澇災害發生的概率。若地表水枯竭,土壤中的地下水就可以發揮自身作用進行補救,穩定地表徑流量。因此,水利工作人員應科學做好水土保持規劃工作,從思想上提高對水利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深入分析我國發生水土流失問題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2.3提高水資源質量
從水資源開發與利用角度進行分析,植樹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當雨水汛期來臨時,植被能減少土壤流失量,降低土壤中包含的農藥等對人體有害化學殘留物流入河流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資源質量。水利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可通過增加植被覆蓋率的方式治理水污染,同時有效保護水資源。
2.4提高河流泄洪能力
水土流失使水流中含沙量不斷增加,大量的泥沙跟隨水流進入到河道中,不僅抬高了河床,造成水位上升,而且使河流蓄水防洪能力降低,給周邊居民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3]。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問題,減少泥沙流入,提高河流蓄水防洪能力,最終降低對水利工程的危害。比如小浪底水庫,該工程是調節黃河水流的主要途徑,當汛期來臨時可調節水量或蓄水,避免汛期時水量較大導致下游出現洪澇災害。此外,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發生山體滑坡與泥石流等危害,從而保證人民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
2.5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目前我國人均可用水量較少,淡水資源逐年減少。水利部門采取各種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對區域內的水資源以及水環境進行調節和保護,增加水資源的價值,保護水環境,進而提升水質,在這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3結束語
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耕地減少、土地沙化、沙塵暴頻繁發生,惡劣的生態環境給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影響。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夠促進我國水利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敏.淺析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應用能源技術,2016(4).
[2]李曉靜,孟令寬.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0).
[3]趙國秀.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山西農經,2018(5).
作者:羅海霞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窯店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