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安全性作為食品的最基本保障,一定要得到重視,更要加強對其供應鏈的管理。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問題,并對食品供應鏈跟蹤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優化管理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在促進發展經濟的同時保障食品安全。
關鍵詞: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
近些年,食品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質量安全問題,因此,食品的供應鏈管理也引起了重視,食品安全的概念比較豐富,涵蓋食品衛生、質量以及營養等各項內容,食品的種植、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環節都會影響食品的質量與安全,食品供應鏈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跨國界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面管理,保障食品的質量與安全。
1食品安全問題
1.1食品源頭問題
食品源頭是食品供應鏈的首要環節,食品源頭的質量影響著食品的質量,保證源頭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食品源頭問題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植物性食品原材料生長過程中需要施加有機肥,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有些人為了促進植物的快速生長,會選擇施加化肥,導致土地板結或者植物內殘留化肥等,影響了食品原材料的質量與安全。為了防止蟲害侵襲,保證食品原材料的產量,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施加一些農藥,導致食品原材料被污染,隨著害蟲耐藥性的提高,農藥的使用量也會不斷增加,致使毒性越來越強,在植物內殘留的量也有所增加,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②飼料添加劑或者獸藥的使用,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新時代,社會比較追求效率,對于養殖業來說也是一樣,為了加快家禽家畜等的養殖速度,通常會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催熟劑,或者為動物注射抗生素等,而這些動物作為肉類食品的源頭,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對食品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的影響。③重金屬污染和水污染現象,一些工業用水的不當處理或者垃圾的隨意堆放等,使得化學元素污染越來越嚴重,一些重金屬經過土壤和地下水進入到湖泊河流中,使水產動物受到安全侵襲,再經過水產食品進入到人體內,帶來嚴重的健康威脅[1]。
1.2食品生產加工問題
主要分為2個方面:一方面是食品的生產加工問題,另一方面是食品包裝問題。我國人口較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作坊比較多,而且分布比較廣,全面監管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有很多食品加工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加工環境較差,或者根本不符合相關衛生標準規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也與國家標準不相符,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于食品包裝的管理也存在不足,市場上一次性包裝袋的使用需求還是很大,很多小商小販為了方便,直接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裝一些熱湯食物,在高溫影響下,包裝袋中的塑化劑直接進入到食物中,然后進入人體,經過長時間的堆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害,十分危險。
1.3食品流通問題
主要分為兩個方面:①食品的運輸和儲存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所吃的食品來自世界各地,雖然比較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遠距離運輸食品,在運輸的過程中食品比較容易變質、腐敗,也會污染其他食品。食品的儲存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牛奶的保質期比較短,很多無良商家為了利益,會私自修改保質期欺騙消費者,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②食品銷售問題,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或者缺乏辨別食品好壞的能力。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辨別食品包裝完整性,防止其出現漏氣現象。要辨別食品色香味,檢測其新鮮度,提高食品新鮮度識別能力,保障食品消費安全。
2食品供應鏈跟蹤管理的重要性
有利于食品與農產品的差別化營銷,結合食品質量安全中的細小特性,區別食品類型和農產品類型,市場上有些食品的質量難以直接判別,不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例如:轉基因食用油,如果不進行標識,就難以辨別其是否為轉基因食品,所以要對食品進行細分并進行跟蹤管理,從而進行差別化營銷。有利于食品質量安全跟蹤,并有效減少召回成本,食品供應商具有較強的經濟驅動型,一旦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就會及時采取措施防止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而食品供應鏈的跟蹤系統能夠幫助食品供應商縮短確認問題的時間,或者將相關標識信息印在食品包裝上,方便消費者進行辨別認定等,當某種食品發生問題時,這些標識就能充分發揮跟蹤作用。
3食品供應鏈優化管理策略
3.1建立安全預警和食品跟蹤制度
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要制定檢測標準、改進檢測技術,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體系,做好宏觀預警管理與微觀預警建設,以便更好的應對食品安全危機,只要發現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就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做好預警處理,不能等到發生嚴重損害時才采取行動。另外,要完善食品跟蹤制度,加強對食品供應鏈中供應、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監控跟蹤,建立追查制度與食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實現對從原材料供給到流通的各個環節的追查,進一步保證食品安全。還要建立食品安全方案管理制度,對食品的所有生產加工信息進行準確記錄,如果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污染事故,檢驗機關要及時進行調查,各企業要全力配合,對于發生安全問題的食品,尚未流通的要進行集中銷毀處理,已流通的要及時召回,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害[2]。
3.2供應鏈企業縱向協作,實現高效管理
供應鏈企業的縱向合作包括:及時反饋食品的生產銷售信息、發生安全問題時及時進行食品召回等,這些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供應鏈各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供應鏈體系,利用信息平臺進行交流,加強信息的流通,在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后,一定要及時告知上下游企業,協同配合,應對食品供應鏈危機。以食品加工企業為核心,強化食品生產機構以及供應基地的建立,下游也要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包括流通商、零售商,建立合約關系,合約中明確規定食品質量問題責任,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另外,要完善食品供應鏈中的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實現食品的集中采購、統一配送,有助于統一管理,使其質量符合標準規定,充分發揮現代物流的追溯作用,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例如:建立第三方物流,建立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集團,建立物流產業發展示范基地等,在物流運輸過程中配備冷鏈系統,方便食品的冷藏,使生鮮食品的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都處于低溫環境下,有效防止食品變質。強化食品供應鏈設施建設,實現供應鏈的高效管理,促進食品的安全發展[3]。
4結語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事件,關系著國家的長期發展,對于普通人民群眾來說,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與身體健康、智力發展等息息相關,所以一定要保障食品的安全。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是全世界都要謹慎應對的問題,做好食品質量監督與供應鏈管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陶清源.我國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與監督管理[J].食品安全導刊,2020(6):24.
[2]宋寶娥.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在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以乳制品供應鏈為例[J].中國乳業,2019(11):74-80.
[3]耿傳雷.食品科學與工程中的食品安全與供應鏈[J].食品安全導刊,2018(15):10,12.
作者:黃鉅源 單位:東莞石龍津威飲料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