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的國際稅收策略選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際稅收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通過分析我國在國際稅收競爭中的不利因素、制度缺陷,提出我國應對國際稅收競爭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稅收;新形勢;策略
1我國在國際稅收競爭中存在的問題
1.1經濟發展不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增速明顯,但也隨之暴露出了諸多問題。相對于一些發達經濟體,我國整體經濟發展處于不均衡狀態。另外,相對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言,我國政府對于市場的干預較多,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1]。我國是制造業大國,FDI流入的主要行業也是制造業。外資流入雖然擴大了我國商品的進出口總額,但同時也增加了對外資的依賴。然而我國企業的技術工藝還未能達到高水平,一旦外資大量撤離,將給我國的經濟運行帶來巨大風險。
1.2我國稅收制度存在缺陷,降低了國際稅收競爭力
就我國現行稅收制度而言,標準稅率較高,出口退稅不徹底。在全球減稅浪潮背景下,我國企業產品尤其是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各國為維護本國稅基,國際間稅收的協調與合作逐漸加強,這使得我國現有的稅收制度和政策面臨著新的挑戰。
1.3稅收優惠形式單一,影響了我國稅收政策作用的發揮
我國吸引外資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有降低稅率、減免稅收和退稅等。大多屬于直接稅收優惠政策,間接優惠政策如稅收扣除、加速折舊、準備金制度、稅收抵免、盈虧相抵和延期納稅等措施則很少使用。對納稅人而言,如果其居住國沒有采用稅收饒讓政策,那么納稅人則無法享受直接稅收優惠政策的福利。如果我國沒有實施間接的優惠政策,則納稅人不享受優惠政策,不利于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
1.4我國與各國的稅務信息交換不及時
我國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較晚,與其他國家的稅收合作也較少,并未形成有效利用國際稅收相關數據的機制,導致我國在參與國際稅收競爭時處于不利地位。
2.1制定、優化稅收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在此經濟形勢下,我國既需要將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方式、高新技術人才“引進來”,彌補我國在經濟發展中的不足,又需要鼓勵我國本土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中。稅收政策是外商投資的區位決定因素之一。因此我國在制定稅收政策時,除了要考慮自身情況,還要結合外商的情況,確保我國的稅收政策具有競爭優勢。同時,要關注國際上其他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在保證我國稅收政策相對穩定的同時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國際新形勢。過度進行稅收競爭會導致相關國家的報復性行為,引發“貿易戰”。在制定國際稅收時,不應一味追求稅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惡意稅收競爭必然導致兩敗俱傷,不符合我國發展戰略。為避免稅收競爭帶來的不利影響,當我國與其他國家發生稅收沖突時,應盡量采取稅收協調的方法解決爭議,同時要協調制定顧全大局的針對性對策。
2.2提供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競爭的手段主要有避稅地、降低整體稅率和稅收優惠3種。我國在選擇競爭方式時要充分與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相結合。首先,避稅地模式不適合我國內陸地區。國際避稅地需要同時具備政局穩定、稅收負擔低、設施完備、政策完善、保密措施嚴密等基本條件。對于我國而言,雖然我國國內政局穩定,但是我國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另外,我國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需要龐大的稅收收入來維持,這就導致我國不能成為國際避稅地。其次,目前我國企業所得稅為25%,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稅收優惠政策,我國企業實際所得稅低于印度、韓國及其他部分發展中國家。從整體賦稅水平來看,我國降低整體稅率空間較小,想通過降低整體稅率的方法來提高我國國際稅收競爭力的方法是不可行的。綜上所述,我國主要通過提供稅收優惠政策的方式來提高國際稅收競爭力。稅收優惠政策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可以根據特定區域、特定行業實施優惠政策。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外資流向我國需要發展和待發展的行業與領域,以此來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
2.3提高我國國際稅收競爭力的政策建議
2.3.1優化稅收體制(1)完善退稅機制。對出口型產品而言,我國現行退稅機制較為煩瑣,辦理手續較多。應通過網上申報退稅、手續數字化等方式,簡化出口產品的退稅流程,使我國產品可以真正不含稅進入國際市場,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優勢。(2)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特點,對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適應性修改,切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設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對稅收優惠涉及的范圍進行嚴格管控,不擴大、不縮小優惠范圍,確保政策達到效果。
2.3.2加強國際間稅收信息共享國際稅收競爭日益激烈,有的企業采用各種方式避稅、逃稅。為了避免國家間不必要的惡性稅收競爭,我國應以共贏為目的,與國際建立稅收合作關系。(1)擴大我國的合作范圍,與各國簽訂協定,避免雙重征稅損害企業利益,彌補稅收協定漏洞,防止偷稅、漏稅現象發生。(2)成立國際稅收信息交流組織,促進各國稅收信息交流共享。不斷規范各國國際稅收管理,對違反稅收協定的國家和企業進行懲罰,形成良好的國際稅收環境。
2.3.3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便利國際稅收競爭的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跨國公司。“走出去”戰略是我國企業擴大其在國際市場份額的有力措施,可以提高企業利潤并尋找新的利潤點。“走出去”戰略既是我國全方位開放性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國企業應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為了促進我國企業“走出去”,從經濟產業鏈低端走向產業鏈高端,我國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支持,為實現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創造便利條件。
3結束語
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國際稅收競爭成為國家競爭中重要的環節。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不僅有利于我國吸引FDI,也代表我國的綜合國力。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具有優勢,我國勢必需要具有國際稅收優勢。在參與國際競爭時,應該與時俱進,調整稅收政策,保證現行國際稅收政策既能充分發揮我國的優勢,又能適應當下國際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鄧力平.國際稅收競爭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作者:閆芳芳 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