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宿舍文化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大學生寢室現狀調查分析
為了解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實際狀況,明確具體問題,尋求相應對策,筆者針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設計,并發放問卷119份,基本信息包括幾下兩點:
(1)回收有效問卷119份,其中性別為男性的大學生53人,女性的大學生為66人;
(2)各年齡段中以大二(45.38%)、大三(31.09%)為主,以大一(7.56%)、大四(15.97%)為輔。根據問卷反映的問題可從兩方面具體研究:影響因素、利弊分析。
(一)寢室文化建設影響因素
宿舍氛圍不和諧,室友關系難處理。據數據統計,在119位受調者中63.03%的人認為寢室不合理的作息習慣(如睡懶覺)是寢室文化建設中最大的阻礙因素,而多數人同樣認為衛生紀律不過關、沉溺上網、使用違章電器仍會影響寢室良好文化氛圍的建設(見圖2:大學生宿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而相對學習氛圍,調查結果顯示,43.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所在寢室的學習氛圍較一般,花費于看書學習上的時間較少,55.46%的大學生表示平日較多的時間用于上網。公寓集體活動的開展對寢室關系的建立有重大意義,但調查中發現50.42%的受調者表示只有部分寢室成員對公寓、班級等集體活動表現的積極,而不積極或沒興趣仍占據大部分人數。而此不利條件進而成為促進室友關系的障礙,62.18%的受調者認為室友關系較為融洽,但依舊存在小部分大學生認為室友關系不太融洽。寢室生活成為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消遣、看書娛樂成為寢室輕松娛樂的方式,但調查數據顯示,77.31%的受調者在上網中度過,58.82%的受調者在聊天或串門中度過,而寢室聊天中校園八卦占大部分內容,學習時事等較之較少。要放松方式
(二)寢室文化建設利弊分析
1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的現狀與建構
1.1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的現狀
民族院校目前宿舍文化的構建主要依托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開展,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學校團委、后勤產業集團每年都會舉辦宿舍文化節,各學院也有自己的宿舍文化節或文明宿舍評比。目前,全校的宿舍文化節已經形成很大規模,是我校學生活動中的精品活動。中央民族大學的宿舍文化節從2000年開始舉辦,今年已經是第14屆,從最開始單一的后勤產業集團主辦的文明宿舍評比,發展到今天由校團委、校學生處、后勤產業集團以及各院系共同舉辦的宿舍文化節,除了保留傳統的宿舍環境衛生、安全檢查之外,還以宿舍為單位組織多種活動,例如2001年的宿舍文化報評比、2004年的“宿舍聯誼活動”、“宿舍風情表演大賽”、2005年的“我型我show———宿舍大比拼”、2014年的“緣系寢室,幸福瞬間”主題攝影比賽、“家鄉情、宿舍情、民族情”主題征文比賽。這些活動從各個方面彰顯了宿舍個性文化,展示了文明宿舍風采,使同學們在展示、表演中,感受濃郁的宿舍文化。為了凸顯民族院校的民族性,2007年文明宿舍的評比中還加入了“民族團結”宿舍的評比,通過評比活動,樹立同學們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
1.2新時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模式的思考
通過對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現狀的分析,目前宿舍文化構建的形式比較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宿舍的主體性,彰顯宿舍文化的途徑也主要通過各種照片的展示,很多“新媒體”形式也沒有充分利用。結合民族院校自身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新時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1)充分發揮學院、班級在宿舍文化構建中的關鍵作用。目前宿舍文化構建的載體———宿舍文化節主要由學校進行統籌組織,學院、班級往往只是被動參與,但宿舍大多由同學院同班級的成員構成,若能主動發揮學院、班級在宿舍文化構建中的作用,通過在全學院或全班樹立文明宿舍的典范,可以給學院、班級的其他宿舍帶來更好的引導作用。
(2)豐富宿舍文化表現的形式,充分尊重宿舍的主體地位。先有的宿舍文化的表現大多通過圖片、表演等形式展現,沖擊力、影響力不夠,沒有體現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
一、隨著社會的變化和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高校宿舍文化建設面臨諸多挑戰
1.加強宿舍文化建設的思想意識不夠濃厚。長期以來,學生宿舍被普遍視為學生休息的場所,宿舍文化建設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2.宿舍管理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學院內沒有建立系統的學生管理隊伍,學生黨員和干部無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既定的宿舍管理實施細則未能得到有效實施。由于宿舍管理隊伍缺乏建設,很多既定細則在執行時無法得到實施。
二、以新近先進典型促發展的管理模式引入宿舍文化建設可以對宿舍文化建設起到引人矚目的成就
1.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主觀先進典型作用,選取優秀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參與指導宿舍文化建設,傳授經驗。首先,要實行黨員學生值班制:每個樓層每個晚上有數名黨員學生負責值班,讓需要幫忙的學生隨時可以到值班室尋求幫助。其次,實行黨員學生責任制:每個學生黨員都要負責一到兩間宿舍的示范和管理工作。學生黨員對指派到的宿舍要時時日日進行監督和管理。鼓勵同意宿舍的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真誠相待,引導全體舍友弓箭和諧健康的宿舍氛圍。學生黨員對指派的宿舍中學習或經濟困難的同學要進行及時的幫扶,學習上的困難及時輔導,經濟上的困難及時反映,心理上的困難及時交流,幫助困難學生重新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學生黨員還要對指派的宿舍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監督,教會宿舍成員如何保持宿舍干凈整潔,鼓勵宿舍成員爭創“文明宿舍”。
2.轉變宿管學生干部的管理觀念,本著為每一位學生服務的態度幫助每一位宿舍成員。學生黨員參與學生宿舍管理的核心在于為學生辦實事。公園的模范帶頭作用的關鍵在于黨員同學要本著為同學們服務的態度深入群眾,發動群眾并帶領群眾。做到以上方面,要首先做好學生黨員的思想發動工作。通過全體黨員會議,支部會議和個別談話等方式對黨員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黨員們對此項工作有充分而深入的思想認識,并對工作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在落實具體管理工作和分配任務時,要充分發揮黨員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黨員參與討論,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定崗、定時間,共同促進宿舍文化的進展。
一、當代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現狀
我國高校學生的精神面貌整體呈積極、健康、向上態勢,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大體是和諧、融洽、友好的。除了學習外,“大學生在宿舍談論最多的話題依次是大學生活、時政新聞、娛樂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員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理想,以及宗教信仰等,并能互幫互助,對宿舍具有家一般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識力不強,加之外界誘惑諸多,一些宿舍內潛存著文化低俗、庸俗等現象;此外,由于學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長背景、生活習慣等的不同,集體生活中難免時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腳之爭。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設。(四)宿舍行為文化方面。大學生的宿舍行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動較為豐富。多數大學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整理好個人內務,維護干凈整潔的宿舍環境。除學習、休息外,聊天、上網、玩游戲、聽音樂、看電影等是大學生宿舍行為的主要內容。此外,學生也以宿舍為單位參加班級、院系活動,成員間有很強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網絡、手機、電腦等的盛行,當代大學生對其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員間的關系;有甚者沉溺其中,嚴重危害著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見,不斷加強大學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設,讓學生積極健康地學習生活,業已成為各高校當下亟待處理完善之事。
二、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原則
建設大學生宿舍文化,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遵循主體性、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全員參與等原則。
(一)堅持主體性原則
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明確了學生是學校的權力主體,而非簡單的被教管對象,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要以人(學生)為本,尊重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宿舍文化建設要堅持主體性原則,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實際需求,強化服務理念,為學生營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二是要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成為宿舍文化建設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強化學生對宿舍文化的認同感。
(二)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
1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內涵特征
1)動態性
動態性是高職學生宿舍文化的又一顯著特征。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學生宿舍文化也處于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之中。青年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他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也正處于動態發展中,很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接觸的新事物較多,他們追求個性和時尚,強調自我,思維活躍且獨立,加上現代社會形形色色的傳媒手段及其影響,使得大學生宿舍文化很容易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沖擊,這就決定了大學生宿舍文化處于不斷變化狀態,呈現出一種動態性。
2)感染性
高職學生宿舍是一個有機整體,宿舍每一位成員的一舉一動對其他舍友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某宿舍大多數成員學習刻苦認真,那么就會帶動其他成員勤奮好學,使該宿舍發展成學習型宿舍;若宿舍有人喜歡學校組織的籃球、乒乓球、輪滑等運動,也會帶動其他同學踴躍參加,使之發展為運動型宿舍。相反宿舍里如果有不止一人不思進取厭學逃課,其他成員也會受其影響不求上進,使之發展成為懶惰型宿舍。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緣故,體現出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感染性。
2高職院校加強宿舍文化建設重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時期,高職教育成為高等教育新的增長點,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速度迅猛,發展規模空前,在校生人數也急劇膨脹,人口密集度較高,管理難度較大。高職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將直接影響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廣度與深度,關系到高職學生的身心能否健康發展,加強高職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