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學生宿舍創建問題及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學生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更是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課堂。從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特殊性入手,對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創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高校宿舍創建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特殊性;對策
隨著邊疆地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傾斜,邊疆地區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多,少數民族大學生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邊疆院校都是漢族與多個少數民族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如何讓各族大學生更好地交流、交往、交融,對邊疆地區高校的各項工作都是一種挑戰,而這種挑戰在宿舍創建工作中顯得尤為突出。
1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中存在的問題
1.1溝通交流問題
56個民族,56朵花,枝枝艷麗,枝枝不同。不同民族學生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民族文化模式和價值觀的烙印。各民族學生的思維方式、言談舉止、關注焦點以及穿著打扮都各有特色,都是本民族特有的風格。雖然全國都已經普及雙語教育,但有些少數民族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大多說本民族語言,很少說國語,語言問題成了不同民族同學之間溝通交往的主要障礙。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少數民族學生更愿意與本民族同學來往,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也大多向本民族同學尋求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新的環境里總有拘束的感覺,很難暢所欲言,情感和個性不能充分釋放,常常會因為人際關系難以處理而煩惱,容易引起孤獨、抑郁、壓抑等情緒,影響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因此,溝通問題成為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創建中遇到的首要問題。
1.2生活習慣問題
如今的“90后”“00后”大學生在面對民漢集體生活時,不會換位思考,自我為中心思想較嚴重,相互之間缺乏尊重和交流,面對小矛盾時不會進行有效合理的溝通,容易把問題復雜化,上升到民族團結問題,則引發更大矛盾。少數民族學生大多情感表達直接,喜歡大家一起在宿舍唱歌跳舞;漢族學生相對“內斂拘謹”,往往在宿舍一個人看書、上網。這樣看似簡單的不同消遣方式,有時因為時間選擇不對,地點場合不合時宜,變成了擾亂宿舍安靜、引發宿舍矛盾的導火索。盡管大學生不能信教,但是部分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家庭都有一定的宗教背景,本身也不可避免受到了一定影響。不同民族大學生之間一般也“不敢”對該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同學間的言談舉止也就畏手畏腳,惟恐觸犯了對方的“忌諱”而引起不愉快,甚至矛盾沖突。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加之文化背景的差異,大多時候民漢學生的生活習慣顯得交集很少,本應該隨性自然“打成一片”的“宿舍家庭”生活,反而有的時候變得互相“格格不入”。
1.3宿舍環境問題
宿舍是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更是學生行為養成的重要場所。但在一些學生的眼中,宿舍僅僅是一個睡覺休息的場所。在筆者走訪宿舍過程中發現,除了正常的休息外,宿舍成了上網、抽煙酗酒,甚至是聚眾賭博的“灰色地帶”。在宿舍里根本沒有學習、交流學術的氛圍。隨著近幾年高考的擴招,尤其是邊疆地區的擴招幅度更大,很多高校雖然學生招錄了,但是宿舍的建設和住宿條件的改善等硬性條件未能跟上學校發展的步伐,學生住宿條件緊張。有些樓棟宿舍甚至連陽臺都沒有,衣服晾曬都沒有空間;有些宿舍一個樓層共用一個洗手間,給學生日常生活帶來不便。調查中還發現,宿舍樓層走廊文化匱乏,宿舍樓內的部分角落還堆有大量雜物,甚至墻壁上還有腳印等污漬。這些宿舍場景,會讓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難以對宿舍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镜淖∷蕲h境無法保障,宿舍的環境育人作用自然無從談起。
1.4宿舍管理問題
管理部門層面上,很多學校學生宿舍管理歸后勤資產處,日常教育管理歸學工部,宿舍活動歸校團委,表面看似分工明確,實則“各自為戰”,缺乏統一協調和溝通聯系,很難形成合力,難免出現各部門相互扯皮推諉。有時學生有相關問題訴求,卻不知去找哪個部門解決。管理人員層面上,邊疆地區高校宿舍管理人員大多為外聘,而且年齡多為40歲以下的低學歷人員,更沒有教育學和管理學背景。方方面面的原因,使這些管理人員很難將宿舍日常管理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聯系起來,日常工作也僅僅停留在對物的管理層面上。一味地強調“管”卻忽略了“服務育人”,既不夠人性化,又缺乏實用性。邊疆地區高校大都規定輔導員必須進寢室,也安排了一定數量輔導員入住寢室,但是沒有可行性量化考核機制,加之輔導員繁重的日常工作,導致除宿舍值夜班外,其他時間很少進宿舍,有效的宿舍管理服務活動更少。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特殊的學生成分構成,就必定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班主任、輔導員、宿舍管理員等各層面通力合作,他們要面對相對其他高校更加復雜,甚至是尖銳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科學、合理、及時地解決,或沒有迅速向上級反饋,將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則會引發大的問題。建立一支政治強、素質高、懂專業的宿舍管理隊伍是當今邊疆高校宿舍管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2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創建思路
2.1豐富宿舍文化活動
沒有溝通就沒有交流,沒有交流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沒有交融。做好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最好的媒介就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各民族大學生之間,表象上存在著語言、文化、宗教、生活習俗等諸多差異,實質上民族排他性的固有特征不可避免導致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偏見”和“隔閡”。這是導致各民族大學生交流溝通不暢的根本原因。而要打破這道鴻溝,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各族大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玩”在一起。大學生宿舍文化活動要朝著多渠道、多層次、接地氣、易操作方向發展,寓教育于活動中,使大學生宿舍這一第三課堂的育人功能通過宿舍文化活動全方位滲透。首先,很多高校為了實現表面的民族團結,硬性地規定活動參與的民漢比例,將不太熟悉的各民族同學“捆”在一起參加活動,筆者認為這并不可取。高?;顒樱浞肿鹬卮髮W生意愿,只要有民漢學生參加即可,至于比例是否達到最佳效果,還要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其次,建議各種活動,以民漢合住的寢室作為典型展示?;顒又?,無論是比賽還是展示,都是大家集體出戰,民漢寢室成員都能感覺到作為成員的存在感與自豪感,無形當中就將寢室打造成一個有生命、有凝聚力的整體。同時,也讓單一民族宿舍的廣大學生看到民漢合住的優勢,以及各民族同學通力合作所迸發出的魅力和力量。各民族大學生通過活動,在充分幫助大家彼此了解的同時,牢固樹立起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和各少數民族相互離不開的思想。
2.2穩步推進民漢合宿工作
傳統的宿舍分配模式都是同民族的學生住在一起,雖然便于交流溝通,但不利于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融。很多邊疆地區多民族學生高校采取民漢合住的方式。少數民族學生可以幫助漢族同學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漢族學生可以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國語。不同民族大學生住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宿舍成了民族團結的溫馨家庭。首先,同班級、混合住。民考漢的學生很多,漢考民的幾乎沒有。同一班級,各種課程安排和活動大家都可以同步,有相同的話題聊,不同民族的學生很自然的就走到一起。其次,同專業、混合住。具有相同專業背景下,采取自愿的原則進行混合編排宿舍。相同的專業,課程一致、教授的老師大多相同,在學習中,大家很容易引起共鳴,同時通過學習的探討,民漢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可以加強彼此的溝通。然后,穩步推,講自愿。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少數民族學生和少數民族文化的學生,往往需要一個過程才能完全接受少數民族學生的豪爽和熱情。如果民漢合住推得“過猛”,只是簡單的民漢組合,往往適得其反。最后,要注意民漢合住宿舍的民漢比例。理想情況下應該維持在1:1,如宿舍內民漢學生分配不均勻,甚至是比例懸殊,還會出現對占比較少的學生無形當中產生壓力,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這種民漢合住,嵌入式的學生宿舍管理方式,已經被邊疆地區很多高校采用,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2.3提高宿舍管理水平
高校學生宿舍的管理人員絕不能僅僅是守好大門、做好保潔、發好物品這些簡單工作。他們同樣承擔教書育人的作用,是宿舍育人的關鍵環節。在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民漢同學同住一棟樓,甚至一個宿舍,彼此民族認知缺失和風俗習慣差異,各種生活的沖突不可避免,需要第一時間有人處理,這個“關鍵人物”自然就是宿舍管理人員。要發揮宿舍管理功能,實現育人目標,必須要有一支思想好、素質高、樂奉獻的管理干部和服務人員隊伍。首先,要選派政治堅定、責任心強、有耐心,同時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性格特征和習俗的人員從事公寓管理工作。其次,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制訂合理培訓計劃,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主要培訓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少數民族文化、突發事件處理等。然后,完善各類管理考核制度。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廣泛征求意見,既要考慮管理的有效性,又要兼顧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殊性,還要依照國家有關民族宗教政策,不斷完善宿舍管理制度。最后,依靠學生組織開展自我管理服務。要盡可能發揮學生組織的工作優勢,充分調動各民族廣大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的積極性,組建類似“大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的學生組織,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同時,民漢學生共同從事宿舍管理工作,增進了彼此感情,也是一個很好的民族團結教育載體。
3結語
管理服務好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學生宿舍,對于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維護邊疆地區穩定發展,落實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都有重要意義,但要將這塊育人陣地守好、建設好,還需要高校各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為各民族大學生服務,助力他們成長成才,才能將邊疆地區多民族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張琪.新疆高校民漢合宿與宿舍管理的分析與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8):48-50.
[2]阿依古麗•阿布都熱西提.民漢混宿住宿模式下新疆高校民漢學生宿舍關系對策研究[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4):71-74.
[3]崔曉娟,王政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以大學生宿舍為平臺[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68-71.
作者:郭忠軍 阿肯努爾·達那別克 李亞杰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